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路基分层填筑施工技术.docx
7页公路路基分层填筑施工技术 摘要:路基是道路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其施工质量水平影响着高速公路的承载能力和运营安全基于此,本文将以某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工程为例,进一步阐述分层填筑技术,在分析该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详细阐述其要点,进而整合提出相关质量控制策略,希望能有效提升路基填筑作业水平,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分层填充;施工要点;情况引言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路基填筑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此时路基已经成为整个工程的重要承重结构之一,在应用期间,其质量水平影响着车辆的承载能力,此外,还需要承受结构重量和自身重量,因此,这部分质量是否达标将影响到未来应用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实用性,如果路基施工在实际工程中失败,很容易诱发路基沉降问题因此,路基填筑施工应科学合理地完成,相关工作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提高路基工程质量路基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规范开始填筑、压实和试验,因此,笔者将详细阐述试验段的分层压实和强夯施工技术,以供参考1项目概述某国道主线长50km,工程运营段起止桩号为K227+040~K234+723。
主线按双向六车道规范施工,设计标准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整体宽度33.5米,开挖量约2000m3,总填方量103333m32路基分层填筑的基本原理分析2.1分层压实的基本原理分析分层压实有利于提高路基的实际压实度在作业过程中,与共振、载荷碰撞等多种力的影响有关,施工中使用的压路机可以带来更多的连续振动碰撞力,使作业区路基产生振动,同时土体中产生一定的惯性矩,内耗不断减小,如果小于惯性矩,路基将处于密实状态2.2分层强夯的基本原理分析一般来说,非饱和土的工程性能不好,所以其内部成分复杂,目前很多工作者对土体加固原理缺乏科学的认识,需要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根据非饱和土的工作经验,分层强夯加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夯锤设施让其落在给定高度并与地面接触,此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横波、纵波和面波,三种不同类型的波沿给定路径在土中相互传递,从而产生相应的加固效果部分波浪会逐渐反射到路基表层,导致夯坑底部出现膨胀区,通过反复强夯,将土体自上而下分为弹性区、加固区和松散区三部分根据强夯的相关数据,如果非饱和土中含有许多空隙和粗颗粒,在夯锤的作用下,土中的空隙可以进一步消除,从而减少气相,相应地提高土的密实度。
3路基分层填筑施工技术分析3.1路基填料的合理选择对于高速公路的路基,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选择高级配粗粒土作为主要填料,用填料填筑路基时,需采用分层填筑的方法,每层应采用类似的填料确保填料的强度和粒径符合既定标准,例如,填方路基和路堑下层填料的粒径不得超过10厘米同时,填料层松铺的实际厚度应控制在50cm以内,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层厚的2/3,为保证路基填料的对称性,保持高强度,需在路基标高以下1.5m的位置施作填料.. 3.2测量工作分析路基开工前,相关作业人员应完成复测工作,通常要仔细测量中线、标高和横断面首先根据结构的操作规范,在合适的位置施工导线网,同时布设一系列高程控制点,充分利用混凝土合理保护控制桩,保护桩也要放掉在布设路基边坡线的过程中,应明确桩位标高,并对该过程中产生的多项信息进行系统登记,根据已有信息计算后,明确左右两端路基填筑宽度的调控规范以路堤设计顶面宽度为基本标准,在此前提下增加500mm可以更好地保证边坡有足够的密实度,也可以为压实设施的顺利运行带来足够的空间,边缘线桩点放置,用石灰控制边缘线沿线桩白线,从而明确实际填筑施工类别在作业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完成观测工作,按时控制各层中心线和标高,确保坡度平缓,各区域厚度均匀,此外,还应在已建立的区域内修复排水沟,避免积水造成路基填筑质量不佳。
