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稻新品种扬两优6号种植适应性分析.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6387807
  • 上传时间:2021-10-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9.8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稻新品种扬两优6号种植适应性分析池有奏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随着《种子法》的深入实施,种子市场竞争空前激烈,杂交稻新品种层出不穷,推广步伐明 显加快但是,在新品种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各种子金业 为了扩大新品种市场份额,在没有通过多区域和多生态的试验示范,就盲目推广,导致粮食减产、 农民减收,更严重的造成大面积粮食绝收扬两优6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 两系杂交中稻高产优质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为了加速扬两优6号在生产上的推广 进程,本文以包括扬两优6号在内的多个杂交稻品种为材料,对扬两优6号的栽培适应性进行了 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II优326、II优907、I【优7954、扬两优6号、丰优22、绿香313、两优培九、 II优129、三香优714、丰两优一号、两优6326、汕优63 (CK)共12个(详见表1)表1供试品种一览表品种名称品种类型亲本来源选育/引进单位II 优 326两系杂交稻II -32A/乐恢 326福建农乐种业II 优 907三系杂交稻II-32A/恢 907三明市农科所II 优 7954三系杂交稻II-32A/浙恢 7954浙江农科院作物所扬两优6号三系杂交稻广占63S/扬稻6号江苏里下河农科所丰优22三系杂交稻粤丰A X扬恢22江苏里下河农科所绿香313三系杂交稻绿香1378AX泸恢7313四川农科院作物所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稻培矮 64S/9311江苏农科院作物所II 优 129三系杂交稻II-32A/镇恢 129江苏镇江市农科所三香优714三系杂交稻三香 AXyO714湖南衡阳市农科所丰两优一号两系杂交稻广占 63S/9311合肥丰乐种业两优6326两系杂交稻宣69SX中釉Wh26宣城市农科所汕优63三系杂交稻珍汕97A/明恢63三明市农科所1.2试验方法试验点分布及设计:在福建省三明币的宁化具、南平市的浦城具、福州山的永泰具、宁徳 市的周宁具等4个点,试验区域跨度从东经11620,至119。

      21‘ ,北纬2548,至2755‘,海 拔228米至886 X (详见表2)乞试验点出I可试验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 区长6.67 X,宽2米,小区面积13. 34 m2;小区间隔0.3米,重复I可隔0.4米;栽22. 5万丛/hn?; 出块四周设保护行苗期调查叶瘟,成熟期调查穗颈瘟、测小区实产与产量构成因索等表2 承试单位基本情况承试单位播种期(月/日)移栽期(月/日)经度纬度海拔高度联系人宁化种子站4-265-28116 20726 40,330张欣荣浦城农业局5-146-16118 32727 55’228杨先姿永泰人洋4-205-22118 1"26 40’340黄徳基周宁良种场4-225-24119 21’25 48’886吕人瑛试验出管理:所有参试品种同期播种、移栽秧出前作蔬菜,采用湿润育秧方式育秧,播种 片盖腐熟的细粪(农家肥)每平方米10公斤,二叶一心吋施断奶肥,每亩5公斤尿素加加1.5公 斤咲喃丹防地下害虫,移栽前7天追施送嫁肥,每亩施尿素4公斤,同吋进行秧苗索质调查人 出做到三犁三耙,出平泥化,秧龄31天吋进行移栽,底肥亩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移栽15日 片追施分蕖肥,每亩用丿求素15公斤,同时结合化除和撒咲喃丹防虫一次,出间管埋严格按水稻 髙产栽培技术进行,适时灌水、哂出、防治虫害,成熟后每品种取样5丛,进行室内考种,各小 单收,单晒计产。

      1・3统计方法试验结果采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编写的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其中产 量联合方差分析采用试点效应I古I定模型,品种间普异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法), 品种产最稳定性分析采川均值-变异系数法和Shukla互作方差分解法2结果与分析2. 1扬两优6号的丰产性收割前7天,分别对各试验品种定点取样5丛进行产量构成因素的考查;收获期,对每个试 验品种进行小区实割测产各试验品种在四个地点种植试验的小区平均实产及其产量构成因索列 于表3,经方差分析,品种间产景差异显著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平均产量8932. 5kg/hm2, 比对照汕优63增产7. 16%o主要农艺性状试验表现:群体整齐,分藥力较好,株型适中,干粒重 较重,后期转色好从扬两优6号与对照汕优63的产量构成因索看出,扬两优6号的有效穗、 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都比对照汕优63高,其中有效穗223. 5万丛/hnh穗粒数183.4粒/穗、 结实率85. 32%分别比对照汕优63高15万丛/曲、4, 3粒、2. 97%扬两优6号的产量构成因子间 比较平衡,这是增产的内因所在 表3品种间小区实产及其穗粒结构品种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小区实产较CK(7; A/hm )(粒/穗)(%)(g)(kg/hmz) (%)II 优 326220.5180.382.7131.2619.8811.47 * *II 优 907235.5161.285.630.6597.567.46 * *扬两优6号223.5183.485.3229595.57.16 * *II 优 7954235.5175.881.3129584.725.14 *丰优2221020078.4729.5576.523.67 *绿香313229.5193」79.0427.5569.152.35三香优714225.0170.682.3530.1557.280.21两优培九201.0211.380.9426.7556.440.06II 优 129208.5209.775.282&4549.95・1」1丰两优一号211.5170.283.8230548.37-1.39两优6326195.0208.474.5629.5508.86-8.5 * *汕优63(CK)208.5179.182.528.8556.11注:* ,*水分别表示产量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0.05和0.01水平。

