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ppt
18页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初二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过开平方根的定义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在上节课学生初步学习了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些为本节课学习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方程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上一课时,学生已经经历了二次项系数为1的方程的解的过程,已经体会到其中转化的思想方法,这些都成为完成本课任务的活动经验基础教学目标,①经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获得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 ②经历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体会其中的化归思想; ③能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熟练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把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化为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学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观察猜测、交流讨论、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法,利用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境,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整堂课教学过程都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2节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二),课时: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例如, x2-6x-40=0 移项,得 x2-6x= 40 方程两边都加上32(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 x2-6x+32=40+32 变形得 (x-3)2=49 开平方,得 x-3 =±7 即 x-3=7或x-3=-7 所以 x1=10,x2=-4,复习巩固,将下列各式填上适当的项,配成完全平方式(口头回答).,1.x2+2x+________=(x+______)2,5. x2-x+________=(x-______)2,4.x2+10x+________=(x+______)2,2.x2-4x+________=(x-______)2,3.x2+________+36=(x+______)2,习题回望,抢答!,学习目标,1、会用配方法熟练地解一元二次方程 2、知道“配方”是一种数学方法,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请同学们比较下列两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与区别,1.x2+6x+8=0,2.3x2+18x+24=0,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两个方程有什么联系?,前面的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后面的二次项系数不为1.,那怎样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呢?,如果方程的系数不是1,我们可以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这样就可以利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解方程了!,总结规律,2x2+8x+6=0,3x2+6x-9=0,-5x2+20x+25=0,2 解方程3x2+8x-3=0,解:方程两边都除以3,得,移项,得,配方,得,所以,例题精讲,学生质疑、教师点拨,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 的平分4、变形:方程变形成,5、开方: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6、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7、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1、把二次项系数化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4x2-8x-3=0 2x2+6=7x 3x2-9x+2=0,当堂检测、验收达标,一小球以15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弹出,它在空中的高度h(m)与时间t(s)满足关系:h=15t-5t2,小球何时能达到10m的高度?,解:根据题意得 15t-5t2=10 方程两边都除以-5,得 t2-3t=-2 配方,得,,,请你描述一下,在做一做中t有两个值,它们所在时刻小球的运动状态.,结合实际,,,课本习题2.4 1,2,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课后反思,这节课作为配方的第二节主要是以习题训练为重点,所以我依照书上的例题为重点展示了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另外,添加了辅助性的3个习题;将书上的做一做转化成一个例题,让学生体会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感受 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于基础性的计算比较快,与此同时,班级中的有部分学生对于数据计算有懒惰的思想,速度慢,时间长,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部分学生将落队,或者整节课堂冗长无味,因此如何调控教学进度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针对这一问题准备好几个不同层次的习题,当大部分学生做完后,可以为他们提供更高层次的习题,继续引领他们的思维前进,而加强对基础薄弱的同学动手动脑的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