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阜阳市安定胡氏胡议支系简述.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6424358
  • 上传时间:2017-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9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阜阳市安定胡氏胡议支系简述阜阳安定胡氏胡议支系宗亲联谊会秘书处阜阳安定胡氏胡议支系族谱续编委员会办公室二 00九年十二月一、 族训 家规 族谱世派族训为 人 谦 和 居 官 清 廉静 以 修 身 俭 以 养 德家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违背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在广泛争取族人意见的基础上,编委会研究决定,安定胡氏-胡仪支系之祖训:选用诸葛亮格言作为统一祖训;家规:执行全国胡氏统一家规新编续世系谱国 2 新 2 远 2 兆 2 祥 2盛 2 世 2 民 2 富 2 昌 2德 2 才 2 贤 2 友 2 信 3哲 3 理 2 恒 2 兴 2 邦 3说明:每个字的右上角所注 2 或 3 标码,为该字使用于名讳的第二字或第三字;世派从二十一世至四十世,而后轮回胡仪支系世派与国修中华胡氏统一世派的衔接经广泛争取族人意见,编委研究决定,胡仪支系世系二十三世“远” 字辈为全国统一字辈第六世的 “远”字辈。

      以后胡仪支系子孙世系字辈可执行续编族谱字派,也可执行中华胡氏全国统一字派,具体情况有各支系自行决定二、胡氏远古《宗源录》远古世系: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蟜牛-瞽叟-舜-商均-虞思……虞阏父-胡公满三、胡氏始祖《宗源录》陈国传 20 世、26 代君王,公元前 478 年被楚国所灭,历时 588 年二十世闵公被楚国所杀,二十一世胡澄(闵公第六子)徙往四川临邛(邛崃县) ,以满公之谥为氏,胡氏由是而始尊胡公满为始祖,胡公满之子公子申为二世 “安定 ”胡氏立谱始祖胡质公为五十二世 (胡公满-闵公《宗源录》详见资料附录五:司马迁作胡氏族谱序 —胡氏世家 )四、引言文章传世,诗书传家,忠义凛然,肝胆照人,忠勇爱国此可谓对我胡姓的真实写照一)胡姓来源根据《中华百家姓秘典》 、 《姓氏通牒》 、 《元和姓纂》 、 《姓考》 、 《古今地名志》等诸多古今典籍,逐一查证,始悉吾伟大族姓,既非古代北方胡人,也非他地迁入异族乃是至高无上,堂堂正正,上古圣君,虞舜三十三代孙,虞满后裔,迄今三千一百多年据《元和姓纂》等所载,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菏泽市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汭河(今山西永济南,源出历山,西入黄河) ,所以后代又有妫姓。

      (舜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史载舜帝后裔共有陈、胡、虞、姚、袁、田、孙、王、陆、车十姓,总人数 2.6 亿,现分布在世界各地;胡姓当今是中国十三大姓,占总人口百分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 1.31% 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帝舜的后裔妫满于陈,建立陈国,让他奉守帝舜宗祀,并把女大姬嫁给妫满妫满生于殷纣王七年 10月 15 日(即公元前 1148 年) ,卒于周成王九年 1 月 10 日(即公元前 1107 年)葬于陈卒谥胡公,号胡公满陈侯胡公满,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治国,颇为国人称道,是位贤明君主他的后代,有本族的胡姓有族大人众的陈姓,有田姓,也有虞姓与姚姓,史称“妫五姓”一家人陈国共传 20 世、26 代君王,历时 588 年,春秋时(公元前 478 年)为楚国所灭其子孙以邑为氏,或以谥号为氏,或以国为氏以谥号为氏的胡姓子孙在陈(陈国)繁衍成望族二)迁徙繁衍其一、西汉初年,由于外族入侵,为巩固边防,西汉王朝实行“屯田戍卫制” ,以长期固守边疆汉文帝十一年(公元前 169 年)至汉武帝时期(公元前 140-87 年)大规模从中原迁徙兵民到边疆(据史载有六十万人,当时全国人口 2000 多万人) ,胡氏也随之外迁。

