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影响程度研究4100字.docx
4页营改增对企业财务影响程度研究4100字 摘 要:营改增对相关企业所带来的是税负及其财务专业性的影响由于改制企业属于不同的产业和行业,其业务范围、财务工作结构与税负项目不同,营改增所造成的财务影响及其程度也不同研究认为,其积极影响是企业利润影响与财务工作的信息化与体制对接后的高效化;其消极影响是暂时的业务对接、结构改革与税费计算的制约性影响;需要企业从其自身的业务、财务制度与财会专业技术方面,积极地与增值税的各种法条、规则与细则对应改革,推动企业及其财务向着科学与良性的方向提升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财务;计税办法;会计核算 营改增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内驱举措,也是对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逐渐显现的营业税问题,解放“经济社会的活力”的“企业财务战略”层面的国家举措尽管在实际的实施中,主要是针对交通运输与其他的现代服务业,但由于产业及其行业的关联性,在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市场主体都受到了其切实的影响从长远看,是利润提升与企业优化的积极影响,从暂时看是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既有改制负担性的成本增加影响,也有短期税负增加的利润压缩影响 一、营改增影响财务的企业类型 根据营改增的相关法条和国家配套政策细则的体现,企业财务受到影响的企业有两大类:第一类,属于营改增的范围的企业。
这个类型主要包括四类: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邮政服务业与电信业从四类行业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而言,其影响是积极的,且对企业自身的优化发展具有启发作用第二类,非对象性的关联性企业及个人主要是指处在上述企业的上下游的企业,即包括相关的制造业、传统服务业及其延伸性的企业等自营改增设施以来,根据上述企业的财务工作实践,对财务影响既有直接性的影响,如加重了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负担;也有间接性的影响,如推动企业财务向着更加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营改增对不同类型企业财务影响程度 由于企业自身的行业与产业不同,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与财务工作结构不同,其产生的影响也有着不同侧重 1.财务业务项目影响程度 根据上述企业经营运转的一般规律,结合增值税计税的要件,其项目包括:一是企业成本核算影响根据增值税的要求,成本变化的财务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些成本对增值税的抵扣虽然按照相关的法律和细则,能直接采用税务筹划的方式进行抵扣,但由于其他外围性或衔接性的法规与政策不健全,导致企业实际操作困难如对交通运输业而言,过路过桥费的成本在目前就不能采用抵扣的方式,实际中既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也为企业财务增加了难题二是盈利计算影响。
虽然相对营业税而言,有效地避免了重复计税的现象,但却在原来的基础上直接地提高了税率,无论是现行的17%和13%两档高税率,还是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在企业经营范围与方式不变的情况,显然直接增加了企业税负如相对电信业原来3%的营业税的确提高了很多,企业不仅具有改制自身的成本负担,还有纳税额增加的负担,对财务工作而言,按照什么标准去计算企业利润,是个暂时性的困难三是现金流核算影响由于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多元性与立体性,现金及其流动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即有经营性的现金、融资性的现金、预存性的现金与其他的现金等,企业财务部门既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自身需要展开计算,也需要按照增值税的税法开展合法节税的计算因此,在财会实务中,既可能因为企业自身的框架问题,也可能因为财务工作制度问题,导致重复性的会计计算甚至可能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失误甚至错误等,其财务负担显而易见从整体而言,其影响程度与企业经营范围的大小成正比,范围越大,项目越多,其影响程度也就越深 2.财务工作结构影响程度 根据财务工作的常规项目和企业的共性框架,对企业财务工作结构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资金计算影响包括经营收入资金、管理运营资金、资源采购资金、借贷资金、投资资金与其他的非经营性的资金等,这些都需要在增值税的税率、税基与其他的免税和优惠项目的结合性运算中,既有月度与季度的运算,也有年度的运算,都对企业的纳税及其数额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是票证管理与运用影响其典型的影响就是增值税所需要的具有直接抵税与其他功能发票获取与运用但实践中,企业的活动是全面地且开放的,并不是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都具有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能力,再者非改制性的企业也没有开具相关对应发票的资格,由此导致改制企业的发票种类多样且作用不确定,进而导致财务部门存在着用与不用的两难,以及企业税负计算不确定的困难例如“制造业企业与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的“业务往来频繁”且“经济关系密切”,改制必将对其企业财务产生影响三是财务报表制作与报告影响