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三明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4页2025年三明市重点中学中考物理适应性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如图是电子体温计,它是通过感温头中电流的大小来反映人的体温.感温头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这是应用了半导体的A.单向导电特性B.良好的绝缘特性C.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D.电阻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特性2. “瓦特”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A.压强 B.功率 C.电压 D.电流3.如图所示,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是一个杠杆.关于这个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省力省距离 B.省力费距离 C.费力省距离 D.费力费距离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减少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B.利用超声波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前后两次敲击声,这是回声现象D.用力吹一根塑料吸管,并将吸管不断剪短,目的是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5.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D.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6.《村居》词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增大B.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7.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大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都没结冰C.都已结冰D.有一半的水结成冰8.如图所示,是北京地区存在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的是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A.火力发电站B.风力发电站C.水力发电站D.太阳能发电站9.小宁想通过一个例子给学弟们讲解惯性,下列实例中最恰当的是A.水总往低处流B.磁铁可以把铁钉吸过来C.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就越大D.百米跑运动员抵达终点时无法停下来10.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太阳能、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通话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C.LED灯中的发光二极管由超导体材料制成D.“永动机”会随科技的发展而实现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11.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电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原理制成的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C.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有电流产生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快13.如图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力G=120N,不计摩擦和绳重。
若将物体匀速提高1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做的有用功为80JB.动滑轮的重力为40NC.拉力做的总功为160J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14.如图甲、乙所示的工具都是用来测量体温的,甲是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此时图中显示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_°C;儿童发烧时,为了降温常在额头贴上退热贴,退热帖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会逐渐消失,这是______________现象;乙图所示的测温仪是通过接收身体表面辐射出来的______________(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来测温的. 15.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当S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L1两端的电压为____V,L2两端的电压为____V16.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1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g,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1.17.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所装货物的总质量是_____kg,所受河水的浮力是_____N,排开河水的重力是_____N.(ρ河水=1.0×103kg/m3)18.生活中人们常说“鸟语花香、绿柳成荫”.“鸟语”是通过_____传播到人耳,闻到“花香”说明了______,绿柳“成荫”是由于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1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动滑轮的重为50N,绳端拉力F为100N,5s 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拉力所做的功;(2)拉力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0.共享单车为我们保护地球环境,实现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图是小阳同学骑共享单车上学时,在某段水平路面上行驶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若小阳与自行车的总质量为 90kg,受到的阻力是总重力的 0.05 倍,单车每个车轮行驶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90cm1.(g 取 10N/kg)求:小阳在该段路程行驶过程中(1)骑行的速度;(1)车对地面的压强;(3)骑车功率2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到b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用图线段AB表示.求:电源电压.滑片P滑到ab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22.如图所示,用笔画线组装一个向下拉绳的滑轮组.(_____)23.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24.如图甲是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后,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回答问题: (1)这种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试管中的物质从B到C时内能_______(增大、减少、不变)(2)若这种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c=3×103J/(kg•℃),则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J.固体时的比热容为c'=_______J/(kg•℃).25.如图所示,这是小强同学设计的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及他的操作示意图:A.测出空杯子的质量为m1(如图A);B.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空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2(如图B);C.将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V(如图C);D.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小强测得牛奶的质量m=_______g;请你帮小强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____kg/m3;请你帮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有明显的瑕疵,由于往量筒中倒入牛奶时不可能倒尽,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 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细心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发现,只要调整一下操作顺序就可以避免这一瑕疵,说说你调整后的顺序___________(请重新排列ABCD的顺序).26.小明把长为20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入盛水的杯子中,另一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如图所示,来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各项不是利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______________。
A.简易喷雾器 B.“复兴号”高速列车头型设计成流线型C.抽油烟机 D.飞机飞行时机翼获得升力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C【解析】半导体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根据欧姆定律,流过感温头的电流也随之发生变化,以此来反映人的体温,故C正确,ABD错误.2、B【解析】A、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故A错误;B、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故B正确;C、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故C错误;D、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故D错误;3、C【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则动力就会大于阻力,所以钓鱼竿是一个费力杠杆,费力的杠杆,一定会省距离.故C正确.4、D【解析】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C、在长的铁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两次敲击声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第一次声音是由铁管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由空气中传播的,故C错误;D、用力吹一根塑料吸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D正确.5、A【解析】根据题中“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可知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定。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然后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去分析判断详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挡风玻璃上,故A正确;B、冰棒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为小水滴,故B错误;C、室外飘起的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错误;D、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汽化(蒸发)现象,故D错误;6、B【解析】A.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B.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D.越飞越高的风筝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即相对位置在变化,所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D错误.7、B【解析】烧杯里是冰水混合物,温度为零度.要让小瓶里的水结冰,小瓶里的水在达到零度后还必须被吸收掉凝固所需放出的热量,既然小瓶外面的水也是零度,小瓶中水不能放热,所以不结冰.故选B.【点睛】搞清凝固放热这一点非常关键,同时还要了解,热量要想顺利传递,必须有一定的温度差才行.8、A【解析】火力发电要消耗煤炭资源,煤炭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所以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火力发电,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