      向西迁入陕西、甘肃,向北迁入山西;向东迁入山东,后又南迁入湖北(古荆州) 、江西其中迁入甘肃的胡成一族,在后汉已成为一大望族,后成为各地胡氏繁生的主要来源三国时,魏阳陵(古县名,治所在今陕西高陵西南)亭侯胡质,子平春侯胡威,孙安定侯胡奕均死于“ 安定”其后裔胡奋在曹魏入晋以后,其家庭由功勋之家进一步成为外戚之家迄于隋初,胡氏繁衍成安定一带望族其(胡奋)后裔相继在今河南新蔡繁衍,也成为望族其二、胡氏迁入福建,始于西晋末年据《台北胡氏族谱》所载,先祖世居于陈(今河南淮阳)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 ”,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乃与林、黄、陈、郑、丘、何、曾等八族入闽唐乾符元年,胡竦迁入晋安郡(包括今福建漳、泉二州) ,被奉为闽中胡氏始祖竦生五子:长胡博,回寿春(今属安徽寿县) ;次胡审,迁崇安(今属福建) ;三胡慎,迁剑蒲;四胡明居闽县五胡笃,居晋江传至胡至济、胡浩济,因避元兵之乱,分居在闽南各县以后有胡氏自福建迁入广东等地这支胡姓其先祖也是今河南淮阳一带的胡姓其三、据《吉安胡氏考》云:其始祖于五代南唐时,由醴陵(今湖南东部,湘江之流域,邻接江西省)德善乡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 ,或迁入金陵(今江苏南京) ,其后裔以江西为中心繁衍,向西,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等省。

      其四、据“中国通史” (白寿彝主编)载,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乱,又加上瘟疫流行(1344 年淮河流域霍乱流行) ,淮河、黄河流域已基本无人居住据《明太祖实录》称:“自兴事以来,民无兴日,连年饥饿,田地荒芜,人烟断绝”为填补中原地区人口,明王朝从山西、江浙、湖广、山东东部大规模移民,洪武—永乐末年(1368-1427 年)移民四百多万,胡氏又随移民迁徙到中原三)安定胡氏迁徙陈国传二十世被楚国所灭,二十一世茂昌(闵公次子)由陈徙迁安定、胡澄(闵公六子,字汝青 )由陈徙迁四川临邛;二十九世胡益(胡安之子)文帝后元(公元前162-155 年)中,自临邛徙迁河东(又名河曲,今山西永济县,距城 20 里有舜帝村) ;三十二世胡景徙“安定”;三十四世胡建居安定;三十六世胡文,汉元帝时,由河东徙迁华容(今湖北监利) ;五十一世胡贞公由华容徙迁寿春(今安徽寿县) ;五十二世胡质居寿春;五十三世胡威、五十四世胡奕由寿春徙迁安定 (益、辛、质、威、奕等诸公生平资料见资料附录,世派参考江西九江市江州胡氏世派,详见胡观文主编中华胡氏大全第一卷 )(四)胡仪支系迁徙我始迁祖胡仪一族,即是从“安定” 迁入山西长治市(壶关县杏林村)的一族(迁入年代不详,待后人考证。

      ) 始迁祖諱仪,元、长治(壶关县杏林村)人,少通诸子,祖籍“安定”,胡质后裔,元末顺帝时在金陵做官,为金陵长史,元至正 16 年 2 月 5 日(公元 1357年)朱元璋攻克集庆(今南京)时,与二子同殁于王事朱元璋为巩固政权,遣送元朝官吏家眷明洪武初年,始迁祖妣卢氏太君遂携媳孙归晋,途经太境阻行,乃卜茨东用□□垒屋而居,过着饮冰茹蘖之艰辛生活,后人为纪念先人当初的艰辛,特将此村命名为“□□”这是我安定胡氏胡仪支系的发祥地,至今已六百余年,现已繁衍 25 世,仅阜、太两县已播迁 140 余村庄,数万人矣五)堂号来源1、据《婺源考水厚序》中记载:虞舜裔孙阏父化周,明显夫人夜梦明月一轮坠于怀抱,光辉满室,生子曰满,周武王以元女大姬配之,封安定王,此为安定胡氏受姓之始2、公元前 478 年陈国被楚国所灭,二十世闵公胡越被杀,妣朱等氏携 19 子避难外逃,或以国为姓、或以谥为姓长子汝清徙齐国武阳城,隐刘姓家,列名陈衍,后为陈姓始祖次子茂昌率军投秦,胡澄(闵公六子)由陈徙迁四川临邛,以谥姓胡秦统一中国后,封茂昌公为安定太守,始皇封胡姓曰“安定郡” ,茂昌祖乃受郡始祖也3、城公祖(二十九世) ,汉景帝初拜大中大夫,元鼎年间安定郡太守(公元前114-?年) ;后城祖之孙胡建继之,为安定郡太守,汉昭祖封胡建“ 安定郡”之郡名。

