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秦桑曲演奏风格.docx
14页摘 要《秦桑曲》是一首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极具陕西地方特色的古筝曲,在陕西筝派中更被誉为恢复“秦声”的“开山之作”本文立足陕西古筝流派的主要风格特点,通过对古筝的起源、流派与风格、陕西筝派特色演奏技法与背景的阐述,对《秦桑曲》的演奏风格进行了分析,旨在对该乐曲的演奏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 古筝;秦桑曲;演奏风格Abstract “Qin Sang Qu” is a Zheng music written in the 1970s, which is completed with the uniqu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Shanxi Koto music. It is lauded as 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restoring tunes and songs of Qin. Based on the uniqu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Shanxi Gu Zheng genre,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origin of Gu Zheng, schools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s, special Guzheng-playing skill and background of Shanxi Gu Zheng genre, and conducts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Qin Sang Qu”. This paper attempts to hav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in the performance and teaching of “Qin Sang Qu”.Keywords:Gu Zheng;“Qin Sang Qu”;Performance Style目 录引言 4一、 古筝起源与主要流派风格特征 5(一) 古筝起源 5(二) 主要流派风格特征 51.陕西筝 52.河南筝 63.山东筝 64.潮州筝 65.客家筝 66.浙江筝 67.福建筝 78.蒙古筝 79.朝鲜筝 7(三)陕西古筝流派深析 7二、具有陕西流派特色的《秦桑曲》简介 8(一) 作者简介 8(二) 作品简介 9(三)作品特色 9三、作品的演奏风格 10四、 针对性训练方法 13五、结论 14致 谢 14参 考 文 献 15引 言古筝是我国传统音乐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音色古朴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和表现力丰富,且好学易懂,深受人们的喜爱。
古筝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多种流派,每个流派的演奏技法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较具研究价值曲目是风格的呈现载体,风格为曲目奠定了基调,研究各流派的风格离不开对曲目的剖析流派不同曲目风格也不同且不同流派反映着这个地区的地域文化,例如地处江南水乡的江浙流派则端庄秀丽、温文尔雅,而秦川大地喜爱酸辣的陕西流派则直爽泼辣在学习曲目之前了解其历史文化环境有助于对曲目风味的还原一、 古筝起源与主要流派风格特征(一) 古筝起源关于古筝的起源众说纷纭,在诸多传说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三种:1. 分瑟为筝:远古时代,伏羲氏创造了一种乐器,叫“瑟”瑟是一种弹拨乐器形状像古琴,有五十根弦,弦的粗细不一样,每根弦有柱支撑,按五声音阶定弦,常常与琴或笙合奏筝的形状和瑟很相似,只是琴弦比瑟少,分瑟为筝由此而来,唐朝的赵璘《因话录》有记载:“筝,秦乐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变为筝,还有类似的传说,如宋代文献《集韵》中记载父子争瑟;日本17世纪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昌名所著《乐道类集》中有二女争瑟等等2. 蒙恬造筝:汉朝应劭着《风俗通》曰:”仅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
