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书法第4课横的组合教学设计9.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342347988
  • 上传时间:2022-1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9.83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本信息姓 名学 校学 科书法联系及邮箱年 级四教科书版本及章节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学习领域/模块笔画变化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学习主题 I 横的书写变化1.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单元内容分析:基本笔画是组成汉字重要的部件,学生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已经基本 掌握了笔画写法变化和基本术语,具备了一定的图像识读、艺术表现和审美判断能力本 册教学内容为基本笔画的书写变化,分为四个单元共十六课第一单元是横的书写变化, 第二单元是竖的书写变化,第三单元是撇的书写变化,第四单元是捺、点的书写变化遵 循“一课一字”原则,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注重笔画本身的变化,还需要强调当一 个字同时出现相同笔画时,要写的有变化,不能千篇一律,强化提升书写实践能力针对 四年级同学,要以笔画的书写变化为主,结构关系需加强理解课程内容中读帖、分析、 临摹几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步骤,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锻炼图像识读能 力适度融入汉字源流,加深对汉字的文化理解能力理论分析: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教学宗旨,渗透汉字文化;把握中小学书法教 育指导纲要中的基本要求,遵循经典碑帖;秉承首都书法教育“九三一”理念,运用中小 学书法教学二十四法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2. 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单元目标:技术目标:了解笔画在字中的不同书写变化,学习“横的书写变化”(长横:较长, 短横:短小粗壮,左尖横:左尖右粗,右尖横:左粗右尖)、“竖的书写变化”(曲头竖: 向右弯曲,孤竖:有孤度)、“撇的书写变化”(短撇:短小粗壮、倾斜度大,平撇:倾斜 度小,竖撇:上竖下撇,兰叶撇:两头细、中间粗)、“捺、点的书写变化”(平捺:角度 平缓,反捺:形似长点,竖点:与短竖类似,挑点:形似三角)等笔画变化要领艺术目标:通过反复书写练习进一步加深对《颜勤礼碑》当中例字的理解,体会书写 方法和形态变化,尽可能做到“形似”文化目标:了解“五,,“王”“非”“如”“三,,“中”等字的源流,体会古今发展的变 化教学重点:学习横、竖、撇、捺、点等笔画变化的书写要领,学会“五”“王”“非”“如” “三” “中”等字的书写教学重点:横、竖、撇、捺、点等笔画在字中的书写变化教学难点:横、竖、撇、捺、点等笔画在相同的字中利用不同的笔法,写出不同的形态变化3.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横的组合》在本单元的横向关系: 长横比较长,两端稍粗,中部稍细本课为“横的横的书写变化(一) 书写变化”第一课,与三年级所学横的写法相近,可直《长横》 接迁移,写法相对简单,较易入手,为之后逐步加大学习难度“短横、左尖横、右尖横”打基础、做铺垫。

      横的书写变化(二)《短横》横的书写变化(三)《左尖横右尖横》横的书写变化(四)《横的组合》短横相对粗壮、短小本课为“横的书写变化” 第二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相较“长横”,难度有所 增加,需要缩短行笔,但写法与“长横”基本相同左尖横先提后按、左尖右粗,右尖横先按后提、 左粗右尖本课为“横的书写变化”第三课,起提升 作用,相较“短横”,难度再一次增加,需要学生学会运用笔锋本课为“横的书写变化”第四课,作为第一单元最 后一课,起到巩固升华的作用,将前三课所学内容,运 用到实际书写中,在不同的字、相同字中,让学生感受笔画的书写变化《横的组合》在整个书法学习体系的纵向联系:三年级以基本笔画的写法为主,笔画变化只做初步了解学习,为今后学习笔画变化打 好用笔基础四年级本册为基本笔画的书写变化,在整个书法学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之后学习临帖、创作时的书写学习做铺垫四年级下、五年级主要学习字的结构,不仅 需要掌握左右、上下等间架结构特征,还要适当注意笔画在字中的变化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横的组合课型新授课口 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口习题/试卷讲评课口 学科实践活动课口 其他口L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人民美术出版社书法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横的书写变化”第四课《横的组 合》。

