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老人与海》中冰山体文学现象.doc
7页浅析《老人与海》中冰山体文学现象内容摘要:“冰山体”是《老人与海》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它的 形成主要依赖于语言的客观性与含蓄性,文本能够在较短的篇幅内表现出 人物的思想及行为;重要表达技巧的使用,丰富了文本的活力,调动了读 者的想象;最后就是作品时间的集中性,在短暂的时间里展现大的事件, 有利于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让故事情节的发展高潮迭起,让人有酣畅淋 漓的感觉关键词:冰山体 客观性 含蓄性 时间集中性海明威自己在《午后之死》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 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 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翻译家李育超 认为“冰山体”中,文字和形象是那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潜藏的八 分之七那么作者是如何使用文字和形象来显现情感和思想的呢,我们下 面就来简要分析一下一•语言的客观性、含蓄性语言是任何文学家都无法忽略的重要写作工具,语言风格会影响到作 者的行文以及文本的生命力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内容,会让短小 的篇幅发挥出无限的潜力,人读起-来既不辛苦,又津津有味。
《剑桥美国文学史》评价海明威对简单语言的热衷时写道:“海明威 故意使用简洁的词语和简单的句式从中,我们依旧能看到他像其他美国 人和现代人一样热衷于写作技巧海明威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工具他注意 用新的方法使用一些熟悉的词语,就像现代画家注意他们的笔法和色彩一 样海明威曾是一位报社记者,他的语言给人一种客观冷静,文辞简洁 明了的感觉如《老人与海》开篇写道:“他是个老人,独自驾一条小船 在湾流中捕鱼,这回连续出海八十四天,一无所获头四十天,有个男孩 跟着他不过,一连四十天都没捕到鱼,男孩的父母就对孩子说……头一 个星期就捕到了三条很棒的鱼疽’作者客观地陈述了老人许久没有捕到鱼 的经历,“是”字用的很直接客观,没有过多铺叙他的生平;“独自”说明 老人孤独无依;出海八十多天没有捕到鱼,说明老人的境遇很尴尬简短 的开篇,却交代了很多信息,我们无需读过多的篇幅,就知道了老人很多 情况,也可以体会老人所处的境遇,就像我们和老人是熟人一般海明威的语言除了简洁明了,还有一点就是充满含蓄性,给人无限的 言外之意我国古代词论家沈祥龙评价含蓄性说道:“含蓄者,意不浅露 词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味,其妙不外寄言而已。
语言的朦胧 性在《老人与海》中得到了巧妙的应用,让人不禁为之感叹如老人在准 备出海前一段描写十分耐人寻味:“老人肩上扛着桅杆……盛伍饵的盒子 放在船尾,边上有根木棍,用来制服被拖到船边的大鱼没人会偷老人这 些家什不过,……尽管老人深信当地人不会来偷,可还是觉得,把手钩 和鱼叉留在船上,让人有非分之想,大可不必文中写道没人会偷老人 的家什,让人充满了想象,可以有多种理解,一是镇上的人民风淳朴,大 家知道老人家境困难,不会偷他的东西;二是老人的家什己经落伍了,现 在很少有渔夫使用那样的工具了,这也是老人为什么捕不到鱼的原因之一 了此外,“让人有非分之想”同样有几种理解,可以是老人不想让人觉 得自己还有能力捕到大鱼,让那些讥讽他的渔夫感到意外;老人对于仅有 的儿件像样的工具还是有些不放心,一旦失去自己就没有生存的基本了; 老人自己马上又要出海打渔了,他不能在临出发时失去自己的工具总之, 海明威语言的客观性与含蓄性,让文章充满了想象,让人不禁通过语言与 人物形象去想象其后隐含的人物情感与思想二.重要表达技巧的使用文章同样需要表达技巧的使用,这样能够避免平铺直叙,调动读者的 阅读兴趣,让审美充满意蕴,海明威在使用技巧的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 地步,让人感觉不到雕琢的痕迹,这也正是“冰山体”的另一个让人有吸 引力的方面。
海明威在小说中使用了电报体,电报体主要是用于人物对话,使得人 物对话十分简洁明了,当然并不是毫无隐晦,有时也有很多言外之趣,如 男孩和老人关于吃饭的一段对话:“有什么吃的? ”男孩问一锅黄米饭和鱼你想吃点儿吗? ”“不了,我回家去吃要我帮忙生火吗? ”“不用等会儿我自己来也许就吃冷饭了/“我把渔网拿走好吗?"“当然喽这段简短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两个人的对话充满了趣味,特别是老人的 话,说不用了,还是吃冷饭吧!其实暗含了老人没有什么东西吃,特别是 那个“鱼”字,老人已经八十几天没有捕到鱼了,怎么可能有鱼吃呢,可 以想见他的生活窘境,其实孩子问这些话也无非是给老人一种尊严,而老 人也不想让自己受到侮辱,两个人一唱一和让人感到十分好笑,而乂让人 十分同情老人的生活处境《老人与海》中作者多次描写老人的梦境,有些梦境是真实生活的补 叙,有些梦境则使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内在 精神,那就是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之情如老人经常在梦中梦到沙滩上的狮 子,尽管狮子是老人非洲生活梦境的延续,但狮子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既 有老人对于昔日辉煌的生活一种追忆与留恋,也有老人对自然力量的崇 拜,因为只有力量才可以征服自然,才能获得生存所需,老人才可以找到 存在的成就感。