3.3分层压实施工技术要点分析(1)摊铺和整平要点分析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相关规范,相关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压实度根据现场综合施工基础,明确如下作业方案:路堤底层作业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将每层厚度控制在50cm左右,随着摊铺的深入,一旦接近路堤顶面,厚度可控制在40cm左右,如需连续摊铺至路基顶面,则需逐渐过渡至30cm左右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稳定地实现路基各环节的填筑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摊铺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还需要注意实时观察,第一时间掌握标高,同时还需要使用平地机对此时混合料的实际厚度进行平整和分析同时,应严格控制摊铺时间,从搅拌到摊铺,整合周期不应超过3h,否则会对摊铺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2)滚动点分析一般来说,碾压可以有效提高摊铺地基的密实度相关人员应使用振动压路机依次完成静压、振动碾压和静压找平首先路基要从两端碾压,然后逐一进入中间,秉承“先快后慢”的基本原则不同路段路基压实标准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碾压频率,确保碾压后各路段压实度达到标准此外,下路堤碾压的松铺厚度应控制在50厘米以内,静压一次,然后进行两次强振动和弱振动,确保正确后,整个静压可继续一次按照同样的方式完成路堤的碾压工作,由于路基与路面的距离较小,受力条件相对繁琐,此时要承受来自上端的行车压力。
针对这种情况,在路基作业时,需要将它们的夹层松铺厚度控制在40cm左右,最后一层在路基上端的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3.4分层强夯施工技术(1)相关工作人员应完成准备工作由于路基强夯对设施要求较高,施工前应仔细检查吊车和夯锤,为提高分层强夯的水平,此时应优先选用20t以上的履带吊,钢锤重量为10t,考虑单次夯击的需要,直径应控制在1.8-2m之间此外,强夯前,应要求专人安排施工现场,防止杂物堆积,并明确夯点的实际方位和施工间隔2)完成试夯工作为保证强夯施工的顺利进行,在作业前应完成工艺性试验,此时需先选择20m×20m规格的试夯场地,试验合格后明确相应的工艺参数,如夯击高度、夯击间接持续时间等3)正式强夯施工路堤施工时,每隔3m填土高度完成一次强夯,并按顺序摊铺至路堤顶部一般情况下,需要采用以往试验得到的参数,每强夯一次需要找平,只有该层施工质量合格后,才能开始下一步4路基分层填筑质量控制措施分析4.1分层压实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①严格控制轧制频率这其实与压实度密切相关,如果在定义填筑层厚度期间碾压频率不合理,则在完成路基填筑工作后,无法达到既定的压实度;②严格控制压实度压实度是评价工程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设计方案和技术标准确定技术参数,还需要精确控制最大干密度;③严格控制结算。
一般来说,松填后需要相关施工人员测量密度,以保证足够的测点,精确控制碾压土层的厚度4.2分层强夯施工质量措施分析首先,相关施工人员要注意施工顺序每一个环节完成后,都要仔细检查项目质量,全部通过后才能推进下一个环节其次,注意工程参数的控制在实际强夯前,需要提前设定好参数,然后才能进行现场试夯作业,这样就可以调整给定的技术系数因此,在现场强夯作业时,应进行系统的质量检查,并将进一步检查所需的数据上传到相关单位,然后调整设计数据,再分发给施工单位,施工人员根据最终设计参数开始施工4.3施工检查及控制措施分析路基强夯施工时,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压实度系数进行检查,确保强夯的效果能够达到标准,如果在实际作业中需要更换填料,则需要继续检查最大干密度,最终确保所使用的施工材料质量能够满足工程要求5结论综上所述,笔者详细阐述了分层夯实和分层强夯的工程技术要点,并进一步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整合和分析,还引用了一个公路工程案例来说明具体的技术要点,并结合现场情况给出了一系列提高施工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提高公路建设水平参考文献[1]曹安.高速公路路基分层填筑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20(32):79-80.[2]田利彬.高速公路路基分层填筑技术[J].交通世界,2019(1):80-81.[3]马延超,李小卫.高等级公路路基分层填筑施工技术[J].才智,2012(28):44.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