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经》国风.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29370885
  • 上传时间:2020-04-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1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经》——国风曹风(二)鳲鸠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鳲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鳲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译文及注释译文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七个细心哺食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始终如一仪容端庄始终如一,内心操守坚如磐石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梅树枝间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他的腰带白丝镶边他的腰带白丝镶边,玉饰皮帽花色新鲜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酸枣树上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从不走样仪容端庄从不走样,各国有了模范形象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翻飞栖息丛莽品性善良的好君子,百姓敬仰作为榜样百姓敬仰作为榜样,怎不祝他万寿无疆注释⑴鳲鸠:布谷鸟拼音shī jiū,亦作尸鸠一种常见的鸟,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而具暗色横斑,其显著特点是双音节叫声,并把卵产于别的鸟巢中为它孵化⑵淑人:善人⑶仪:容颜仪态⑷心如结:比喻用心专一朱熹《诗集传》:“如物之固结而不散也⑸伊:是⑹弁(bin):皮帽骐(q):青黑色的马一说古代皮帽上的玉制饰品⑺棘:酸枣树。

      ⑻忒(t):差错⑼正:闻一多《风诗类钞》:“正,法也,则也正是四国,为此四国之法则⑽榛(zhēn):丛生的树,树丛⑾胡:何朱熹《诗集传》:“胡不万年,愿其寿考之辞也鉴赏此诗的主旨,历来有两种相反意见《毛诗序》云:“《鳲鸠》,刺不一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一也朱熹《诗集传》则云:“诗人美君子之用心平均专一方玉润《诗经原始》对于上二说基本同意朱熹说,而亦不废《诗序》说之一端,取调和态势方氏云:“诗中纯美无刺意”,“诗词宽博纯厚,有至德感人气象外虽表其仪容,内实美其心德”,“回环讽咏,非开国贤君未足当此又云:“后人因曹君失德而追怀其先公之德之纯以刺之第四章眉评亦云:“全诗皆美,唯末句含讽刺意忽而“美”,忽而“刺”,自相矛盾,很难自圆其说此诗从字面传达的信息来看,确实是颂扬“淑人君子”而无刺意但文学作品由于欣赏理解角度不同,若说此诗反面文章正面做,那当然也可备一说  诗四章,都以鳲鸠及其子起兴,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鳲鸠即布谷鸟,该鸟仁慈,“布谷处处催春耕”,裨益人间又喂养众多小鸟,无偏无私,平均如一《诗集传》谓:“(布谷鸟)饲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鳲鸠氏,司空也。

      杜预注:“鳲鸠平均,故为司空,平水土二是“鳲鸠在桑”,始终如一,操守不变,正以兴下文“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不忒”的美德,与那些小鸟忽而在梅树,忽而在酸枣树,忽而在各种树上的游移不定形成鲜明对照小鸟尚未成熟,故行动尚无一定之规因此,各章的起兴既切题旨又含义深长  各章起兴之后,即转入对“淑人君子”的颂扬首章就仪表而言,“如一”谓始终如一地威仪棣棣,包括庄重、整饬等,而不是指老是同一单调服饰关于这一点,《诗集传》引“陈氏曰”解说得很好:“君子动容貌斯远暴慢,正颜色斯近信,出辞气斯远鄙倍其见于威仪动作之间者,有常度矣仪表从表面看仅是人的外包装,其实质则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露,由表及里,首章也赞美了“淑人君子”充实坚贞稳如磐石的内心世界次章举“仪”之一端,丝带、缀满五彩珠玉的皮帽,将“仪”之美具体化、形象化,让人举一反三,想像出“淑人君子”的华贵风采  如果说一、二章是颂“仪”之体,则三、四章是颂“仪”之用,即内修外美的“淑人君子”对于安邦治国佑民睦邻的重要作用三章的“其仪不忒”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文情可谓细密四章的末句“胡不万年”,则将整篇的颂扬推至巅峰,意谓:这样贤明的君王,怎不祝他万寿无疆?对于一个暴君昏主,人们是不会如此祝釐的。

      因此《诗集传》谓此句为“愿其寿考之词也”,其实不错,反观方玉润谓此句“含讽刺意”,似乎有点牵强下泉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译文及注释译文地下涌出那冷泉,一丛童粱浸朽腐醒来叹息又叹息,怀念周朝的京都地下涌出那冷泉,一丛艾蒿浸凋零醒来叹息又叹息,怀念周朝的京城地下涌出那冷泉,一丛蓍草浸烂死醒来叹息又叹息,怀念周朝的京师茂盛黍苗长势旺,一场好雨滋润它四方诸侯朝天子,郇伯亲自慰劳他注释①冽:寒冷下泉:地下涌出的泉水②苞:丛生稂(lng):一种莠一类的野草毛传:“稂,童粱非溉草,得水而病也也有人说稂是长穗而不饱实的禾③忾:叹息④周京:周朝的京都,天子所居,下文“京周”、“京师”同⑤萧:一种蒿类野生植物,即艾蒿⑥蓍(shī):一种用于占卦的草,蒿属⑦芃(png)芃:茂盛茁壮毛传:“芃芃,美貌⑧膏:滋润,润泽⑨有王:郑笺:“有王,谓朝聘于天子也⑩郇(xn)伯:毛传:“郇伯,郇侯也郑笺:“郇侯,文王之子,为州伯,有治诸侯之功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则据齐诗之说以为是指晋大夫荀跞。