此外,《老人与海》中的寓言气息也十分浓厚,让人感到一种虚幻的 氛围,有助于缓解故事给人带来的情感冲击,让故事更加客观冷静地发展 下去如故事中老人经常会下意识地与他接触到的东西融为了一体,例如 他想起捕捉海龟的场景,写道:“因为海龟被杀死,大卸八块之后,心脏 还能持续跳动几个钟头可老人心想,我也有颗这样的心脏,我的手和脚 也跟它们的一样疽老人把自己想成了海龟,海龟的命运其实很惨,老人 自己也是这样的,海龟死后心脏还动着,老人认为自己尽管生活窘困,但 依然有一颗向往生存的心再如老人把大鱼杀死之后,船拖着大鱼并肩航 行,老人因为过于疲乏,分不清楚自己和鱼是谁驾着谁行走,这一场景和 庄周梦蝶有同样的效果,这里反映了老人杀死大鱼之后的超脱,这种写法 让文章更具张力正是这些表达技巧的使用,让《老人与海》这篇小说充 满了情趣与故事性,避免了过于显露的弊端,也让“冰山体”充分显示了 它的神奇的功效 三.时间的集中性故事时间也是影响文本脉络的重要因素,海明威的儿部短篇小说都十 分亲睐时间要素,此外,大家比较熟知的话剧《雷雨》,也是巧妙地运用 了时间,让几十年的恩怨在一夜间解决,故事的情节因之而高潮迭起,给 读者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让人物的行为与内在思想显露无遗。
《老人与海》这本书中,时间的集中性有助于节省笔墨,又可以将人 物的主要性格及行为表现出来,而且可以将一个故事充分地展开,给人带 来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书中没有过多地介绍老人年轻的时候及老人所在 镇子里村民的生活状况,而是通过在与大鱼搏斗前男孩和老人的接触将老 人的境况反映给大家但这段对话还是交代了很多重要信息,我们可以知 道,老人有一个妻子,但已经去世了,他们之间应该十分恩爱,老人喜欢 棒球比赛,此外,我们还可以知道镇子上人们共同的娱乐场所是露台酒店, 生存则只要依赖于打渔此外,通过老人与孩子的交往,可以看出老人十 分注重自己的尊严,当然也很仁慈和蔼,还有一种老当益壮的气概,有时 生活的无奈也蕴含其中作者除了通过打渔前的对话表现老人的生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时 间点,就是梦中,梦中的一些场景也是对老人以往波澜不惊的生活的一个 反映作品中多次提及老人的梦境,如“他不一会儿就酣然入睡,梦见了 自己小时候去过的非洲,长长的金色海滩和白色海滩,白得刺眼,……他 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女人,不再梦见重大事件,不再梦见大鱼、打架、 力量角逐,也不再梦见他的妻子他如今只梦到一些地方,还有沙滩上的 狮子。
……”通过他梦的内容,我们可以勾勒出老人生活的轨迹,他年轻 时主要生活在非洲,以打鱼为生,曾经不知道打过多少大鱼,年轻气盛时 喜欢与人打架或者力量角逐,后来有了妻子生活转为安稳,等到妻子去世 后,老人变得孤独无依,随着身体的老去,生活越来越窘困,老人不再梦 到年轻时的一些生活了,而是经常梦到代表力量的狮子,因为只有有力量 才能够打到鱼,才能维持自己的生计,现在大鱼也梦的少了,因为身体以 及环境的变化导致老人很少可以打到鱼了,梦到鱼也是一种奢侈了,不禁 让人感到了老人生活的辛酸,更加怜悯他的生活了作者把最精彩的故事情节安排到了老人出海打渔的第85天,还为老 人的出征做了一定的渲染,老人说八十五是个吉利数字,还打算去买彩票 庆祝一下后来老人果然钓到了一条大鱼,老人身体已力不从心,多亏了 老人有自己的技巧,与大鱼纠缠了三天,终于把大鱼征服了在这三天征 服大鱼的过程中,老人吃了不尽的辛苦,他不断地与自己进行心理对话, 这些对话是老人所处的客观环境的一种叙述同时这三天也将老人打渔的 本领展现无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垂垂老矣的渔夫如何战胜了比自己的小要长两英尺的大鱼,这也与后文男孩子要向老人学习形成呼应,也将 老人最后一搏的气概展现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老人年轻时的影子,但是 老人可能已经不再适合出海打渔了,因为他既没有体力,乂没有足够的资 本让他出海去了,让我们感到老人以后的生活将会更加艰难。
正是海明威的“冰山体”让我们体会到了语言与思想的魅力简洁的语言,结合一些重要的表达技巧,以及巧妙地使用了时间集中性,让语言与形象背后隐藏的情感与思想可以显露出来,这充分让我们看到了海明威 写作的真实客观参考文献[1] 《老人与海》[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著 李育超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2] 《文学学》吴调公 主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3]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六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