今并 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传说蒙恬当时为征西域勇将,在西域战争中获得这种乐器,加以改造,并且取名为筝;3. 筝筑同源: 此说法认为筝筑同源,筝筑并存先有打击乐器才有弹拨乐器,汉应劭《风俗通》云:“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宋代徐铉校定重刊本)中记载:“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由此可见筝与筑颇有渊源,它们很可能是同源并存这是关于古筝的起源筝的命名是根据其声响效果而来,释名》中有:筝施弦高,筝筝然也筝的发源地在我国战国时期的秦地又有秦筝之说后由于历史的变迁,古筝流入河南与郑卫之音融合在一起,变成“州古调”又经过汉、魏、晋的发展,古筝流入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众多流派二) 主要流派风格特征现传统的古筝音乐主要分为九大派系,这九个古筝流派又有南北体系之分1.陕西筝陕西筝源自陕西,且陕西是中国筝的发源地,然而陕西筝并没有蓬勃发展,反而几乎绝响,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著名的古筝大师周延甲带头提出“秦筝归秦”的口号,高自成、曹正、王省吾等众多筝乐同仁得到号召,纷纷鼎力相助,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下秦声渐渐回归本土,焕发新生,成为古筝界一独立的流派陕西筝风格鲜明,委婉悲怨,激越柔情,浙筝家王巽之说“陕西派多柔情”不无道理。
2.河南筝河南筝又被人成为“中州古调”,在秦筝流入河南地区后与当地的民间流行音乐相结合产生了富有河南特色的古筝演奏风格和演奏技巧河南筝大多靠近琴码演奏,其左手的揉弦幅度较大,所以河南筝极其富有歌唱性和戏剧性,在不同的曲调风格上运用的滑按、小颤、大颤技法也不同于其他流派,在指法运用上具有河南特色演奏风格较为浑厚纯朴、慷慨激昂,不似杭州筝那样清丽活泼3.山东筝山东筝大多采用山东地区传统曲艺品种之一的山东琴书和当地的民间音乐,曲子多为宫调式、大板筝曲山东筝结构精简,节奏变化丰富,由于他们传统使用的是丝弦筝不似钢丝筝易出音乐效果,所以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且刚劲有力,左手的揉弦和按滑刚柔并济成为了山东筝的一个特色,演奏风格古雅纯朴又热情奔放4.潮州筝潮州筝流传于广东潮州一带,潮州筝的左手加花按滑都有自己的特色,强调以韵补声,可以通过按音的变化达到几种音阶和调式的组合形式,曲调“重六”“轻六”“活五”等也是各具特色,潮州筝律调优美、技法流畅华丽、变化细腻且丰富多彩5.客家筝客家筝也主要流行于广东地区,少部分地区如潮汕、台湾、闽南部分地区也流行客家筝各古筝流派的流派特色都是由起初流入的古筝经过与本地民间音乐、习俗、语言等相结合逐渐产生为自己特色的古筝风格,客家筝也一样,受当地民风影响客家筝形成了温婉含蓄的风格,与潮州筝相比更悠扬典雅。
6.浙江筝浙江筝又被称为杭州筝,主要流行于浙江杭州一带,浙江筝的摇指比其他流派要细密,追求一种流畅如弓弦乐器的感觉,大指的运用要灵活快速浙江筝题材广泛,手法丰富风格也多于变化,演奏风格明快、秀丽、流畅7.福建筝福建筝因为流行于闽南地区所以又被称为闽南筝,明末清初到民国初在闽南一带特别流行“古乐合奏”,“古乐合奏”是以古筝为主,配以竹弦、洞箫、双清等器乐组合成一种器乐合奏形式,演奏风格古老朴素、清奇淡雅8.蒙古筝蒙古筝在蒙语中又称为“雅托葛”,流行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各地以及辽宁、吉林省的蒙古族聚集地蒙古筝历来多用于蒙古人民的自弹自唱,与当地的蒙古乐器与蒙古歌谣相结合产生出具有蒙古特色的古筝风格,蒙古族与蒙古人民一样热情、高昂、奔放,节奏也轻快明朗9.朝鲜筝朝鲜筝流行于朝鲜半岛与吉林、黑龙江等地,又称为伽倻琴伽倻琴在朝鲜地区多用于女生弹唱,与朝鲜民歌相互融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伽倻琴的弹奏手法也很丰富细腻,通过弹奏者的不同处理可以演奏出多种情感韵味,可以激昂雄壮也可以优美清新由此看来,古筝流派风格的形成与其当地民俗民风息息相关,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和个性衍生出的古筝流派各有千秋、自成一格三)陕西古筝流派深析陕西筝主要流传于陕西地区,它融合了陕北当地的民风、习俗、饮食、戏曲,这使陕西筝派成为最具特色的古筝流派之一。
