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级财政法制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doc
4页财政与法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芦台经济开发区财政局刘绍卿近几年,各县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以 推进依法理财为目标,在普法宣传,执法监督等方面做了大 量工作,有效的促进了财政职能的发挥,为全面做好财政工 作提供了法制保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 看到,财政法制建设任务艰巨,依法治财任重而道远主要 表现在:由于我国现行的财政法制框架基本上还是在确立市场经 济体制目标的上世纪90年代初形成的,国家预算法制、税收 法制、非税收入管理、财政转移支付、国库管理、特别是财 政支出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制度方面存在诸多立法空白和制度 缺失,财政资金分配的非规范、欠公平,财政支出、转移支 付、投资使用的随意、无序、浪费惊人,公款消费、日常行 政开支膨胀,而医疗、卫生、教育、劳动保障、社会救济、“三 农”支出等方面的财政支出依然相对乏力近年来国家审计 署对中央各部门、各预算单位审计所披露出来的问题,就深 刻地表明现今中国的财经违法乱纪现象仍然相当普遍且较为 严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国家财政法治现状的深深忧虑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 的,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合理、不到位。
受行政编 制的影响,县级财政内部没有设置法制机构,直接影响到了 财政法制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人员配备上,由于财政法制工 作,综合性很强,要求财政干部既要有一定的财政法律知识, 又要熟悉财政专业知识,还需要将财政专业知识与财政法律 知识有机结合由于县(市区)财政法制人员缺失,局内没 有相应建立起统一、科学、规范的法制工作体系,加之由于 部门预算、财政集中支付等项财政改革的推行和诸多业务的 拓宽,股室之间各行其是,且缺乏应有的沟通,致使财政内 部一些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难以统一二是缺乏单位“一把手”的支持目前,不少县区的“一 把手”把工作重心和精力用在抓收入和支出上,总以为法制 工作不影响大局,可有可无,近而直接影响了财政法制干部 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财政法制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财政干部法律学识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有待提 高目前县乡财政人员中,全日制法律院校本专科毕业的聊 聊无几,并且财政干部每天只顾忙于财政业务,根本就不注 重法律知识的学习针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我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改进:第一,健全法制工作机构,配备法制人员为使财政法 制工作尽快开展起来,建议适时建立健全财政法制工作内部 机构,并配备相应的法制工作人员。
根据财政法制工作业务 性、技术性、法制性特点,笔者认为应由政治素质强,办事 公道,熟悉财政相关法律法规,有纯熟的财政、会计知识和 实践经验,具备较强分析问题思维能力和辨别是非问题能力 的人员担任财政法制机构负责人第二,加强县级财政领导班子的法制建设作为财政部 门的领导干部,如果不懂法,不具备与领导职务相称的财政 法律知识,法制观念,那很难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理财、依 法办事也会直接影响着财政队伍的法制观念因此,县级 财政部门领导一定要率先垂范,带头知法、学法、懂法、用 法,严格执法,把“依法理财、依法治财”的原则贯穿到队 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逐步改变过去靠行政手段、 靠经验指导工作的做法,靠法律、靠制度来管理和决策通 过财政法制建设促进财政管理、规范财政收支,实现财政管 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第三,明确职责,规范自我首先县级财政部门应参照 上级财政部门工作职责和内部分工,将涉及法制问题统一划 归法制科集中管理,并搞好与此相关联问题的组织和协调工 作其次财政法制部门要督促各职能科室制定政务公开方案, 公布明示各科室职责分工,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纪律 等,完善财政执法的各项制度。
对财政执法人员进行上岗培 训,持证上岗,完善财政股室执法责任制,明确财政执法部 门的执法范围、执法依据、执法权限和执法职责第四,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财政普法工作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财政普法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开展 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的目的在于为财政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律环 境,把财政法律制度推向社会、传向公众,使社会各界广为 了解、熟悉、掌握和遵守财政法律法规,理解、支持财政工 作为提高财政普法的宣传效果,使财政普法宣传教育规范 化、制度化,必须根据财政干部的成长规律和岗位需求,制 定年度法制教育培训计划,分级分类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 营造对内全员学法,对外全员普法,以期达到财政业务知识 与财政法律知识相得益彰,全社会理解、支持财政工作之目 的第五,建议财政部门制定激励政策鼓励财政人员报考 财经和法律类成人大专、本科的自学考试以及全国会计专业 技术资格、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等执业资 格考试,对考试取得合格证书的财政人员,持考试合格证书 报销全部学费、考试报名费和考试住宿费对成绩优秀者给 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