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微波法测电子自旋共振实验.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60135072
  • 上传时间:2023-10-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1.4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石油大学近代物理实验实验报告 成绩:班级: 姓名: 同组者: 教师:实验 7-2 微波法测电子自旋共振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电子自旋共振理论2、 掌握电子自旋共振的实验方法3、测定DPPH自由基中电子的g因子和共振线宽【实验原理】1、电子自旋共振基础原子中的电子在沿轨道运动的同时具有自旋,其自旋角动量为p =

      e设丫 = g为电子的旋磁比,则2meP =7P (7-2-4)SS电子自旋磁矩在外磁场B (z轴方向)的作用下,会发生进动,进动角频率3为(7-2-5)由于电子的自旋角动量P的空间取向是量子化的,在z方向上只能取 Sp — m 力 (m = S, S — 1, •…,一S +1,—S )Szm表示电子的磁量子数,由于S=l/2,所以m可取±1/2电子的磁矩与外磁场B的相互作用能为 一- 1E =卩• B =卩 B = ± —Y力B (7-2-6)s sz 2相邻塞曼能级间的能量差为AE =①方=Y方B = gp B (7-2-7)B如果在垂直于B的平面内加横向电磁波,并且横向电磁波的量子能量®方正好与相等时, 即满足电子自旋共振条件时,则电子将吸收此旋转磁场的能量,实现能级间的跃迁,即发生电子自 旋共振2、实验装置及原理本实验采用的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装置如图7-2-1所示,由永磁铁、X波段(8.5〜10.7GHz) 3 cm固态微波源、3 cm微波波导元件、样品谐振腔、微波电子自旋共振仪和示波器等六分组成 图7-2-2所示为微波电子自旋共振仪的控制面板本实验用的样品是含有自由基的有机物DPPH,因为它有非常强的共振吸收,即使只有几毫特 的磁场(对应的几十兆赫的射频波段),也能观察到明显的共振吸收信号,因此将它作为电子自旋 共振实验的一种标准样品。

      其分子式为(a®? N - NC6H2(NO2)3,结构式如图心所示它的一个氮原子上有一个未成对的电子,构成有机自由基,实验表明,自由基的g值(公认的DPPH 的g值为2.0038)十分接近自由电子的g值(2.0023)图 7-2-3DPPH的结构3 cm固态微波源由耿氏二极管(一种体效应管)变容二极管和矩形波导谐振腔等组成,其振荡 频率可通过改变变容二极管的偏压进行电调谐,也可用螺丝钉在外部进行机械调谐使用微波源时, 要特别注意耿氏二极管和变容二极管工作电压的极性及范围,在连接线路和调节时,必须按说明书 进行,以免造成损坏1丘它渺i卅風2隔育汗;2说谀頻而心,L节订君! 5品悴隹注益6单螺调配雅;『扭械导胡 样品i廡腔』永磁铁;10扫场线圈;11匹配负我图7-2-1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装置框图VmA©变容二极管工作电压©耿氏二极营工作电压微分放大器O O信号输入信号输出©50壯交流调制场+ - o-i av电源组+ -LI-15V电源图7-2-2微波电子自旋共振仪由微波源产生的微波信号经隔离器和环行器等传输到样品谐振腔隔离器可以阻断微波传输回路中的反射波进入微波源,以免影响微波源的稳定。

      环行器则是一 种单向传输装置,仅允许微波信号沿特定的环向传输,在有的微波传输装置中,利用魔T和双T等 波导元件进行组合来替代环行器样品谐振腔是安放测试样品的微波谐振腔,为微波段电子自旋共 振仪的心脏,样品中产生电子自旋共振所需要的微波能量就是由微波源通过它提供的在本实验装 置中使用的样品谐振腔是矩形反射式谐振腔,它是由宽边为a、窄边为b、长度为1,两端用金属片 封闭的一段矩形波导管构成在一端的金属片上开有一小孔(耦合孔),外部微波从该孔输入,而 腔内微波从该孔反射出去当1满足一定条件时,腔内形成驻波,发生谐振发生谐振时,腔内只 存在特定的电磁场分布(即振荡模式),磁场与电场能量相互全部转换,既不从外部吸收能量,也 不向外部辐射能量由于标准的矩形波导一般设计成只能传输横电波,所以不妨将该振荡模式表示 为TE ,其中整数m、n、p分别为沿宽边、窄边和腔长方向分布的驻立半波数对于比较简单的mnpTE 波,如果腔内是真空或空气介质时,计算表明,当10 p九(7-2-8)1 = p ~2g p =1,2,时,发生谐振其中c(7-2-9)称为波导波长式中九=c / f是微波在自由空间的波长,九二2a是截止或临界波长。

