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讲初唐诗歌——陈子昂课件.ppt
71页第二讲初唐诗坛 之陈子昂,制作:2011.315,一、陈子昂的生平 陈子昂(661-702)伯玉,梓州射洪人思想复杂,纵横任侠,儒家思想是其主导 陈子昂,梓州射洪人家世富豪子昂独苦节读书,尤善属文初为感遇诗三十首,京兆司功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由是知名会高宗崩,灵驾将还长安,子昂诣阙上书,盛陈东都形胜,可以安置山陵,关中旱俭,灵驾西行不便 子昂褊躁无威仪,然文词宏丽,甚为当时所重1、家豪富,未言当官之情状 祖陈辨:少习儒学,然以豪英刚烈著闻,是以名节为周国所服堂弟孜墓志铭 父陈元敬:年二十,以豪侠闻,乡人阻饥,一散万钟而不求报卢藏用陈氏别传 陈子昂:以豪家子,驰侠使气陈氏别传 2、长像丑陋,为人任性典型的问题少年 子昂褊躁无威仪,然文词宏丽旧唐书本传 嗣子子昂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 家子驰侠使气 陈氏列传 少以富家子,尚气决,好弋博 (全唐诗) 子昂貌寝寡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际, 甚慷慨焉 陈氏列传,3、天生聪明,初不爱学习,后立志苦学 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度荆门望楚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4、游学唐都天然的炒作高手 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年二十一始东入咸京,游太学,历诋群公,都邑靡然属目矣由是为远近所籍甚 唐兴,文章承徐庾馀风,骈丽秾缛,子昂横制颓波,始归雅正李杜以下,咸推宗之5、政坛的快意与失意 举进士会高宗崩,灵驾将还长安,子昂诣阙上书,盛陈东都形胜,可以安置山陵,关中旱俭,灵驾西行不便曰:梓州射洪县草莽愚臣子昂,谨顿首冒死献书阙下 则天召见,奇其对,拜麟台正字则天将事雅州讨生羌,子昂上书曰:麟台正字臣子昂昧死上言 再转右拾遗数上疏陈事,词皆典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父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后师韫为御史,元庆变姓名于驿家佣力,候师韫,手刃杀之议者以元庆孝烈,欲舍其罪子昂建议以为:“国法专杀者死,元庆宜正国法,然后旌其闾墓,以褒其孝义可也当时议者,咸以子昂为是俄授麟台正字武攸宜统军北讨契丹,以子昂为管记,军中文翰皆委之庆云章: 非我天子,庆云谁昌非我圣母,庆云谁光庆云光矣,周道昌矣九万八千,天授皇年子昂父在乡,为县令段简所辱,子昂闻之,遽还乡里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时年四十余 故愿大王于此决策,非小让儿戏可了。
若此不用忠信,则至时机已失,机与时一失,不可再得愿大王熟察大王诚能听愚计,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马丘,则王之功可立也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子昂体弱多疾,感激忠义,尝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 陈氏列传 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建安郡王武攸宜)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百,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苍然而涕下时人莫之知也及军罢以父老表乞罢职归侍,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遂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间,种树采药以为养恨国史芜杂,乃自汉孝武之后以迄于唐为后史记,纲纪粗立,笔削未终,钟文林府君忧其中废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息不逮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万,而简意未已数舆与曳就吏,子昂素嬴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自度气力恐不全,因命蓍自筮,卦成仰而号曰:天命不永,吾其死矣于是遂绝年四十二二、陈子昂的诗歌理论: 韩愈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新唐书本传亦说:“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说: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第一、批驳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第二,标榜“风雅兴寄”,要继承汉魏风骨的传统 三、陈子昂的诗歌创作 最负盛名的是感遇诗三十八首 沈德潜说感遇是“感于心,困于遇,犹庄子之寓言也,与感知遇之意自别唐诗别裁卷一注),感遇之三十五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悠 谁言未亡祸?磨灭成尘埃 感遇之二十五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谲,孤鳞安得宁 元杨士弘唐音:感遇云者,谓有感而寓于言,以摅其意也感于心,遇之于上,情发于中,而寄于言也 章学诚: 周人学武,而世主尚文,改而学文,主又重武,方少而主好用老,既老而主好用少,白首泣途,固其宜也1、首先,陈子昂总是以博大的胸襟,注视着时空无限的宇宙,把个人的生存放在这巨大的背景上来观察,表现出对永恒的渴望。