税基、计税项目、减税项目、免税项目与抵扣项目的存在,对原有的既定的财务报表形成了结构性的变化甚至扩张,导致财务报表的制作相对精细与繁琐,尤其在短时期内企业财务工作需要从项目的变化到财会人员的分工变化中,强行地与增值税改制来转变由此,这种对企业和市场经济具有“优化税制结构、减轻企业税负、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重要意义的改革,却真正从经济体制的宏观层面推动了各相关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结构的变化,而且是深层次的全面性的变化其影响程度与企业自身的框架、财务部门机构的稳定程度与财会人员的专业程度有直接关系,在原有体制下越是成熟且稳定的企业和财务部门,其负面影响程度就越深,甚至是重组性的影响,短时期内会造成企业内部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混乱等。
3.财务的计税影响程度 对改制范围内的企业财务而言,其最直接地就是针对企业的计税、报税与节税的财会实务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税率变化的影响不同的企业其使用的增值税率不同,尤其是存在免税、折旧抵扣与其他的优惠项目的情况下,尽管对既定的企业税率是不变的,但实际产生的财会计算业务是需要根据实际产生变化的尤其在企业开展专业税务筹划方面,财务工作则需要更多的计算如企业与其他具有免税与优惠功能的企业开展的联合或合作性的经营活动,企业可以根据他们的免税项目等去开展新的计税工作二是计税方式变化的影响根据当前的规定分为一般计税方式与简易计税方式,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企业财务部门可以直接地套用这是当前对改制企业最便捷的积极影响之一,在增值税开展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了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负担如金融保险活服务的简单计税,则相对减轻了企业财务的工作量三是计税依据运用的影响这是对改制企业造成财务负担的最主要的变化之一由于企业实际经营中出现了大量的现付、转付、代付、预存、借记与融资等会计实务现象,导致企业财务需要开展多种实务工作,既需要开展现金的计算业务、非现金的计算业务、电子等虚拟交易与现金的计算业务,以及他们的综合计算业务,开展精确与科学地计税的基础上,为企业决策层或领导层提供全面地数据。
三、在营改增中企业消解消极财务影响的措施 虽然宏观来上“营改增”切实减少了企业的“税负绝对额”,但由于企业改制之初的对接中,会产生“成本管理、税务筹划、内部控制和审计”等的负担,消解其短期的负面影响与建立长效机制是当前的关键工作之一 1.企业财务技术对应化提升 即企业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职能、财务部门人员分工、财务软件选择和运用与财务工作制度等,都需要与时俱进地发生相应地改变值得参考的做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特长性人力资源整合即根据企业业务范围、计税项目和计税方式的具体情况,把财务部门的人员按照其专业特长进行对应的岗位整合,以期运用最鉴戒的改革模式去达成改制需要的企业结构变化二是增值税工作专业性岗位的建设主要是指根据企业自身降低改制成本的需要,抽调相关人员成立专门的增值税服务岗位或机构,让他们从企业实际展开相关增值税的各项工作,既有智囊性质的财会专业支持工作,也有实际计税实务的处理工作,以此来推动整个企业的改制和发展另外,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规模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组建自己专业的税务筹划队伍或部门,以切实解决改制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 2.企业税务筹划外包化实施 税务筹划外包是提高企业税务筹划绩效和节约内部人力资源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路径之一。
针对改制企业及其增值税的税务筹划实践,有两种实施方式:一是财务延伸性外包实施即企业财务部门与某个税务筹划机构开展专门性的、长期的、稳定的合作,把关系企业的增值税的筹划工作交于该机构专业性处理,企业给付一定酬金的做法这对一些中小企业和个人比较适用,可以把他们更多的资源运用到经营与管理上,大中型企业则可以组建自己的税务筹划部门或队伍,以实现节税和完成改制对接工作二是专项税务筹划性实施即按照企业纳税时限,在特定的时段内开展与特定机构的合作,是暂时性的、非固定合作性的,也可能是零碎性的、非全面性的合作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单项次的税务筹划需要,以达成增值税计算、节税与缴纳的目的 四、结语 营改增是立足长远展望未来的前瞻与必须性的发展举措,从短时期而言对绝大部分改制企业是弊多而利少,但从维护市场公平正义、优化产业结构与激发企业创新潜力而言,是利国利民的重大战略实践,需要企业立足产业发展实际、行业发展实际与企业自身的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对接性的改革,使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与获得最多的改革红利 参考文献: [1]关杰.“营改增”后企业财务战略变革策略研究[J].会计之友,2014(13):89-91. [2]潘云标.试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制造业企业财务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3(16):53-57. [3]李郁明.“营改增”新政下的融资租赁企业财务管理探讨[J].商业会计,2014(24):61-62. [4]蒋明琳,舒辉等.“营改增”对交运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15(3):7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