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三元堂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118页国环评证乙字 第1056号永登三元堂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永登县三元堂医院编制单位: Energy and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Limited二○一六年八月 永登三元堂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言(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永登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不断地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永登县政府、卫生局大力支持和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永登三元堂医院创建于2007年,是获得兰州市卫生局批准的一所集预防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医院,也是被兰州市医保局、兰州市新农合局定为职工、居民、农民医保定点的单位永登三元堂医院地址位于永登县城关镇民乐街项目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00平米,医院设床位40张,污物、污水处理总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建设内容为医院主体楼5层,以及配套的附属工程医院主要功能以急诊、门诊、住院诊疗为主要服务方式根据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永登三元堂医院属于未批先建项目,环保部门已对此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并要求三元堂医院补做环评文件,相关罚款手续见附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永登三元堂医院委托北京中环瑞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二)建设项目的特点本项目为医院建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医疗卫生政策,土地利用符合永登县城总体规划因本项目不涉及施工期,且施工期影响已结束,仅对施工期进行简单回顾性评价本次环评重点针对永登三元堂医院建设项目的运营期进行详细评价1、 本项目主要包括门诊、病房、各科室、医技用房、污水处理站等,项目有利于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条件,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 项目污染物设计水、固废、气、噪声等方面,其中固废污染物种类较多3、 本项目所在地块基础设施配套完备,运营期间废水经预处理后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危险废物委托甘肃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甘肃金创绿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处理三)工作过程2016年5月北京中环瑞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受永登县三元堂医院(以下简称“建设单位”)的委托,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认真研读项目建议书,2016年5月9日对项目区及周边环境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2016年5月10日在兰州晚报进行了环评第一次公示,2016年5月22日在兰州晚报进行了环评第二次信息公示,对公众开展了公众参与调查。
现编制完成《永登三元堂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呈请环保部门审查四)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对废气、废水、噪声以及固体废物等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及达标排放评价,在充分征求项目所在区域公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全面、详细、客观地评价了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最终完成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五)评价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发展总体规划,生产工艺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只要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各项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在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讲,拟建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对于本项目500mA数字化X光机等属X射线医疗设备产生的辐射影响,不在本次环评评价范围内,建设单位已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另做评价,并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证等,其相关检测报告及许可证见附件在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中,曾得到兰州市环境保护局、永登县环境保护局、永登县卫生局、兰州市城关区环境监测站及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北京中环瑞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永登三元堂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前言 11总论 61.1编制依据 61.2 评价功能区划 81.3评价工作等级 91.4评价范围 111.5评价标准 111.6 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 151.7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171.8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181.9评价时段与评价方法 191.10评价工作技术路线 202项目概况 212.1项目概况 212.2项目地点和周边情况 212.3本项目科室设置与设备 232.4平面布置 242.5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 252.6投资及资金来源 252.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252.8公用设施概况 252.9项目存在的环保问题及整改措施 263工程分析 283.1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排放分析 283.2 放射性辐射设备 344区域环境特征 354.1自然环境状况 354.2社会环境 38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0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0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435.3声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455.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456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466.1运营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466.2运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476.4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576.4运营期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576.5病房消毒措施及分析 626.6项目重点部位防渗措施 637环境影响评价 647.1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647.2外环境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 698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 718.1与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718.2与国家卫生政策符合性分析 718.3与城镇规划符合性分析 718.4项目用地合理性分析 718.5环境可接受性分析 729环境风险分析 759.1风险评价等级及范围的确定 759.2风险识别 769.3源项分析 769.4.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 809.5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859.6环境应急措施 8710清洁生产 8910.1建筑节能 8910.2节水措施及水耗指标分析 9010.3建议 9111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9211.1总量控制的意义 9211.2总量控制依据 9211.3总量控制指标确定原则 9211.4排放总量消减措施 9311.5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 9312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9412.1运营期环境管理 9412.2 环境监测计划 9512.3建设项目竣工环保(三同时)验收 971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0013.1经济损益分析 10013.2环境效益分析 10013.3社会效益分析 10114公众参与 10214.1公众参与的意义 10214.2公众参与调查工作程序 10214.3公众参与调查方式 10214.4调查对象与内容 10614.5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10614.6公示响应结果 11214.7公众参与“四性分析” 11215结论与建议 11415.1结论 11415.2建议 1171总论1.1编制依据1.1.1国家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09-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 1 月 1日起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6-0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03-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6月29日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07-01);(8)《中华人民共和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01-01);(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04-01);(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 2015年6月1日起执行);(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1998-11-29);(12)《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1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1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2013.2.16); (15)《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16)《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17)《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文),2012年8月8日;(18)《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9)《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6.16);(20)《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6号,2003.10.15);(21)《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号,2003.10.10);(22)《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23)《关于发布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的通知》(环发〔2003〕188号,2003.11.20);(24)《关于执行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问题的通知》(环函〔2003〕197号,(25)《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2001.12.17);2003.7.14);(26)《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5号令,1999.6.23);(27)《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3日);(28)《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6〕36号);(2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清洁生产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0号,2003年12月);(30)《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
1.1.2 技术依据1.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2.技术规范(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2)《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B51039-201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环保标准《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5)《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 号,2003 年 12 月 10 日);(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环发[2003]206 号); (7)《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 号,2003 年 10 月 10 日); (8)国家。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