      由此可进C步得谐振波长九0和谐振频率V 0为(7-2-10)谐振波长九、谐振频率V和腔的形状、体积、波形及腔内介质性质等有关0 0样品置于谐振腔中微波磁场H (在微波技mw图7-2-4样品放置图术中,一般用H而不是B表示磁场)的最大处, 使其处于相互垂直的稳恒磁场B0和微波磁场 H 中,与谐振腔一起构成谐振系统,如图7-2-4 mw 所示当满足共振条件,即微波磁场H 角频率 mw等于YB时,样品从微波磁场中吸收能量,破坏0谐振状态,造成样品谐振腔的微波反射,反射的 微波经环行器进入晶体检波器,由晶体检波器检 出形成共振信号考虑到发生共振时,样品谐振 腔内能量下降,为了保证谐振能够持续,必须从 外部微波场中补充能量,这就要求外部微波场的 频率应等于样品谐振腔的谐振频率由晶体检波器形成的共振信号分为两路,一路直接传输到示波器的y1 (CH1),而另一路则经微 分和放大后接到示波器的y2(CH2)系统中的单螺调配器作为样品谐振腔的负载时,与短路活塞(位 于晶体检波器后)一起用于调节谐振腔的工作状态实验时,在共振条件附近,仔细反复调节单螺 调配器、短路活塞及晶体检波器,可以得到峰形尖锐、信噪比好的不同类型的共振信号,如图7-2-9 所示。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可以从样品谐振腔耦合系数B的变化中得到简单解释分析表明, 检波晶体性检波状态下,最佳耦合条件为临界耦合(B=l),由于P-1p +1所以样品谐振腔谐振时的反射系数r为零,即样品谐振腔与波导完全匹配当发生共振时,样品吸 收微波磁场能量,腔内损耗增加,从而导致样品谐振腔固有品质因数的下降,使B〈1,样品谐振腔 从临界耦合转变为弱耦合,产生部分反射,形成共振吸收信号,如图7-2-5中(c)从另一个角度 看,如果样品谐振腔由过耦合(B〉1,偏离共振时腔内损耗减小)因发生共振转变为临界耦合,同 样也会形成共振吸收信号,只是信号的方向相反,如图7-2-5中(a)和(e)而在这两种吸收信 号之间,也就相应存在两种不同方向的色散信号,如图7-2-5中(b)和(d)人a ¥ *人(a) (b) (c) (d) (e>图7-2-5 DPPH的吸收与色散信号由于实验装置中使用了微分放大器,所以,我们还可以在示波器上观察到微分放大信号,并由 此可以判别共振谱线的线型具体做法是:对于微分后的吸收曲线,如图7-2-6所示,计算峰两侧 曲线最大斜率比kB/kA (或B"/A"),若等于4,为洛仑兹型,若等于2.2,则为高斯型。

      实验装置】电子自旋共振实验装置包括永磁铁(或电磁铁)、扫场电源和扫场线圈、边限振荡器、检波器、 探头及样品、移相器、频率计、示波器等实验内容】(1 )打开电源,慢慢调节耿氏二极管及变容二极管工作电压(分别为 10V和2V),预热 10〜15min,使微波源工作稳定2) 首先,仔细反复调节单螺调配器、短路活塞及晶体检波器,在示波器上观察到峰形尖锐、 信噪比好的共振信号,然后,调节永磁铁转轮,使共振信号等间隔,再由频率计测量此时微波频率, 用特斯拉计测量磁铁间隙磁感应强度,依据(7-2-7)式计算DPPH的朗德因子go(3) 认真调节单螺调配器位置,在示波器上依次观察图7-2-4所示的各种共振信号,并记录单 螺调配器的坐标位置(x ,x ,x ,x ,x ),根据1 2 3 4 5九=2|x - x Ig 5 1'计算波导波长九,并进一步计算样品谐振腔长度、微波在自由空间的波长,以及微波频率(已知波 g导宽边长度a=2.3 cm)将计算的微波频率与频率计读数进行比较4) 判定DPPH的共振吸收信号的线型注意事项】1调节磁铁转轮时,幅度要小,以免共振信号消失2调节单螺调配器、短路活塞及晶体检波器时,动作要轻,防止损坏波导元件。

      数据记录及处理】1、通过测量计算DPPH的朗德因子go表1磁感应强度测量表磁感应强度mT315.0313.2313.7平均mT314频率测量结果为9376MHz通过公式AE =册二丫方B = gU B代入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 Bg= on / u BB= u h/ u BB=9376X 106Hz X 6.626075 X 10—34js^( 9.2741 X 10—24J/TX 0.314T) =2.1412、测量并计算波导波长、谐振腔长度、微波在自由空间的波长以及微波频率表2当示波器出现7-2-9所示的各种信号时候单螺调配器的坐标位置不同位置时的图像如下所示:位置为X2时的图像位置为x1时的图像位置为X3时的图像位置为X4时的图像位置为x5时的图像波导波长长g = 21 x5 -x」=2(22.6——3.2) mm=38.8mm谐振腔长度l=p入g/2=19.4p (mm)p=1,2,3 ….x1x2x3x4x5坐标位置 mm3.29.016.619.122.6微波在自由空间波长由九g带入数据并计算可以得出入=29 ・658mm微波在谐振腔内的波长长0\( 1A2(p )—+:7 J1a丿2由于a已知p/l=2/入g也已知带入数据可以计算出入0=29.658mm频率V 二 c / 九=2.998 X 108 X103mms-iF29.3658mm=1.021X10i0Hz=1021MHz00E - E实 :E理频率计读数为9376MHz。

      相对误差为:理x100% = 10210-9376 x100% = 8.9%9376由于实验仪器的精度问题,和人工调节的原因,虽然误差相对较大,但也可以近似的认为 实验结果正确实验总结】我们通过实验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电子自旋共振的知识,通过磁感应强度与g因子的关系计算 g 因子实验的难点是对实验仪器的调节,在调节的过程中要有耐心而且要按照正确 的方法循序渐进的调节直到示波器上能看到正确的稳定的共振信号通过实验我们也可以 看到实验的过程比较简单所以本次的实验重点是认识实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