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送上人 刘长卿范文.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郭**
  • 文档编号:117312894
  • 上传时间:2019-12-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2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送上人 刘长卿范文      刘长卿的经典诗句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刘长卿的这首古诗《送上人》      【原文】      送方外上人      作者: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注释】      ①上人:对僧人的尊称方外:衡山僧李白有<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诗      ②“莫买”二句:反用支遁买山而隐事沃洲山:在越州剡县(今浙江嵊县)晋宋以来高僧白道猷、竺法潜、支道林等均曾居住于此高士名人如戴逵、孙绰等十余辈亦尝至此游止参见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      【译文】      你是行僧象孤云和野鹤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      要归隐请别买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处      【赏析】      诗人送僧人归山两个人的关系亲密?言语间颇有调侃的味道充满了惜别与挽留之情这首诗风趣诙谐意蕴深厚妙趣横生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中的上人即[2],以野鹤喻灵澈恰合其身份后二句含有讥讽灵澈入山不深的意味劝其不必到沃洲山去凑热闹那地方已为时人所熟知应另寻福地      【评析】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中的上人即灵澈诗意在说明沃洲是世人熟悉的名山即要归隐就别往这样的俗地隐含揶揄灵澈之入山不深“孤云野鹤”现在是一句成语而刘长卿此诗则是该成语的始作俑者在本诗中“孤云”喻为上人是为形容他四方云游、来去无踪的行迹而“野鹤”则是实指也是本诗中最须瞩目的地方鹤在古代往往被看成是仙者的陪伴之物仙人王子乔的故事中即有乘鹤飞行的情节因此鹤者往往被加上“仙”字等称为“仙鹤”、“灵鹤”、“野鹤”而成为仙人的亲密侣伴本诗中的“孤云将野鹤”句是诗人借助野鹤的形象暗示灵澈是一介高僧他的修炼已将成正果所以他是不可能再在普通的民间住下自然就不会去那俗人会聚的沃洲山了所以后两句只是从第二句衍生而来是对第二句的注释诗人对灵澈说你要去的地方一定会是离仙境最近、离人寰最远的深山宝刹之中岂能再往人间住?譬如沃洲山那里已被俗世之人踩踏个遍想你也是不会再去那里的诗人巧妙地将人间和仙境两处对立一方面表达作者对俗世的厌弃一方面赞友人之品德高洁、不入俗流将惜别之情写得充满仙境之雅读来无常人分离之伤感却浮现出流云出岫的飘逸      【作者介绍】      刘长卿(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