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肺癌介入治疗402例分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769351
  • 上传时间:2021-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肺癌介入治疗402例分析作者:朱爱国1,朱丽莎2,涂秋平3 作者单位:1 434023湖北 荆州,长江大学医院2 116044辽宁大连,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3 434022湖北荆州,荆州胸科医院【摘要】目的评价应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对支气管肺癌进行 动脉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402例均为血管内技术穿刺插管,对 患侧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在明确诊断与观察病变部位血管结构等以 后,经导管灌注联合化疗药物结果 通过介入化疗药物治疗,选择 作用机制不同的各种肿瘤敏感性药物联合使用,使其细胞毒性作用协 同,而副作用不增加在近期疗效达71%o结论 经动脉灌注化疗术 是通过导管选择性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的一支或多支供血动脉,以达 到提高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增加抗肿瘤作用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 少体循环和正常组织的药物分布,使全身的副作用降低因此,介入 治疗已成为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措施关键词】肺癌;联合用药;介入治疗[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ppling vascular intervention to the artery perfusion treatment of lung bronchogenic carcinoma.Methods 402 cases of this group are all punctured by intravascular technique to operate bronchial arteriography,after definite diagnosis and observation of the vascular stmcture at the diseased region.Results Choosing the joint application of tumor sensitive drugs of different mechanism through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eutics,can increase the synergy of cytotoxic effects without side effects.In the near future,healing effect reach 71%.Conclusion Arterial perfusion chemo-treatment is a way to improve the drug concentration of tumor tissue and increase antitumor action by vessel elevtive injecting to one branch or more branchs feeding artery of tumor directly. At the same time,it can decrease the drug distribution of normal structure of systemic circulation.So, interventional therapy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at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Key words] lung cancer; Combined modalitytherapy Jnterventional therapy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

      笔者收集了三院资料完整的 与经临床、影像学、经皮针刺肺活检、病理证实的402例肺癌采用介 入化疗后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402例中,男346例,女56例;年龄36〜69岁,平均51 岁临床表现:咳嗽、咯血、胸痛、咳痰、胸闷、气短、消瘦和体重 减轻等症状本组病例均经X线胸部正侧位及体层片、经皮针刺肺 活检技术、CT或MRI检查并临床病理而确诊右肺癌268例,左肺 癌134例;中心型274例,周围型128例鳞癌295例,腺癌72例, 未分化癌35例402例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1次者153例, 2次者91例,3次者99例,4次者59例均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 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进行血管造影,观察肿瘤血供 情况,确定肿瘤供血动脉后缓慢推注环磷酰胺800mg>阿霉素40mg、 丝裂霉素8mg、卡钳300mg等联合化疗药物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 止吐剂、补液、支持疗法,一般术后1周左右即可出院2结果本组402例肺癌,对其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选择三联或四 联用药方•案(见表1),经介入化疗后,有效率为71%而旦临床症状 均有显著改善介入化疗药物毒性反应,主要发生在局部稍重,而全 身反应极轻。

      例如:消化系统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41.5%,腹痛 者61.7%对症处理后均达到满意效果表1肺癌介入402例化疗方 案3讨论本组402例当确诊肺癌时,基本失去或根本不能进行手术治 疗[1〜3]应用全身化疗后效果又不甚满意,并且有部分初治及复发 患者对常规化疗不敏感主要因素是由于化疗药物对肿瘤的作用大多 是非特异性的,静脉给药后全身毒副作用反应重,而肿瘤局部药物浓 度不高所致根据肺的血流由2个血管系统供应调节,肺动脉是功能 性血管,支气管动脉是营养性血管肺癌的供血主要来源于支气管动 脉,尤其是中央型肺癌单独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肺动脉参与周围性肺 癌的供血,供血部位以肿瘤边缘为主;而支气管动脉以肺肿瘤中心为 主当肿瘤体积较大日寸,肿瘤供血也随之增多,往往产生2〜3支供血 动脉,可来自锁骨下动脉、内乳动脉、肋间动脉和主动脉弓部等[4〜6] 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供血动脉明显增粗,末梢小分支增 多,走形迂曲,受肿瘤浸润的血管壁边缘不规则,僵直,管腔狭窄或 截断,即所谓包裹征,肿瘤区域出现杂乱的新生血管或血管湖[1,7]肺癌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具有一定的造影特征,例如:鳞癌灶内血管稀 少,常见包裹征及B-P分流,无血管湖,肿瘤染色呈地图状;腺癌其 病灶内可见血管网,常见B-P分流及血管湖,少见包裹征,肿瘤染色 浓密,边缘清晰;未分化癌病灶内血管多少有变化,部分缺乏B-P分 流及包裹征,肿瘤染色浓密,边缘不规则并模糊[8,9]。