感遇第十三: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2、陈子昂却由老庄出发,却积极地走向社会,要求在短暂的生命中,建立不朽的功业 答洛阳主人云: 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 燕昭王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3、以强烈的不平反抗权贵,揭露时政锢弊,也是陈子昂诗的显著特点 感遇其三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感遇 之四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 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 谁识巢居子 感遇 之二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尚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麂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4、陈子昂是孤独的,但绝不表现为沮丧沉沦,自哀自怜,而是英气勃发,高傲不屈 感遇二十二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5、陈子昂诗作选讲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背景: “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毅)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泣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独怆然而涕下。
时人莫不知也 楚辞远游 “惟天地之无穷矣,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辛弃疾: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第三讲 盛唐诗坛,第一节张说张九龄 张说(667731)字道济,又字说之 新唐书文艺传:“玄宗好经术,群臣稍厌雕琢,索理致,崇雅黜浮,气益雄浑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常典集贤图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张九龄(?年),小于子昂十七岁字子春,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人七岁能为文进士及弟,授校书郎,迁左拾遗,进中书舍人后张说荐为集贤院学士,后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为李林甫忌,改尚书右丞相,罢政事,后贬荆州长史、归乡病死张说喜欢吟咏各种杰出人物 最著名的代表作邺都引: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旁高冢多贵臣,娥眉睌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和尹从事懋泛洞庭】张说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同赵侍御望归舟】张说 山庭迥迥面长川,江树重重极远烟。
形影相追高翥鸟,心肠并断北风船 【襄阳路逢寒食】张说 去年寒食洞庭波,今年寒食襄阳路不辞著处寻山水,只畏还家落春暮张九龄的诗歌更多地表现在穷达进退中保持高洁操守的人格理想 感遇 其一云: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张九龄夙好山水清赏,喜表现风清月朗的江山与孤高清莹的襟怀的契合 西江夜行: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巫山高】张九龄 巫山与天近,烟景长青荧 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灵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 唯有巴猿啸,哀音不可听湘中作】张九龄 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张九龄 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洒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
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第三讲 第二节 盛唐诗歌之王孟,首先,从初唐到盛唐近百年的社会基本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次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繁荣强盛的高潮富庶的社会经济和安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漫游山水和隐居山水田园的物质生活条件 严羽:唐人好诗,多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山水诗产生的原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李白金陵酒肆相别 【送别】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一、山水诗产生的原因,【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送崔处士先适越】刘长卿 山阴好云物,此去又春风 越鸟闻花里,曹娥想镜中小江潮易满,万井水皆通 徒羡扁舟客,微官事不同。
一、山水诗产生的原因,其次,唐人求仕的方式促成了漫游隐逸成一种风气 【李璋下第】王安石 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试群材学如吾子何忧失,命属天公不可猜意气未直轻感慨,文章尤忌数悲哀男儿独患无名尔,将相谁云有种哉一、山水诗产生的原因,高适塞下曲,银山碛西馆岑参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轮台客舍春草满,颍阳归客肠堪断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一、山水诗产生的原因,再次,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兴盛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一、山水诗产生的原因,,一、山水诗产生的原因,,一、山水诗产生的原因,,,,,,,第三讲盛唐文学 之孟浩然689-740 一、孟浩然之生平 少好义节,诗工五言隐鹿门山,即汉庞公栖隐处也。
四十游京师诸名士间尝集秘省联句,浩然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后张九龄署为从事 开元末,王昌龄游襄阳,时新病起,相见甚欢,浪情宴谑,食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