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路径选择-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09718378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5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路径选择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三)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渠道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也会发生变化根据资源依赖理论,正是这种政府对高等教育资助模式的改变和大学对资源路径的依赖,促进了创业型大学的生成与发展[23]这些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及其研究基金会、研究委员会、工厂企业和慈善基金会等渠道南大除受政府资助外,还通过国立研究基金会以及知名企业的资金支持获取大量的办学经费自南洋理工大学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School of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2005年成立以来,学院的教授和学者们曾多次获得国立研究基金会(The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简称NRF)的荣誉及资金支持目前,南大已有三十多名获得国立研究基金会荣誉的研究员,几乎占全国总量的一半,成了国立研究基金会荣誉获得者的家园[24]作为一个致力于研究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国家机构,国立研究基金会不仅为南大提供了科学研究建设所需的资金,而且使更多高精尖科技人才发挥潜力,促进学校在生物医学、环境与水务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

      除了国立基金会的支持外,全球的一些著名企业通过与南大的合作也为其提供丰厚的科研经费仪器和软件巨头沃特世公司(Waters Corporate)就是为南大在医学领域创新发展提供物质资源的典型代表2005年,南大成立耗资900万元的新加坡表型组研究中心(Singapore Phenome Centre)[25],而沃特世公司在这一研究平台的建立中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持就创业型大学而言,政府削减资金是其产生的背景,同时资金也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正是这种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外部驱动力,使南大没有依赖政府越来越少的资金支持,而是转向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不仅加强了与一些著名企业的合作,而且为学校发展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渠道中前行,这已成为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必然选择四)建立崇尚创新的学术心脏地带随着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的巩固、外围组织的拓宽以及多元化资助来源的实现,学系单位、教学中心等学术心脏地带也必须具备创业元素与之相契合,为建立创业型大学制定新的计划、做新的调整,这是研究型大学成功转型为创业型大学的关键因素作为南大的学术心脏地带,学院、自主机构以及研究中心都积极接受创新理念,努力改变传统的学术价值观,向创业型单位模式转变。

      例如,南大理学领域的研究在解决社会利益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所属学院把好奇心和冒险精神视为探索和发现自然必需的基本素质,并且积极地向学生传达,鼓励学生做出改变,创造更美好的社会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秉承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是企业开发新成果不可或缺的一步,同时也是创业型大学创新学术研究成果应具备的重要品质原来人们提出大学要对科学的内在发展作出贡献时,强调的是大学在新知识的发现上所作的贡献,现在则要求大学在新知识的扩散和应用上也要作出重要贡献[26]南大对理学领域的研究正是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出发,探索造福人类社会的创新之路,同时也为传统的学术心脏地带转型为创业型单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南大创新创业的主要机构而言,南洋科技创业中心(Nanyang Technopre neurship Centre)最具代表性它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其中心主任文勇刚在致辞中所述,“创业,它的本质不仅仅是建立公司,而更多的是价值创造、真正地理解人类的需求和发展创新产品和服务”[27]南洋科技创业中心致力于成为世界上创业和技术创新教育最有影响力的机构之一,在创业与创新教育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必备的知识与技能,使他们成为21世纪成功的企业家或创业者,繁荣新加坡与全球的经济。

      南洋科技创业中心具备健全的创业项目体系,主要包括本科生创业项目(Undergraduate Programme)、研究生创业项目(Graduate Programme)、创业发展项目(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me)和创业创新能力发展系列课程等内容[28]本科生的辅修创业项目课程主要由商业领袖、企业家、知识产权律师和学者讲授,学生通过这些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基本的创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形成丰富与开放的思想观念,使得他们在应对变化的世界更具有挑战性与弹性而研究生通过参与创业项目体系,学习有效地解决创业技术问题和商业决策的方法,以体验学习、全球沉浸和转换体验培养创业精神并获得基本的商业知识除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外,南洋科技创业中心通过创业发展项目和创业创新能力发展系列课程满足企业家和创业者多样化的需求其中,创业发展项目为一些企业家提供定制课程和短期培训,帮助他们在组织内开展创业活动,提高创业创新能力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活动比传统研究型大学更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它通过改革使创业创新活动由校内扩展到校外,激活了底层的学术心脏地带这也是南大由研究型大学成功转型为创业型大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即学系单位、教学中心不再建立于传统的学术价值观念基础上,而是随着改革与创新的步伐变革为创业型组织。

