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上宇语文课外古诗词十首理解性默写.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高****
  • 文档编号:228642907
  • 上传时间:2021-12-2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0.3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一、 龟虽寿1. 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 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 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4. 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5. 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6. 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成语是:(老骥伏枥)7. 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胸怀的句子或抒发诗人年老雄心在的诗句或表现诗人越到晚年越思进取的诗句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8. 配乐所加与内容无关的句子是: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 表现出人虽到暮年但雄心壮志尤存的诗句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0. 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的诗句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二、 过故人庄1. 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 借树、山来表现夏景的诗句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 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4. 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5.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三、 题破山寺后禅院1. 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 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 3. 写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启示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 比喻探寻幽远盛景乐趣的句子: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5. 被誉为千古名联的句子: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6. 写景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7. 表明入寺时间的句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 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 正面写诗人的愁绪, 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 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五、 夜雨寄北1. 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 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 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巴山夜雨)4. 后来成为离情的代用语的词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 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语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6. 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 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六、 观沧海1. 观沧海中开篇点题,说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的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 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荡漾、山岛高耸挺立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观沧海中用山岛草木点染烘托,表现大海生机勃发,欣欣向荣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4.观沧海中描写随着萧瑟风声, 突然涌起滔天波澜的句子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5. 观沧海中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 七、 次北固山下1. 次北固山下中开篇点题,流露诗人漂泊羁旅之情的句子是: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2.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潮平岸阔、风正帆悬景象,表现诗人胸襟开阔和心情舒坦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次北固山下中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序交替,时光飞逝的句子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 次北固山下中历来脍炙人口,蕴含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鼓舞力量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 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乡思愁绪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八、 钱塘湖春行1. 钱塘湖春行中开篇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出西湖早春轮廓的句子是: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2.钱塘湖春行中用早莺、新燕描绘西湖早春美景,给人带来生机勃郁之感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钱塘湖春行中用乱花、浅草描绘西湖早春美景的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 钱塘湖春行中写诗人被美丽的景色所陶醉,直抒胸臆,表达喜悦之情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九、 天净沙秋思1. 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揭示主题,表达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断肠人在天涯) 十、泊秦淮表现诗人的忧国忧民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鞭打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告诉他们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 泊秦淮中写景的句子是:烟笼寒水月笼纱,叙事的句子是:夜泊秦淮近酒家抒发感慨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十一、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 千古奇偶 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诗表示慨叹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小园香径独徘徊十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登山、下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哲理的句子是: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十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点明所内容是回忆文字的句子是: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中写一群少女为急寻归路,争执之声惊飞夜栖飞鸟的诗句构成一个很有点吃惊却情趣横生的意境的句子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十四、观书有感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时,常引用观书有感中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语“源头活水”的源出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 1.写出古今诗文中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2)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2请写出古今诗文中有表现奉献内容的名句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3.请写出古今诗文中有表现爱国内容的名句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4.请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 雨 字):(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5.请写出两句你所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代诗词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6.请写出两句你所喜欢的描写夏天的古代诗词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同上)7.请写出两句你所喜欢的描写秋天的古代诗词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8.请写出两句你所喜欢的描写冬天的古代诗词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9.请你写出一句与长江有关的语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10.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11.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写鸟的诗句,请写出有关“鸟”的诗句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 12.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 ,请你写出两句来。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5.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数学试题.docx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1.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5.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docx 2.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12月)数学试题.docx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高中政治试题.docx 3.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数学试题.docx 12.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docx 天津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docx 4.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诊断数学试卷.docx 4.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3.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9.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2月期末数学试题.docx 7.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9.重庆第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3.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4.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检测数学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