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曲注释汇总资料课件人教版.ppt

1页
  • 卖家[上传人]:1333****333
  • 文档编号:199353173
  • 上传时间:2021-10-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23.50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注释 1.次:路途中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2.风正:指顺风 3.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旧年:过去的一年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 4.客路:旅途 5.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6.前:向前航行 7.平:涨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8.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9.风正:风顺而和 10.悬:挂 11.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12.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 13.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稍一封家信到洛阳 译文 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2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编辑本段注释 选自白氏长庆集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1、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 2、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指向阳的树木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5、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渐:副词,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6、行不足:百游不厌阴:同“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7、暖树:向阳的树. 8、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9、没(m):隐没 10、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编辑本段译文 钱塘湖春行 春天行走在西湖边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天来了,湖面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繁茂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此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前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衔接非常自然 白居易(772年846年)祖籍下邽(今陕西渭南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巩县(今河南巩义)卒于武宗会昌六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汉族,河南新郑人,是中国文学史上 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 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5见:同“现” 6 西江月:词牌名 诗意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一个人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在夏天夜行乡间所见到的情景,流露出自己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 夕阳早已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马致远(1251321后)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杂剧四大家 龟虽寿 1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该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竟,尽,完 3.“螣蛇”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

      4.骥(j):千里马枥(l):马槽 5.已:停止 6.竟:终结 7.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暮年:晚年 8.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 9.但:仅,只 10.养怡:保养身心健康 11.永:长久 12.永年:长寿 13.螣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乘云雾升天 14.幸甚至哉:两句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sh),邀我至田家 写意插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 开轩面场圃(p),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ha)来就菊花 注释 1. 过:拜访,探访,看望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2. 具:准备 3. 黍:黄米饭 4. 合:环绕 5. 郭:本指城郭,这里指村庄的四周 6. 场圃:打谷场和菜园 7. 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8. 至:到 9. 轩:指窗户 10. 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 译文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老友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做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村外绿树环绕,村子的四周青山斜立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打开窗子面对打谷场和菜园,把酒对饮畅谈农事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来饮酒赏花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选自李太白全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实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唐代著名诗人,后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低,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又称布谷鸟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五溪:指沅溪、武溪、酉溪、巫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随风:亦作“随君”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湖南沅陵县(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歌译文 杨花都凋谢了,只有杜鹃在声声哀啼, 我得知你被贬到龙标,跋涉五溪 我把愁心托付给明月, 与风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李白 (701762年12月),生日701年2月8日,身高七尺六,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这是李白的一首七绝名作据考证,王昌龄贬为龙标尉约在天宝七载(748)第二年杨花飘落、子规鸣啭的暮春季节,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寄给贬谪远方的王昌龄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 1、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友人 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

      一说是友人 3、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巴蜀之地) 4、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5、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芯 6、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 7、却: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