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乡镇规划调查样稿.docx
1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02乡镇规划调查样稿 说明书 前 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进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布局、形成城乡经济社会进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村镇规划是落实统筹城乡进展最重要的公共政策,是城镇和新农村创办进展的重要依据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产业富县进程,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着力推进“三区、一带、两支撑”创办的战略部署,并制定了《会宁县207线优势产业经济带进展规划》旨在充分发挥省道207线沿途乡镇的区位优势,按照产业升级、龙头企业壮大、小城镇承载才能巩固的要求,以构建城乡经济社会进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主攻方向,以布局调整和优化环境为根本途径,以工程扶持和招商引资为强大动力,推动207线优势产业经济带提速进展。
把207线 A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的集中区, ○优势产业经济带创办成为:○B加快新农 村创办、推进城镇开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进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示范带,○C加快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推进农村改革进展的主阵地,○D创办成为聚集区域优势、辐射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的动力源 河畔镇是会宁县北部根基条件较好的乡镇,自明清以来一向是连接周边地区的重要农产品集散地,素有“古镇河畔”之称,根据《会宁县志》载:“民国中期河畔为会宁靖远的主要粮食、油品集散地,设有多家粮行,规模宏大,年吞吐量为2000石左右”,大批粮食运往外地,更加是靖远故有“填不满的靖远,拉不完的河畔”之说,其商贸重镇的地位也由此可见一斑 目前,“207线优势产业经济带”这一进展战略的提出,也给河畔的进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 1区位交通、○定位要求河畔古镇应充分利用在○2商贸历史、○3城镇支撑优势、○4教导、○5医 疗、○6水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整合经济、社会、环境以及空间资源,突出工程创办和产业开发两大重点,完善布局调整,以适应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进展需要故此我们受河畔镇人民政府的嘱托,修编《会宁县河畔镇总体规划》(2022—2022),对河畔镇乡域及城镇内部的创办举行指导和操纵。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单位领导和同志的关切和指导,并赋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合作,使得规划编制工作得以顺遂举行,在此规划组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 1 页 说明书 第一片面 根基资料概述 第一章 概况 一、地理位置 河畔镇位于会宁县北部,东接草滩乡、四方吴乡,南靠甘沟驿镇,西连头寨子镇、汉岔乡,北邻郭城驿镇、白草塬乡。
距会宁县城60公里,省道207线穿行而过,河刘马路、河蒿马路、河土马路在此交汇,辐射周边十几个乡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职能明显 本次规划地点位于河畔镇腹地河土马路、河嵩马路与207线的交汇处,是河畔镇区所在地含农业人口416户1926人,非农业人口454户2215人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全镇地貌总体可分三种一是尚存黄土高原地貌的残塬李家塬;二是黄土丘陵地貌的铁木山梁、沿串子梁的一片面;三是祖厉河流域的河谷二级阶地川、塬、梁并存 镇区属黄土高原山间水川地,黄灌渠以东的整体地势是南北高,中部略低;东高西低;黄灌渠以西的整体地势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2、气象资料:河畔镇海拔高度1500-2000m,年均降雨量312.8mm,年平均气温8.7℃,最高气温37.5℃,最低气温-29.4℃,无霜期173天,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3、地质资料:镇内浅层地下水质苦咸,矿物成分繁杂,不能饮用,地表属洪积亚粘土,下部系冲积物地下水出露主要为祖厉河水系地表径流,水位深约在一级阶地下20米左右,水质苦咸,储量不大地基土主要为湿陷性黄土,承载力fK=120~180kpa。
