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3年)江西省鹰潭市全国统招专升本语文真题(含答案).docx
12页备考2023年)江西省鹰潭市全国统招专升本语文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世说新语》的作者是()A.王安石 B.刘义庆 C.刘向 D.韩愈 2.《断魂枪》的主人公是()A.沙子龙 B.姚纳 C.九斤老太 D.赵四爷 3.《哀江南赋》的作者是()A.庾信 B.江淹 C.潘岳 D.陆机 4.《左氏外传》指的是()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礼记》 5.李白《行路难》中用以表现自己自信之情的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是()A.吕尚 B.伊尹 C.宗悫 D.曹操 6.小说主人公姚纳出自()A.《米龙老爹》 B.《苦恼》 C.《萧萧》 D.《围城》 7.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句出自()A.《雨巷》 B.《听听那冷雨》 C.《洞庭一角》 D.《怀念萧珊》 8.《世说新语》是一部()A.讽刺小说集 B.志怪小说集 C.笔记小说集 D.传奇小说集 9.《论语》一书主要记载的是()A.孔子的言行 B.孟子的言行 C.孔子和孔子弟子的言行 D.孟子和孟子弟子的言行 10.马致远的杂剧代表作是()A.《桃花扇》 B.《窦娥冤》 C.《汉宫秋》 D.《茶馆》 二、填空题(10题)11.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诗集是____12.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出自《____》14.____,千里空收骏骨《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15.溯洄从之,____《诗经·蒹葭》16.____是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守卫军的领导者,他和希腊联军第一勇士阿喀琉斯决斗,因为众神的裁决和宿命死在对方手里17.忧劳可以兴国,____《五代史伶官传序》18.《哈姆雷特》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是____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19.《燕昭王求士》一文选自《战国策》中的____20.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____三、阅读理解(10题)21.作者以四方的圆形与静止的动作为喻说明了什么?22.有人认为愚公移山是愚妄的行为,有人认为愚公移山是聪明之举对于愚公移山的行为,你的看法和理由是什么?23.阅读《诗经·氓》节选,回答下列问题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写出上面两节诗的比兴句及其比兴意义24.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请回答这段话揭示了中国人当时怎样的落后心态?25.这篇小说表现了石崇怎样的性格特征?26.阅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答题千秋岁①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②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③,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注】①本词作于诗人因元祐党祸被贬期间②鹓鹭:谓朝官之行列③日边:典出《世说新语》,喻京都帝王身边本词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27.阅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回答下列问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情?28.这一段中德拉的心理有哪些变化?29.说明本段议论所用论据类型及论证方法30.老子思想的核心是()A.道法自然 B.克己复礼 C.严刑重法 D.兼爱非攻 四、现代文阅读(1题)31.短文一:考据、批评与欣赏朱光潜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 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
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 《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 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到片纸只字就以为至宝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 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 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 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 欣赏之前要有了解 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 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 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 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
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 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 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 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 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 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 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 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 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 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 法朗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 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 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 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 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 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 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 比如看一幅画,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 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注】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 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 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 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有删改)【注】《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A.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预存标准评判作品美丑 B.根据派别的不同来对文学进行批评 C.遇见一个作品,说出好的理由 D.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五、单选题(0题)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老子》 六、单选题(0题)33.以目标预设性为其主要特点的文种是()A.调查报告 B.简报 C.计划 D.总结 参考答案1.B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的笔记小说集,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2.A沙子龙是《断魂枪》中的主人公,姚纳是莫泊桑的小说《苦恼》中的人物,九斤老太是《风波》中的人物3.A4.BB《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左丘明所撰5.C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的《行路难》诗人用南朝刘宋时期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来表达自己远大志向的故事,坚定了个人的信心,表明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6.B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苦恼》,描述一个死了儿子的老车夫姚纳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然而那么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7.B题干中的句子出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8.C《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9.C《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10.CC马致远著有杂剧15种,以《汉宫秋》最为著名;《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作品;《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茶馆》是老舍的作品11.《女神》1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3.前赤壁赋14.汗血盐车无人顾15.道阻且跻16.赫克托耳17.逸豫可以亡身18.文艺复兴19.《燕策》20.一番洗清秋21.说明永远快乐的自相矛盾22.示例一:我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明智的理由:移山费时费力,只凭人力是难以实现的。
寓言最后不得不借夸娥氏二子之力来完成,这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且移山还可能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不如搬家、开路或绕道而行来得容易示例二:我认为愚公移山是聪明之举理由:尽管移山比搬家或绕道困难得多,但移山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移山之举说明愚公有着远大的抱负,敢于挑战自然,而且坚信人定胜天的道理,他懂得只要代代坚持,就一定有实现愿望的一天示例三:我认为不能简单地以智愚来认识愚公移山的行为理由:从现实可行性和功利效益的角度来说,愚公确实愚但从精神意志的角度来说,他知难而上、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人定胜天的信念,不正给了我们积极的启示吗23.比兴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结婚之初年轻美貌、惹人爱怜;比兴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遭人遗弃时颜色憔悴、飘零无依;比兴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迷于爱情24.容易满足的奴化心态25.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石崇以铁如意击碎珊瑚树26.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这四句写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