      盖郇、荀音同相通假兹从齐诗说劳:慰劳鉴赏《毛诗序》说:“《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唐孔颖达疏申其意曰:“此谓思上世明王贤伯治平之时若有明王贤伯,则能督察诸侯,共公不敢暴虐,故思之也上三章皆上二句疾共公侵刻下民,下二句言思古明王;卒章思古贤伯清姚际恒《诗经通论》亦取“思治说”,但又称:“大《序》必谓共公时,无据而宋朱熹《诗集传》另发挥说:“王室陵夷而小国困弊,故以寒泉下流而苞稂见伤为比,遂兴其忾然以念周京也其《诗序辨说》又道:“曹无他事可考,《序》因《候人》而遂以为共公然此乃天下之大势,非共公之罪也  此外,影响较大的有“伤周衰说”,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云:“此诗之作,所以念周衰伤晋霸也使周而不衰,则‘四国有王’,彼晋虽强,敢擅征伐?”刘沅《诗经恒解》云:“周衰,大国侵陵,小国日削,王纲解而方伯无人,贤者伤之而作另又有“美晋大夫荀跞说”,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据汉焦赣《易林蛊之归妹》繇辞“下泉苞粮,十年无王;荀伯遇时,忧念周京”,认为“《下泉》,曹人美荀跞纳周敬王也”,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谓“何氏阐明齐(诗)说,深于诗义有裨”,从其说今人程俊英《诗经译注》、高亨《诗经今注》亦从之。

      据《左传》记载,春秋末期的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周景王死,王子猛立,是为悼王,王子朝因未被立为王而起兵,周王室遂发生内乱于是晋文公派大夫荀跞率军迎悼王,攻王子朝不久悼王死,王子匄(gi,即丐)被拥立即位,是为敬王何楷说:“今考诗与《春秋》事相符合焦氏所传确矣同上)诚然如此又《春秋》记周敬王居于狄泉,又名翟泉,在今洛阳东郊,有人认为即《下泉》一诗中之“下泉”,如此说成立,又是“美晋大夫苟跞说”之一证鉴于以上根据,并吸取《毛诗序》等说的合理成分,兹从高亨《诗经今注》的说法:“曹国人怀念东周王朝,慨叹王朝的战乱,因作这首诗  此诗的前三章,是《诗经》中典型的重章叠句结构,各章仅第二句末字“稂”、“萧”、“蓍”不同,第四句末二字“周京”、“京周”、“京师”不同,而这又恰好在换韵的位置,易字目的只是通过韵脚的变化使反覆的咏唱不致过于单调,而三章的意思则是完全重复的,不存在递进、对比之类句法关系第四章在最后忽然一转,这种转折不仅在语句意义上,而且在语句结构上都显得很突兀因此古往今来,不乏对此特加注意的评论分析有人大加赞赏,如清陈继揆《读诗臆补》说:“感时追忆,无限伤心,妙在前路绝不说出。

      读末章正如唐天宝乱后,说到贞观盛时,一似天上人,令人神驰,而不觉言之津津也牛运震《诗志》说:“末章忽说到京周盛时,正有无限忾想,笔意俯仰抑扬,甚妙也有人极表疑惑,如宋王柏《诗疑》说:“《下泉》四章,其末章全与上三章不类,乃与《小雅》中《黍苗》相似(按,《黍苗》首章句云: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疑错简也今人向熹《诗经语言研究》也说:“《下泉》末章与前三章句法内容不相类,却与《黍苗》首章相似除了编简错乱,把《黍苗》诗的一章误入《下泉》,很难说出别的理由持怀疑论者有一定道理,但除非今后在出土文物中发现错简之前的原有文句,否则这种怀疑本身仍将受人怀疑何况检《国风》一百六十篇,就会发现虽然三章复沓叠咏的有不少,如《周南樛木》、《召南鹊巢》、《卫风木瓜》、《郑风缁衣》等等,但三章复沓叠咏之后再加上句式不同的一章那样的结构并非一无所见(如《邶风燕燕》即是)语句部分重复在《国风》、《雅颂》中也可以找出一些(如“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就见于《蝃蝀》、《泉水》、《竹竿》三篇中),更不能据此径自说某句是某诗的错简并且,此诗第四章的前两句与前三章的前两句相比较,“昔时苗黍,今则苞稂;昔时阴雨,今则冽泉”(清陈继揆《读诗臆补》),可谓“字字对照,直以神行”(清陈震《读诗识小录》),在内容上也是互有关联的。

      正是因为以寒泉浸野草喻周室内乱势衰的比兴加上慨叹缅怀周京直陈其事的赋法本身已具有很强烈的悲剧感,而三章复沓叠咏使这种悲剧感加强到了极点,所以末章雨过天晴般的突然转折,就令人产生非常兴奋的欣慰之情,这样的艺术效果当然是独具魅力的从这一点上说,完全有理由将《下泉》一诗置于《国风》的优秀篇章之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