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导学案+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25页《喜看稻菽千重浪》学案(附习题+答案)喜看稻菽千重浪 沈英甲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和袁隆平的相关事迹2.掌握本篇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体会其选材特点和细节描写的手法3.学习袁隆平高尚的道德操守与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学法指导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通讯的相关知识收集资料,了解袁隆平的生平背景和其在水稻育种方面的成就2.研读课文,探究本文小标题的特点学习通讯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并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3.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学习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三知识拓展>>1.作者作品 沈英甲,笔名佳英,吉林辉南人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部队无线电员,《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等>>2.背景资料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国家和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的悲惨事实刺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3.知识链接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该奖设立于2000年,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而设立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为800万元人民币,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该奖每年评审一次,每次选出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并颁发荣誉证书四整体感知>>1.预习检查稻菽(shū) 蔸(dōu) 分糵(niè) 蕴藏(yùn cáng) 蕊(ruǐ)[薄](bó)薄雾(báo)薄片[屏](bǐng)屏气(píng)屏风[量](liàng)量体裁衣(liáng)测量[掖](yē)掖着(yè)奖掖>>2.图文导航>>3.主旨点睛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也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4.重点难点「重点」(1)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①权威论断的否定:杂交无优势②一些人的嘲笑:对遗传学的无知③有些学者认为:杂交制种无法应用于生产以上三点都是袁隆平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但他并不迷信权威,而是认真分析,勇于创新,大胆试验,用事实证明了他的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2)面对谣言,袁隆平抱着怎样的态度?面对贬斥杂交水稻的谣言,袁隆平心平气和,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他用事实和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充分地驳斥了那些谣言,以事实捍卫了科学的原则「难点」(1)一篇好的人物通讯,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描写,会产生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本文作者是怎样使袁隆平“立”在我们面前的?①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如“袁隆平眯起双眼……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中的几个动词突出了袁隆平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同时,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不断创新。
②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课文选取了几件事,这几件事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的宝贵品质a.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科研事业)b.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c.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敢于创新)d.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反驳贬斥杂交水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e.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继续前行,永不知足)(2)写人物通讯,可选的事例很多,但是本文作者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选材精,不庞杂作者是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手法将这些典型事例贯串起来的?①使用小标题(谋篇布局精细、巧妙)贯串全文的中心线索是袁隆平对水稻的研究,对人类的贡献作者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使用小标题组织材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工作态度、方法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学术精神、品格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道德操守、准则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个人理想、志向这样组织文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句精妙,结构工整;内容深刻,形式灵动。
②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如说明袁隆平是怎样发现真理时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追述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发现特异稻(欣喜)→精心照顾特异稻(满怀希望)→试种特异稻(失望)→分析研究(自信)一发现真理(收获)五阅读指导>>1.层次解读本文由四个小标题构成,每个部分侧重点各不相同一、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注重实践,勇于探索)二、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三、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坚持事实,实事求是)四、饥饿的威胁在退却(目标远大,不断进取)>>2.精彩段落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点评:这段话主要通过神情和动作来描写袁隆平,表现了他忘我投入的工作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眯起”“跨过”“走进”“蹲下”“翻看”等动词连用,突出了袁隆平工作之勤奋、工作之认真、工作之辛苦、工作之细心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热爱科学 ,注重实践,一丝不苟六文本特色「精当选材展情操 传神细节显风流」人物通讯展现了我国当代科学家崭新的精神风貌。
其主要特色有:(1)选材精当作者不是简单地罗列、堆砌袁隆平的事迹、成就,而是紧紧围绕人物的精神品质,选取了袁隆平研制和推广应用杂交水稻的事迹、成就来写,写出了袁隆平是在怎样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下,经历了哪些磨难,才取得这些成就的,让读者看到袁隆平这位科学家不仅有巨大的成就,更有崇高的理想、执着的追求和高尚的情操,从而使其形象更具普遍的教育和借鉴意义2)细节传神细节描写是人物通讯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有了传神的细节描写,通讯中的人物才能“立”起来,跃然纸上,从而感染和打动读者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形象,就是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刻画出来的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出袁隆平的思想性格,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科学家的形象,令读者如见其人3)结构精巧课文以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为线索,由此展开报道用四个小标题把内容分成四个部分,分别从工作态度和方法、学术品格、道德操守、理想志向四个方面揭示出袁隆平的精神品质,刻画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光辉形象这样的叙事结构既不是简单的纵向交代,也不是完全的横向联系,而是采用纵横交错的形式,显得非常精巧七课后阅读训练「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饥馑(jǐn)掖着(yē)一蔸(dōu)B.稻穗(suì)花蕊(ruǐ)籼稻(xiān)C.分蘖(niè)粳米(gèng)田埂(gěng)D.扫帚(zhou)稻菽(shū)掠过(lüè)2.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古巴女排是世界女子排坛的一支强队,其主力队员卡里罗的发球速度往往超过100公里/小时,她的实力令很多男排选手也难以望其项背。
②雾霾,已经成为当今公害之一,但治理雾霾绝非易事,不可能一挥而就,在不同时期,可能需要针对不同的重点污染物进行治理③为了救生命垂危的病人,护士长跪地为医生举起无影灯,生动诠释了“生死时刻”医护人员的全情投入,该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引起轩然大波④各级政府的救助基金、专项扶持资金种类繁多,而一些企业对这些资金的发放政策不甚了了,中介代办服务便应运而生⑤只要我们中国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这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③⑤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今已经89岁的袁隆平,始终如一在求新求变的创新路上忙碌着、创造着科学研究对于他来说,从来不是一种枯燥的学问、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而更像是一片美丽的天空、一片广袤的沃野B.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建设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以此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的基础C.某共享汽车企业通过对用户大数据的深入分析,科学合理化地布局用车网点,并在网点服务运营上不断加码。
这样不仅提升了用户便捷用车的服务水平,而且提升了车辆利用率D.《信,中国》这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深受饱经沧桑的中老年观众所喜爱作为历史档案的信件,字迹或已斑驳,但只要饱含精神的力量,就能激活那些久藏心中的理想和信念4.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 , , , , , , ①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②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③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④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⑤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⑥在20世纪末突破了5亿吨大关A.④⑥②⑤③①B.④⑤③⑥①②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今天惠临贵公司参观学习,确实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为此特向你们表示诚挚谢意B.你们家现在几口人?你的内人现在在哪里工作?经济情况怎么样?有需要帮助的吗?C.您老不在府上不要紧,只要您的舍亲在就行,我们此行,就是为了一瞻您的府第的风貌D.李文辉先生台鉴:值此先生荣获2022年生命科学大奖之际,谨致此函,以示诚挚祝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