      2.2扬两优6号的稳产性扬两优6号等12个品种在福建省三明i]j•的宁化县、南平i]j•的浦城县、福州山•的永泰县、宁 徳市的周宁县,作中稻种植分别于2009年4月26日、5月14日.4月20日、4月22日播种,秧 龄32 Xo试验点跨度:从东经11620‘至11921‘ ,北纬2548,至2755,海拔228米至 886米在四个地点种植试验的小区平均实产及稳定性分析列于表4经分析结果表明,扬两优6 号表现:动态稳产性在12个品种中排第讥位,产量髙、稳产性优丁•对照汕优63表4参试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结果品种产量均值(kg/hm2)Shukla变异系数%Shukla 方差动态稳产性排序II 优 326619.8815.5881.209II 优 907597.568.3946.132扬两优6号595.510.8061.325II 优 7954584.7215.7184.4411丰优22576.5210.3056.943绿香313569」58.2145.271三香优714557.2812.0766.066两优培九556.4410.7259.554II 优 129549.9520.0098.4912 丰两优一号548.3715.2682.0010两优6326508.8612.2467.207汕优63(CK)556.1115.0076.2182.3扬两优6号的稻瘟病抗性2009年在福疑省的将乐县黄潭乡、宁化县水茜乡、南平审农科所、上杭县茶地乡共四个点对 扬两优6号等12个品种进行出间稻瘟病抗性鉴定。

      出间排列:按鉴定品种统一编号和诱发品种 相间排列,二次重复,每个参鉴品种插4行,每行插5丛,20丛为一小区株行距为20X17厘 米,诱发品种插2行,每行插5从,在试验区四周插植诱发品种作为保护行鉴定I甫「亩施纯氮量 15公斤左右,分基肥、藥肥、破口肥三次施用在聚个生育期保持水层,不烤出,不文治稻瘟病 及其它病害,防治虫害和其它栽培管理与-•般人出相同在鉴定I甫I诱发品种不发病时,采取由其 他出移入病株或采病叶撒在诱发行中间或人工接菌等措施以促使发病如鉴定I甫I纹枯病较重,可 在水稻分藥盛期喷一•次井岗鐸索在分藥盛期,开始出现病斑后10~15天调杳,在每小区发病中心查100张叶片,每个品种有 2个小区共调查旷4片叶,记下每叶病级,并计算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在黄熟期调查一次,每 小区调查有代表性的稻穗100穗,每个品种有2个小区共调查200穗,分别记载发病数及发病级 数,计算穗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出间鉴定结果,扬两优6号表现中抗(MR)叶稻瘟,中抗(MR)穗颈瘟,综合评价为中抗(MR) 稻瘟病详见表5表5 参试品种稻瘟病抗性分析结果nn种叶稻瘟穗颈瘟综合评价II 优 326中抗(MR)中感(MS)中感(MS)II 优 907中抗(MR)中抗(MR)中抗(MR)扬两优6号中抗(MR)中抗(MR)中抗(MR)II 优 7954中抗(MR)中感(MS)中感(MS)丰优22中抗(MR)中抗(MR)中抗(MR)绿香313中抗(MR)中抗(MR)中抗(MR)三香优714中抗(MR)中抗(MR)中抗(MR)两优培九感(S)感(S)感(S)II 优 129感(S)感(S)感(S)丰两优一号中感(MS)感(S)感(S)两优6326中感(MS)感(S)感(S)汕优63 (CK)中感(MS)感(S)感(S) 2. 4扬两优6号的产量构成图1扬两优6号不同种植区域生育期及产量构成扬两优6号□浦城农业局 ■周宁良种场 □宁化种子站□永泰大洋从图1可得出,扬两优6号产量为7474.5-10588.5 kg/hm2 平均产> 8932.5kg/hm\比对照 汕优63增产7.16%,全生育期134-160大、平均146.3大,比对照汕优63迟熟2大左右。

      主要农 艺性状综合表现:群体密齐,分葉力较好,株型适中,千粒重较重,厉期转色好,丰产行好,抗 稻瘟病有效穗223.5kg/hm,株高122.8厘米,穗长25.1厘米,每穗总粒数183.4粒,结实率85.32%, 千粒重29.2克,3结论与建议本研究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在福建省的多点种植表现:群体整齐,分藥力较好,株型适中, 千粒重较重,后期转色好该品种突出特点是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