根据《中国地震根本烈度区划》,镇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按8度设防目前尚未察觉该地有地下矿藏;参照《会宁县灾后重建河畔初级中学学生宿舍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细致勘察)》,场地地貌处于祖历河西侧II级阶地,地形平坦,在工程操纵的深度范围内,该场地地基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主要由人工改造形成的杂填土及冲洪积成因的黄土状粉土、卵石组成,全体探点均未遇见有地下水,由地表至深片面述如下: 1)杂填土①(Q4ml):灰褐色~灰黑色,主要由粉土、砂土、粘土及少量碎石等组成,局部见有较多植物根系,稍湿,可塑层厚0.4~0.8m 2)黄土状粉土②(Q4al+pl):灰褐色~褐黄色,见有少量钙质斑点或条纹及植物根系,局部10.0m以下见有较多的粘土细条纹,大孔布局,切面较粗糙,无光泽回响,摇振回响较急速,干强度及韧性均较低,稍湿,可塑层厚22.8~23.3m 3)卵石③(Q4al+pl):青灰色,粒径一般为20~50mm的约占60~70%,粒径大于60mm的约占15~25%,其余为粗砂、砾砂充填,局部地段夹有10~20cm的粗砂层颗粒外形为亚圆~圆状,成分以火成岩、变质岩为主,中密,稍湿。
本次揭露厚度大于5.0m,未见底 4、水文资料:黄河一级支流祖厉河,由南向北流经会宁全境,距靖远县城3KM处汇入黄河,总长220Km,多年平均流量4.23M^3/s,平均径流量1.36亿m^3,20年一遇洪峰流量1105m^3/s,50年一遇洪峰流量1746m^3/s,100年一遇洪峰流量2275m^3/s,河水浑浊,泥沙含量大 苦水河又名土木岘河,发源于宁夏月亮山西麓,总长61公里,总积流面积1703平方公里,县境外498.62平方公里,境内1204.3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915万立方米,其中自产水量1120万立方米,20年一遇洪峰流量785m3/s,50年一遇洪峰流量1061m^3/s 三、人口资料 1、人口根本处境 1)全镇共5213户,25419人(其中共有非农业人口454户2215人,农业人口4759户,23204人)辖河畔、中滩、两迎水、冯堡、任岔、半岔、车川、李家塬8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古镇社区(镇区内非农业人口),共78个村民小组和3个居民小组, 工程 村名 河镇区所畔 在地 社区 两迎水 中滩 冯堡 车川 任岔 半岔 李家塬 总计 户数 人口 劳动 力数 耕地面积(亩) 面积 4232 9200 8586 7600 8950 11937 8500 26600 85605 创办用地 劳动力(ha) 人均 3.8 3.3 3.9 4.4 4.5 9.5 7.6 8.2 65.26 53.71 105.93 92.54 77.38 56.97 45.12 35.56 75.84 608.31 主要产品 416 454 869 657 514 578 378 333 1014 5213 1926 2215 4195 3141 2463 2814 1957 1653 5055 25419 1109 2822 2178 1724 1970 1260 1123 3239 15425 早熟洋芋种植、肉羊养殖、特色林果业 早熟洋芋种植、肉羊养殖 早熟洋芋种植、砂田西瓜 早熟洋芋种植、奶牛养殖 玉米套种、砂田西瓜 籽瓜、小杂粮 籽瓜、小杂粮 籽瓜、小杂粮 第 2 页 说明书 2)镇区人口现状: 镇区 常住人口 村民 通勤人口 居民 集体人口 住宿学生 4000 4000 单身职工 1050 1050 人数 1016 762 3304 4067 13982 2288 25419 滚动人口 平均 5.50 2.20 根据2022-2022年人口变化统计,全镇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机械增长率为2.2‰,合计为7.7‰。
结合会宁县全县筹划生育水平,将规划期内的自然增长率按6‰操纵,机械增长 1926 河畔 2215 社区 1926 2215 总计 2、人口年龄构成(指全镇) 年龄段 0-3岁(托儿所年龄组) 4-6岁(幼儿园年龄组) 7-12岁(小学组) 13-18岁(中学组) 19-60岁(成人组) 60岁以上(老人组) 合计 3、人口职业构成(指全镇) 2800 300 率按劳动力转移速率确定 四、全镇土地利用处境 常住总人口9191 所占比例 4% 3% 13% 16% 55% 9% 100% 1、河畔镇总面积243.40km2全镇现有耕地面积8.56万亩,占总面积的23.4%,人均占有耕地3.37亩其中水地面积2.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9.2%,人均0.98亩;旱地6.0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8%,人均2.38亩 2、土地利用状况统计表 名称 水地 浇灌水田 旱地 菜地 果园 其它 林地 牧草地 沙地 裸岩石砾地 裸土地 田坎 弃耕地 河流 水库 滩涂 水工建筑 沟渠 其它 铁路 马路 农用道路 居民点 独立工矿 特殊用地 面积 (亩) 25000 0 60600 0 5370.1 0 31768.3 127668.1 0 0 61365.35 22972.2 0 3308.9 0 0 0 3585.7 0 0 3170.2 11166.5 9124.65 365100 比例 (%) 29.21 0 70.79 0 100 100 100 0 0 72.76 27.24 0 47.99 0 0 0 52.01 0 0 22.11 77.89 100 小计 85600 5370.1 31768.3 127668.1 84337.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