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环境流离失所者问题的决策分析.docx
6页基于环境流离失所者问题的决策分析 李沁雯 黄珊珊摘要:环境的退化和人口迁移的能力聚合,创造出一种空前的推拉效应这些因环境变化而流离失所的人(EDP)不仅需要搬迁,还存在丧失其独特文化、语言和生活方式的风险通过对现实中各地EDP现象的剖析,我们重点分析其风险评估和迁移决策两方问题,试图找到政策与实际间的平衡点,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关键词:环境流离失所者,风险,文化,人权,迁移一、引言“流离失所者”的概念最初出现在1946年的国际难民组织章程中,但由于缺乏充足的定义,人们很容易忽略受环境驱动的人口流动在此,我们从IDMC收集了2008-2018年冲突流离失所者和环境流离失所者的人数数据,分析得出环境问题始终是人口流动的一个大头因素被普遍引用的一个数据是,到2050年,可能有多达2亿人由于环境流离失所[1]这意味着在一个有90亿人口的世界,45个人中就有1个人因为环境被迫离开家园,大部分低洼岛屿地区可能将被遗弃为了探究具体的环境因素,我们同样在IDMC收集了近十年地形相关和气候相关EDP的人数数据,發现气候相关的EDP占比大很多,解决此类问题可能是21世纪最关键的环境挑战之一二、EDP的风险评估针对问题1:“联合国如何控制风险降低EDP损失”,我们判定这是一个风险评估问题,并根据层次分析方法[2]对风险的指标层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降低EDP的损失。
一方面,我们从IDMC上收集了2008-2018年的EDP人数数据,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评估广义上的EDP人数风险,发现EDP增长率惊人,甚至在2050年预计累积会超过10亿人为此,我们提前做好EDP政策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EDP还存在丧失其独特文化的风险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我们使用种群竞争模型对其进行模拟,以迁入地注重保护来源地文化、当地居民对来源地文化有一定的学习意愿为背景,使用红色代表迁入地文化、蓝色代表来源地文化,绘制文化种群竞争模拟图由图得:在没有对来源地文化进行保护的政策下,离开了原生环境的来源地文化面临很大的消亡风险因此,当地政府或联合国必须做出行动,对来源地文化加大保护力度,促进当地居民和EDP的友好往来三、EDP的迁移方案决策针对问题2:“联合国应当怎样参与应对日益严重的EDP挑战”,我们判定这是一个决策问题EDP是留下还是迁移,要考虑什么因素,留下的条件是什么,迁移的方案是什么?我们认为思考这些问题至少需要考虑两个方面:EDP 人权,即能够在新的家园中重新定居并充分参与生活,和迁移地区之间的平衡一方面,人权即能够在新的家园中重新定居并充分参与生活为了保证EDP的人权,我们认为迁入地至少应该有能力接纳EDP、能够满足EDP的个人需求以及没有排外的民族主义。
迁入地的经济条件方面,我们搜集《国际统计年鉴(2018年)》中的数据,根据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简洁性等原则,主要考虑对经济因素影响较大的8项指标:竞争力指数、全球化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总收入、人均国内总收入、第二产业对GDP贡献率和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我们运用SPSS软件对八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经济合适的国家有:美国、德国、荷兰、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等EDP的个人偏好方面,我们同样搜集年鉴数据,利用多属性决策模型,采用加权算术平均算子的信息集结方法,分析了迁入地的一些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出生时预期寿命、平均受教育年限、失业率、雇员每月平均工资和城市人口比重,得出EDP较偏好的国家有:澳大利亚、美国、爱尔兰、德国、日本和荷兰等另一方面,我们分析上述值得考虑的迁入地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考虑了地区间的污染分担问题做出合理正确的EDP迁移决策需要综合考虑EDP人权、文化保护和污染分担,因此我们针对迁入地的经济财政水平(X1)是否能接纳EDP、EDP的个人意愿(X2)和迁入地对气候变暖的分担(X3),再次进行多属性决策法分析,最终将得分按由高至低的顺序选出前10个国家进行排列。
四、总结与展望(1)我们建议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在改善本国的基础上,援助其他国家和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改善环境2)我们建议优先考虑文化尤其是稀有文化遗产的传承,关心当地人民的人权和文化,号召拥抱多元文化3)我们建议一方面提高来源国的就地安置能力,鼓励来源国境内移民,另一方面提升迁移路径国和接收国的移民应对能力,使它们能够长期持续地处理好EDP问题[3]本研究在准确、清楚地分析了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科学的模型,为EDP迁移决策提供基础,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观点,使结论建议现实可行此外,整体来看研究方法简单易行且能与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推广性然而,本研究在构建模型时的约束条件相对简单,在处理问题时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因此结论存在一定的限制,现实意义难以保证此外,研究存在一些主观推测的结果,需要现实的验证参考文献:[1] Ionesco, D., Mokhnacheva, D. and Gemenne, F. (2017). The Atlas ofEnvironmental Migration. Earthscan, London.[2] 游滨,刘敢新,彭建国. 三峡库区移民风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33-40.[3] 蒋洁,卫承霏,钮敏.亚太地区气候移民的动因剖析与应对策略[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02):88-93.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