在演奏风格上它受陕西地区戏曲的影响带有浓郁的秦风古韵,这体现在欢音(微降xi)和苦音(微升fa)上,欢音和苦音是陕西筝派的韵味所在,而且陕西筝派多以悲为情感基调,所以为了凸显曲目的情感,还会在xi和fa上加上颤音,制造出一种哽咽的感觉风格细腻,委婉悲怨,像极了陕西人民高亢豪迈又委婉深情的个性陕西筝代表人物有周延甲、周望、曲云等人,在周延甲整理创作了《秦桑曲》后,陕西筝派开始觉醒,热爱秦筝的古筝演奏家们也纷纷响应号召并涌现出了《姜女泪》《香山射鼓》《扬州花》《剪剪花》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曲目,在曲目特点上也带有陕西筝特色,例如《姜女泪》,此曲讲述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全曲把孟姜女在秦始皇苛政下悲怨、愤懑的心情此曲分为四部分结构精简但层次分明,夹弹和欢音、苦音的运用把曲目的情感基调展现的淋漓尽致又如《香山射鼓》描绘了陕西一年一度的香会活动,描绘了香烟袅袅、钟鼓齐鸣、热闹而欢腾的场面,此曲运用了陕西戏曲的特点,左手采用大、中指交替按弦,腔调和技法都富有陕西风味陕西筝在技法特色上独树一格的演奏形式与多彩的表现能力令人印象深刻陕西筝中右手的使用比较多,左手多用于揉弦和滑音具体技法特色表现为:1.右手快速托劈。
托是指大指向外弹弦,劈是指大指向里弹弦,托劈就是大指向外向内连续托劈,快速托劈可以使弹奏的音更扎实有力,更有颗粒感2.右手快速连托连托是指大指向外连续托弦这种技法可以控制力度与速度使之达成不同的音乐效果,在慷慨激越的音乐片段中它使音乐铿锵有力,在婉转哀怨的音乐片段中它又可以达到缠绵惆怅的效果非常富有戏剧性3.右手勾摇勾摇是由大指或中指向里刮奏然后紧接摇指,摇指是指大指或食指连续向里、向外快速弹弦,这种技法适用于激昂高亢的情绪,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这种演奏技巧大大提高了乐曲的歌唱性与跌宕起伏的感觉4.左手的大指、食指和中指的交替揉弦一般的揉弦是由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在一起揉按同一根弦,但是在陕西流派技法中会交替使用大指、食指、中指,这样做可以做到以韵补声,增加乐曲流畅性 右手技法的激烈与左手揉弦滑音的婉转缠绵把陕西人民高亢豪迈又委婉深情的个性体现的淋漓尽致二、具有陕西流派特色的《秦桑曲》简介《秦桑曲》是一首带有浓郁陕西风味的筝曲,由秦筝大师周延甲与作曲家强增抗共同创作,抒发了对秦筝的热爱其以“婉婉腔”为素材加工提炼而成一) 作者简介周延甲,秦筝教育家、演奏家,出生于山西闻喜县他一生致力于古筝的发展事业,尤其是他倡导的“秦筝归秦”受到许多筝界人士响应,对秦筝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筝乐大师曹正先生称以周延甲为领军人物的陕西筝人们使绝响两千多年的秦筝重放异彩,不但恢复了历史盛名,而且奇葩吐艳,大放异彩受戏曲艺术与民间音乐影响,周延甲先生自幼对戏曲如碗碗腔、蒲剧、迷糊戏等民间音乐有着浓厚兴趣,所以骨子里带有浓厚的传统艺术气息,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独特见解使得他的秦筝乐曲朗朗上口,包含原汁原味的陕西特色、秦地风情同为《秦桑曲》创作者的强增抗,可查阅的资料极少,无法得知其参与创作的经历笔者推测强增抗先生与周延甲先生都曾任教于西安音乐学院,所以两人为同事兼好友关系,并且都热爱着古筝音乐文化,在周延甲先生提出“秦筝归秦”后,强增抗先生也一起加入并共同创作出了秦筝开山曲——《秦桑曲》二) 作品简介《秦桑曲》创作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一首秦筝的开山之作,如今俨然是陕西。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