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女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分析.docx
3页男女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男女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文章摘要】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成都市范围内二十余所高校大学生有关消费行为的情况,并以此为根底,通过SPSS软件对男女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探求的男女大学生在以上几个维度存在的差异,从而真实地了解男女大学生消费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男女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 0 引言 随着大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消费已经成为研究群众消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根据刘珊和风笑天的统计说明,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群体消费和生活方式的研究日趋增多,而且研究内容不断扩展,研究方法和视角多样化从内容上讲,有研究消费结构的,有研究消费内容的,有研究消费心理的以及其他方面;从方法上讲,有从经济学出发的,有从社会学出发的,更多的从教育学出发,还有从体育学等等角度出发但是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到大学生群体消费行为中的性别差异,即男女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等方面的不同表现然而,在大学生个体越来越个性化,以网购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越来越兴旺的今天,男女大学生的在消费过程中的性别差异也更加明显。
因此,本研究将采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甘伟平课题组在成都市范围年内二十余所高校收集的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调查数据,致力于分析男女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的差异 1 研究方法 1.1 样本抽取 本研究运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综合考虑类别、层次和区域,从成都市高校中抽取24所高校,并采取纸质和网络问卷方式,向抽取的高校发放问卷602份,回收问卷559份,回收率为93%,其中纸质问卷发放400份,回收399份,回收率为99%,网络问卷发放202份,回收160份,回收率为79% 1.2 问卷的结构和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本次调查问卷的总体结构都分为根本信息、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消费心理三个局部,主要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学杂费和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调查问卷主要通过发放纸质问卷完数据统计和分析软件采用EpiData和SPSS分析采用方法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2 消费行为 2.1 经济来源 根据调研情况,本研究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分为以下几大类:家庭提供、社会或亲友资助、勤工俭学、兼职、奖助学金和其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4%的大学生以家庭提供的经费作为主要经济来源;1.2%大学生的主要依靠社会或亲友资助;0.6%的大学生主要依靠勤工俭学;2%的大学生主要依靠兼职;2.3%的大学生主要依靠奖助学金;剩下0.4%的大学生主要依靠其他方式获的经济收入。
进一步比拟男女生在经济来源的差异,笔者发现:92.6%的男生通过家庭提高或社会和亲友资助获得经济收入,95.5%的女生通过家庭提高或社会和亲友资助获得经济收入这一数据说明,男生相对于女生而言经济独立性较强,对家庭、社会和亲友的依耐性更弱5.8%的男生通过勤工助学和做兼职获的经济收入,比照之下女生的比例为1.2%此数据再次印证了男大学生更强的经济独立性而奖助学金一项的比照中,男女大学生的比例分别为1.5%和2.6%该数据说明女大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势地位可以转为经济优势,因此,更多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大学生获得奖助学金,并以此来缓解经济压力 2.2 消费结构 本研究将大学生的消费工程分为:饮食消费、学习消费、服饰护肤品消费、社交娱乐消费、恋爱消费、交通通讯消费和电子产品消费下表是调查得到的数据: 由上表可以得知: 在第一选择当中,饮食消费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男女比例分别高达87.5%和88.6%,说明不管对于男生还是女生来说,日常消费当中最主要的局部都是用于饮食这样的做法是符合大学生经济条件的理性选择这也印证了马斯诺关于需求层次论,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男女大学生都首先选择解决最根本的生存问题。
在第二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饮食以外的其他几项消费工程所占比例的提高,说明在保证根本生存的条件下,大学生开始积极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其中男女消费差异最明显的两项是服饰护肤和社交娱乐在服饰和护肤消费一项中,女生高男生14.9个百分点,说明女大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男生的社交娱乐比例比女生高14.7个百分点,那么显示男生在社会交往和游戏娱乐等方面更多的投入学习消费、交通通讯消费、电子产品消费和恋爱消费比例的提高,展现了男女大学生丰富多样精神文化生活 在第三选择当中,交通通讯消费、电子产品消费和恋爱消费的比例持续增长,那么说明了这三项消费作为更高级的消费方式,也是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追捧我们还可以发现在这三项消费工程中,男生的比例分别比女生高5.3%、11.3%和4.9%从中我们可了解到男生对交通通讯具有更强的依赖性,在电子产品方面和恋爱方面更舍得投入 2.3 消费方式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开展深刻地变革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此为背景的网络购物已经开展为普通百姓最重要的购物方式之一笔者将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群体如何使用网络购物以及男女生在接受和使用网络购物存的差异。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当中,有65.2%的男生选择偏爱网络购物,与之对应的是68.2.6%的女生选择偏爱网络购物男女生的比例均超过百分之五十,说明大学生群体在接受和利用网络购物上的很高的积极性另外,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那么显示了女生在选择购物方式上相较于男生的更加开放的态度 在利用网络购物的过程当中,男女生也存在着差异如果将大学生群体网购物品进行分类,我们会发现男生更倾向于网购电子产品、虚拟产品、运动装备等,而女生那么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她们更加倾向于网购洗护用品和化装品、学习用品、交通通讯类用品和服装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男女生消费结构数据相吻合,男生在电子产品方面投入更多,而女生在洗护化装和服装等方面更舍得花钱 2.4 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对于高校教育和标准大学生消费行为有直接的帮助我们将消费心理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从众、求异、攀比和求实笔者将对大群体消费决策因素进行分析,以求初步男女大学生消费心理类型的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男女在消费决策的过程当中,首要考虑的因素都是价格和质量,两者在男女的决策因素中所占比例均超85%,说明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的消费心理类型都是属于求实型。
同时,时尚性和品牌因素在男生决策过程的当中都略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在消费过程当中更容易被前卫时髦的商品和品牌商品所吸引,相较而言女生显得更加理性和注重实际 3 总结 随着经济的开展和社会的开放,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这就为研究者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去研究男女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打下了坚实根底首先,男女大学生的在经济来源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男生更强的独立性和女生更好学习成绩其次,男女生对网络购物的偏好那么说明大学生这一活力群体对新技术的很强的接受能力同时,男女生网购内容的不同直接反映了男女生的不同的兴趣爱好再次,我们应该欣慰的看到绝大多数的男女大学生的都是属于求实型的消费者,他们不盲目攀比,不盲目追求时尚这正符合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和自身的经济状况最后,男女大学生在消费行为上存在的客观差异要求社会、家庭和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行为教育和引导时应该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刘珊,风笑天.对1988一2004年大学生消费的研究――共169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大连理工大学[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报.2005. 【2】甘伟平,喻荣强. 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趋势研究――以成都市局部高校为例[J].消费导刊,2021. 【3】宋刚.成都地区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6. 【4】文英玉,邵英姿.“90后〞大学生生活方式与服装网络消费行为[A].经济与管理,2021,. 【5】董慧慧.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