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教案.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823144
  • 上传时间:2018-09-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0.8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蝶恋花 · 花褪残红青杏小》教案教学目标 :1、欣赏苏轼作品清新婉丽的风格2、理解本词借此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苏轼( 1037- 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清人敬称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一)艺术天才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二)思想轨迹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前期, 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 “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三)风格变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就词作而言, 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类似的作品占苏轼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流 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时期苏轼积极仕进的心态后期的作品既有地方人情的风貌,也有娱宾遣兴,秀丽妩媚的姿采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几乎无所不包,绚烂多姿而这一部分占了苏轼全词的十之八九左右,其间大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之味至此, 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二、诗歌赏析:(一)导入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二)词牌来历《蝶恋花》,本名《鹊踏枝》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被改名为《蝶恋花》另名《凤栖梧》、 《一箩金》、 《黄金缕》、 《卷珠帘》等三)课文串讲1、花褪残红青杏小“花褪残红青杏小” ,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但2 东坡却从中超脱了。

      2、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转向不远处更加开阔的地方只见燕子掠着水面低飞,绿水环绕着人家的墙院寥寥几笔, 便勾画出春意未尽的乡村图景飞动的燕子为画面增添了动态之美;“绿水人家”则带来了生活的气息,并为后文“墙里佳人”的出现作好了铺垫此句一扫起句的悲凉 用别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伤春与旷达两种对立的心境化而为一思考:“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枝上柳绵吹又少” ,与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本应同属一组,写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作者没有接连描写,而是用“燕子”二句穿插,在伤感的调子中注入疏朗的气氛絮飞花落, 最易撩人愁绪这一“又” 字,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 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见于言外这是地道的婉约风格 “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

      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即便如此,这两句还是蕴含着许多的辛酸和悲哀据《林下词谈》记载:“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 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 ”联系当时苏轼的遭遇,是颇耐人思索的苏轼一生漂泊,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拓展:苏轼一生中的三位妻妾王弗、王闰之(王弗堂妹)、王朝云 (侍妾 ) )4、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里秋千墙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说的那个“绿水人家” 由于绿水之内,环以高墙,所以墙外行人只能听到墙内荡秋千人的笑声,却见不到芳踪,所以说,“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不难想象,此刻发出笑声的佳人正在欢快地荡着秋千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作者只写佳人的笑声,而把佳人的容貌与动作,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读者随行人一起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可以说,一堵围墙,挡住了视线,却挡不住青春的美,也挡不住人们对青春美的向往这种写法,可谓绝顶高明,用“隐”来激发想象,从而拓展了“显”的意境。

      同样是写女性,苏东坡一洗“花间派”的“绮怨”之风,情景生动而不流于艳,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轻,难能可贵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 “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 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我们已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5、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认为是行人心存爱慕之情,而佳人却根本不知行人的“有情”遭遇佳人的“无情”,心中无可奈何,故十分烦恼3 (思考:诗中的“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倘若这是作者目睹他人的遭遇,或许可以说是借爱情来写人生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矛盾但词中“行人”更接近作者自己的写照,其中“情”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绝不仅限于爱情作者饱经沧桑,有惜春迟暮之情,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 之人究竟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 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读者去回味, 去想象四)结构特点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片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句中矛盾表现在上片“花退残红”与“青杏小”,一衰亡一新生; “花退残红青杏小”整句与“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一悲凉一开朗;“枝上柳绵吹又少”与“天涯何处无芳草”,前句感情低沉, 后句强自振奋下片则写了墙里与墙外,漠然的行人与欢笑的佳人,多情与无情的矛盾片中矛盾表现在上片侧重哀情,下片侧重欢乐整首词,作者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多情却被无情恼” ,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五)艺术特色与苏轼其他词作相比: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 ‘枝上柳绵’ ,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苏轼的婉约词和豪放词一样都有一股劲气流动,不同于花间词的软弱。

      拓展: 花间派的词风?花间词是一种早期的词,从《花间集》 得名花间词词风香软,落笔多在闺房, 以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体态语言婉约含蓄歌词的内容多为离思别愁、闺情绮怨 ) 三、总结这首词写初夏时节发生于一墙之隔的一次极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惆怅与嘲讽之余,却引出妙理,发人深省上片为时令背景尽管柳绵将尽,春事无多然而燕子低昂,绿水环绕,芳草从生, 透露出夏日初临的大自然的生机下片是在如此明丽的环境中一个“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小小插曲墙里墙外的两种人本不相涉但一方无情,一方多情,导致了一场感情风波《古今词话》说此词写行人多情与佳人无情,“极有理趣” 因为苏轼借此表达了某种人生哲理,行人与佳人的遭遇固属偶然多情却被无情恼”却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在人与物、 主观与客观的两者关系中是经常发生的人们或许有过多次类似经验,由于不了解“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许多烦恼由是而起然而无情是物的本性,多情是人的本性它们始终是难以统一的还有人评价它富有“禅趣”那阻隔有情与无情沟通的,不仅仅是绿水环绕的围墙,而更是人们的“心墙”作者一生虽历经坎坷,仍“多情”地追求理想,执着人生,可是却被“无情”所恼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

      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四、达标检测背诵这首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