      五)设立整合的创业文化系统“与任何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一样,大学有其内在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象征,在精神层面反映着组织的社会价值,是联结内部成员的心灵纽带[29]随着创业课程的开设、创业活动的开展,创业型大学中创业文化氛围逐步形成,以一种创业精神激励着组织成员的信念作为成功转型为创业型大学的典范,南大秉承着敢想敢做的企业家精神,实现了办学理念的新突破,使创业文化深深熔铸在南大的每一位成员之中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系统适应知识商品化、‘知本主义’、知识经济社会而组织、自动调适与转型的结果,给出了大学走出象牙塔的方向,并创造出融学术文化、管理文化与公司文化于一体的学术创业精神(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学术创业主义(Academic entrepreneurialism)[30]学术创业精神与学术创业主义是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形成的特定的组织文化系统,二者的产生表明高等教育系统对知识商品化的接纳以及对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做出的反应南大校董会参与学校管理、教师负责教学事务、学生钻研科学研究都散发着学术创业精神的品质这是建立在传统学术文化基础上适应时代需求的心理反应,同时也是创业型大学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如果说学术创业精神还只是在大学文化的浅层面上可以感受到的商业文化作为一种内容对大学教育内容影响的话,那么,学术创业主义可能是大学组织文化在深层次上表现出的对商业文化的接纳[31]那些试图转型为创业型大学的研究型大学将创业主义同教学、研究、对外合作紧密融合学生、企业逐步成为这些研究型大学的顾客,对它们的学术产品的质量、功能、价格以及服务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大为了满足不同群体对创业学习的需要,开设了不同层次的创业项目以符合“顾客”所需,而且南大的一些研究中心及学院也倾向于研发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新产品”,由此在全球性的市场竞争中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例如,南大的跨学科研究中心致力于生态、医疗、安全等关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研究,以满足政府对其需求与之相似,南大的理学院把好奇心和企业家精神视为探索和发现自然所需的基本素质,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力争在市场中发挥自身“产品”的价值创业型大学除了将创业主义同教学与研究相融合,也体现在对外合作方面南大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大学和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伙伴关系,其商学院与康奈尔酒店管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共同合作为资深商业领导者制定管理培训方案、开设培训课程以满足社会团体所需[32]。

      另外,南大一些优秀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到知名企业实习,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现了创业型大学的“新产品”向企业流通,从而确保企业对创业型大学提供丰富的资助南大在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将学术创业精神和学术创业主义植根于巩固领导核心、建立发展外围、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创新学术心脏地带这四个途径之中,使创业型组织的管理、结构、资金来源、学术价值观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同时以一种创业精神激励着组织成员创新与发展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成功转型带给创业型大学的经验及启示“正如哲学家所言的存在即是合理的,创业型大学的存在也是合理的,是高等教育系统应对复杂社会要求的正常手段,以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进行的正确的组织变革[33]创业型大学的出现解决了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使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焕发了创新活力虽然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正逐步走出象牙塔,在政府、企业、大学之间建立了以经济发展需求为纽带的联系,逐步向“三重螺旋”(Triple Helix,简称TH)的互动模式转变,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新加坡的创业型大学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南大作为亚太地区转型为创业型大学的典范,在短短27年的时间里成功跃居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值得向其借鉴转型之成功经验。

      一)构建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确保行政管理的民主性、创新性、自主性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社会需求的变化引发的问题日趋复杂,大学在困境中继续前进就必须构建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确保行政决策的民主性、创新性、自主性,从而符合创业型大学的内在发展逻辑南大融创新精神于管理核心、建立自治的学系体制是摆脱政府高度集中的管制、成功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内在诉求从南大的历届校长的管理导向来看,第一任校长詹道存教授重视科学研究,使南大完成了从以自由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实现了“创业型大学首先是研究型大学”的第一步[34]第二任校长徐冠林教授提高了管理的民主性,使来自社会各界的领导高层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避免了行政决策的专断性,并在短期内把南大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第三任校长安博迪教授和现任校长苏布拉苏雷什教授以“打破边界”的创新理念,实现了跨学科研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使南大完成了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初始阶段与发展阶段因此,参与创业型大学建设的管理者要对大学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定位,按照时局对症下药;而且,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敢于走“不同寻常”路,这是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内在驱动力。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强调要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政府高度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难以对大学赋予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使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依附于政治功能,不利于大学发挥自身服务社会的功能缺少了真正的办学自主权的大学,要么一味地由教育官僚体系维护着大学稳定,要么在面向市场的过程中完全缺失自主经营权,看不清真实的社会需求,不改变大学行政主导下的发展模式,创建中国特色的创业型大学就无从谈起[35]因而,政府要扩大高校的自主权,使政府与大学关系从传统的“行政管理”转向“公共治理”,更多具有法治、互动、协商、多主体参与、竞争、选择特征[36]确保大学按照自身的内在逻辑发展,使管理更具有活力,更加民主其次,南大的教授和部分董事会成员享有充分的学术权力参与学系治理,而我国高校教授的学术权力逐渐被边缘化,其学术根基日益被侵蚀,阻碍学术创新的活力,不利于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创业型大学因此,我国高校要简政放权,扩大教授参与管理的自主权,处理好治理主体的层级关系,巩固不同层级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从总体上实现办学的民主性、创新性、自主性,从而实现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型二)沟通内外空间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创业型大学最大的特征在于,它能对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作出最敏锐的反应,并且能够在大学、工业和政府的TH结构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仅此一条就足以把创业型大学和其他研究型大学区分开来[37]南大通过与新加坡政府、国内外大学、世界知名企业和行业伙伴合作加强校内与校外的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