      支气管动脉灌 注化疗的基本原理为大剂量冲击化疗,目的是以高浓度的抗癌药物在 短时间内杀伤大量的癌细胞局部药物浓度远远高于静脉给药,其杀 伤癌细胞的作用亦高于静脉给药本组402例均采用选择性动脉灌注 化疗药物治疗,有效率达71%,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与常规化疗相比, 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轻,患者痛苦小,恢复较快支气管动脉灌注化 疗的疗效优于常规化疗的关键在于能增加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延长 肿瘤细胞同高浓度药物的接触时间,减轻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显著 地提高了化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动脉灌注化疗可以提供较静脉给药 高2〜6倍的药物浓度,而局部浓度增加1倍其杀灭肿瘤细胞数量可增 加10倍以上,同时经导管动脉灌注又可以减少抗癌药的细胞毒性作 用,减少体循环药物量及降低毒性和提高局部疗效的综合优越性特 别在中晚期肺癌的治疗中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不但作用于肿 瘤局部乂可以进入肺门及纵隔的淋巴结转移灶消除肺癌的近处转移 并抑制肿瘤的进一步扩散,同时具有总用量少,全身毒副作用小和持 续时间短,见效快等优点另外根据药物动力学研究非靶器官接触量 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靶器官对所灌注药物的生物转化能力,即所谓第一 关卡效应,而常用抗癌药物的生物转化主要发生在肝脏。

      据此,支气 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既是肿瘤的局部化疗又是一次全身化疗O现已成 为肺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手段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它可以减轻或消除 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产质量,并能够有效缩小肿瘤实体[8] 本组402例在每次进行动脉灌注化疗时,对病例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将 灌注导管置放到距肿瘤供血动脉合适的位置,才能产生有效的治疗效 果并针对肺癌病例组织学类型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化疗方案与多 次介入治疗[9,10],主要是利用各类抗癌药物不同作用机制及作用时 相,使各种药物之间互相增效,对处于细胞周期的各时相癌细胞均产 生较强的杀伤作用另外能克服肿瘤的耐药性,肿瘤的耐药性由肿瘤 细胞的异质性引起,即一个原发灶的肿块由不同的细胞亚群组成,各 个不同的细胞亚群的药物敏感性不同,如原发灶与浸润灶甚或转移灶 之间的不同细胞亚群对药物敏感性差异更大这样,在同一个宿主的 肿瘤,有些细胞亚群可能对某种药物敏感,即具有自然抗药性多种 药物的联合与局部应用,可增加敏感的细胞亚群数,以更大限度地对 所有瘤细胞进行杀灭,提高疗效[5]从而达到阻止DNA复制,并阻 断RNA聚合酶的作用,抑制RNA合成,增强和加大抗癌作用[ll]o 笔者认为经动脉灌注大剂量间歇用药法较小剂量连续法的效果好。

      因 前者杀灭肿瘤细胞数更多,而且间歇用药也有利于造血系统等正常组 织的修复与补充,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能减少耐药性因此 联合大剂量用药与介入治疗是根据细胞增殖动力学规律,乂从抗肿瘤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毒性、抗瘤谱、用药方法等全面综合而实施 的,其疗效显著[11,12]参考文献】1吴恩惠.医学影像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34-237.2蔡宗尧,彭仁罗,于新华.磁共振成像读片指南,第2版. 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2000: 459-463.3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 432-438.4牛惠敏,王治全.肺癌肺动脉供血的DSA研究.西安医科大 学学报,1998, 19(3): 473-474.5李天晓,樊青霞,王瑞林.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学.郑州:河 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161-168.6董伟华,肖湘生,李惠民,等.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多层 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癌血供的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 37(7): 612-613.7柏树令•系统解剖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98.8黄子城,陈胜利.中晚期原发性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次数与近期疗效的关系.实用医学杂志,2008,24⑷:581-582・9徐萃薇.病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2.10黄自桥,李绍东.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临床肺科杂志,2005,10(6):744-745.11杨宝峰.药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36-340.12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5版.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7: 98-103.论文查重检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