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学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02.doc
4页《夜上受降城闻笛》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李益的常识及其背景知识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划分节奏3.理解体会戍边将士的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自主学习:1.李益,字君虞,陇西姑臧人, 诗人,以 著称,擅长 ,尤其工于 这首诗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及“芦管”声,引发了成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并划分节奏,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展示方式:个读 连环读 挑战读(个人 小组) 共读3.词语解释受降城: 征人: 4.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进行翻译: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5.赏析: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一、 问题探究 交流、展示:1.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诗中“沙似雪”“月如霜”,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3.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课堂训练:默写这首诗: 二、 拓展延伸1.关于边塞诗,诗人,你还知道哪些? 2.关于思乡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 四、课堂总结与反思 参考答案1.李益,字君虞,陇西姑臧人, (唐代)诗人,以 (边塞诗)著称,擅长 (绝句),尤其工于 (七绝)。
这首诗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及 “芦管”声,引发了成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并划分节奏,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问题探究 交流、展示:1.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举目远眺,蜿姚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烽前的沙漠如同白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2.诗中“沙似雪”“月如霜”,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3.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写成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成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成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