      这是胡氏在“ 安定” 最早的记录城祖乃“安定” 胡氏始祖也 (注:魏征所作胡氏族谱序中的城公与江州胡氏世派三十二世景祖和资料附录先贤篇中的胡景应为一人 )4、三国魏阳陵亭侯胡质及之子平春侯胡威、孙胡奕均死于“安定”胡奕,威公次子,字次孙西晋时为平东将军,袭父职为平春侯,追谥安定侯,创基“安定郡” ,尊胡质公为始迁祖,是“安定”胡氏郡号创始祖六)安徽太和境内的安定胡氏据史料所载,安徽太和“安定 ”胡氏分属胡仪、胡三纲两支系,都是质公后裔 太和东部和阜阳苏集胡氏族人是胡议后裔;太和桑营、洪山及河南郸城、白马、鹿邑、安徽亳州一带胡氏族人为明儐相胡三纲之后,也是一大望族七)安定胡氏胡仪支系宗祠据考证:清乾隆年间,十三世祖胡巨振,在太和城西大街始建胡氏宗祠一座,位於太和县城西大街 72 号四户(老公安局对面) 解放后宗祠被均分给城市居民居住, 2008 年旧城改造宗祠被毁宗祠对联曰:“安定分世业,细水润书田 ”,横眉:“胡氏祠堂”八)安定胡氏胡仪支系祖茔 祖茔在三塔镇胡坟村东(该村因祖茔而名曰胡坟) ,占地 133 亩,广植松柏1925 年,续修族谱时松柏被伐掉了一部分,后又种植;1951 年关集修建木桥时松柏又伐掉一部分,没有种植;1975 年三塔公社修建大礼堂时松柏全部被伐掉,祖茔地被收为可耕地。

      九)安定胡氏胡仪支系庙堂 胡仪支系后人为纪念始迁祖居原住地壶关县(杏林村) ,曾在关集镇胡老庄庄西北建宗庙一座,曰“壶关庙”1925 年在庙堂设立学校,为关集乡第三小学,又曰胡关小学,后“壶关庙” 改为胡关庙,庙堂在解放后清理庙宇时被毁十)安定胡氏胡仪支系族谱胡氏族谱乃胡氏族人之史记历代后人,为缅怀吾祖,曾建祠修谱,扬其业绩而激励后人然因年湮代远,历代纷争,牒谱散失殆尽公元 1925 年,族人胡天申(字令德) 、胡天佑(字巨德)曾予续修,后因文化大革命被焚,其谱匾碑所记诸多珍贵资料已荡然无存,仅存胡学诗、胡永昌、胡宗振各保留分支家谱一部(从第十一世记始) 胡氏祠堂所存列祖列宗之牌位现仅存:“儒林郎始遷祖胡大公讳仪 始祖妣卢太君之神位” ;“处士(见注)一世祖胡公神位” ;“例授登士郎六世祖胡大公讳慎言字信夫神位” 由于不断繁衍生息,我族人居阜太两县已 140 余村,二十五世,数万人矣现世派混乱,子孙同名,甚为常见鉴于此,纂修宗谱是族人当务之急为增进族谊,避免后人世派混乱,给后人提供寻祖尽孝、取名的依据经广泛争取族人的意见,家谱续编委员会决定纂修家谱从 21 世起始至 40 世,而后轮回。

      自始迁祖胡仪之孙胡大公至今已二十五世,一世至十世祖由于谱牒文化大革命被焚,世派至今仍未能理清,有待族人进一步考证;自十一世祖至今详序分明,昭穆卓然,碑文神主清晰可见,且有分支族谱佐证此次续编宗谱,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碑文、神主;考证了我胡姓来源及繁衍迁徙;考证了宗堂郡望《安定堂》之来源,考证了“安定” 胡氏之开基始祖乃汉景帝时安定太守胡成, “安定” 胡氏立谱始祖乃三国魏阳陵亭侯胡质;考证 阜太“安定”胡氏始祖讳仪,元长治人,少通诸子,祖籍安定,胡质后裔,金陵长史、卒於任上愿吾族人,弘扬先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清廉俭朴,赤诚卫国的优良品质;礼尚文明,谦逊诚实道德风尚团结一致,休戚与共,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安定”:汉置安定郡 ,郡府即现在甘肃庆阳地区西峰市,(汉时全国置三十六郡) ,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 ,相当于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庆阳及宁夏中卫、同心、固原等地东汉时又移治临汉(今甘肃镇原县东南) ,西晋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 另据考证:卢氏太君、黄氏太君系正偏房,临行占卦:逢太居住,遇岗存身卢氏太君携长媳孙在安徽太和县黄岗居住(北黄岗) ;黄氏太君携二媳孙在安徽太湖县黄岗居住(南黄岗) 。

      胡议长孙后裔胡拥基长子的后裔迁徙到六安叶集、临淮港等地安徽阜阳安定胡氏-胡仪支系族谱续编委员會办公室 二 00 六年六月十九世孙:胡俊;二十世孙:学诗、彦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