      本课在整个单元中处于巩固升华的作用,将前三课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书写中 当一个字中同时出现几个横画时,应有粗细、长短等变化,横画之间的搭配关系,对例字 的美与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本课重难点随着课改的推进,市教研员提出“一课一 字”、“精讲多练”的书法教学理念,本课例字为“三”、“言”、“年”三字,依据教学理念, 本课选择特征鲜明的“三”字作为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于横画在字中书写变化的应用理 解,力争一课一字,一字多得2.学习者分析四年级学生前期学习了笔画的写法和笔画的变化内容,对横画的书写变化要领有了初 步的了解在读帖的过程中,能够基本做到认真观察,发现笔画的变化特点,并能够用简 单的书法语言来表达出来,但观察不够细致,且不能书写到位根据课前检测,呈现出较 为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问题一,“三”字三个横画的起、行、收缺乏变化,千篇一律; 问题二,“三”字三个横之间的位置过近或过远;问题三,“三”字三个横画之间的长短关 系不够贴帖归总问题,其主要问题为相同笔画之间缺乏书写变化通过本课学习,强调 横画在字中的不同变化,适当增加文字学内容,提升学习兴趣3.学习目标确定任务目标:基本:学习横画在字中的变化要领。

      高级:初步掌握横画在一个字中不同的书写变化三维目标:技术目标:巩固横画不同变化的写法,学习横画在字中的变化要领艺术目标:通过反复书写练习进一步加深对《颜勤礼碑》当中“三”字的理解, 体会书写方法和形态变化,尽可能做到“形似”文化目标:了解“三”字的源流,体会古今发展的变化4.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横画在字中的变化要领教学难点:“三”字横画在起、行、收的不同书写变化5.学习评价设计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形式,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以下标准检验不同层 次学生的达成度后面标注的百分比表示要求达成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表示难易 程度,★数越多难度越高第一层:学会横画在字中的变化要领,了解“三”字本义100%*第二层:写出不同横的特点,并在一个字中写出不同的书写变化80%*^第三层:通过读帖、临帖分析,以书写达到“形似”40%***6. 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微课导入1.巩固写法2出示素材2.感受变化3.出示碑帖3.书写实践4.总结升华4.赏析评赞环节一:微课导入,巩固写法教师活动:微课导入1.出示微课2. 提问3. 出示已学横的四种书写变化4. 强调“双姿”学生活动:巩固写法1. 观看《横的写法》微课。

      2. 学生回顾横的特点和写法口诀3. 学生书写实践长横、短横、左尖横、右尖横,并自 评、互评,完成学习单第1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看视频,回顾横的写法,巩固已学习的横的变化,为本节课的难 点做铺垫再通过“双姿”的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环节二:欣赏观察,感受变化学生活动:感受变化1.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横画的组合变化,并进行汇教师活动:出示素材1. 出示颜勤礼碑中不同字的横画、相同字的横画和一个字内的横画2. 师生总结,当一个字中同时出现几个横 画时,要写得有变化,不能千篇一律出示 课题《横的组合》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感受到颜体字的变化之美,并了解横画组合时环节三:书写实践,体会变化 教的活动:出示碑帖1.出示“三”字应有粗细、长短等变化学生活动:书写实践1. 读帖⑴学生读帖观察⑵完成学习单第2题⑶小组交流、讨论,并根据学习单的学习进行汇报2. 临帖⑴学生临帖书写实践两行⑵学生自评、互评⑶学生进行汇报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学生分析单字“三”,培养学生分析碑帖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强化理解横画组合时应有变化再通过书写实践,感受横画组合时的不同笔法,为本 节课的难点做铺垫环节四:赏析评赞,总结升华教的活动:总结升华 学生活动:赏析评赞1. 教师示范书写,讲解三个横画的不同笔法用1.书写实践法。

      ⑴学生观察书空2. 提问总结 ⑵书写体会2. 学生书写实践,并完成学习单第4题⑴学生自评、互评2)学生进行汇报3. 学生小结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教师示范,攻克本课难点,体会横画组合时的不同笔法再通过 评赞、总结,培养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书写自信,内化所学知 识7. 板书设计横的组合变化8.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作业:临摹《颜勤礼碑》“三”字要求:①写出“上宽下窄”的结构特征:下横长,上横短② 正确写出“三”字横画的不同变化③ 写出颜体字的特点9.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一、 课前的精细准备在课前从经典碑帖中搜集了大量有关下横托载的字,并用photoshop制图软件提取、 裁剪、添加等方式制作书法课所需素材,使得在学生观察分析时,给予视觉冲击力;在学 生临习时,给予同比例参考;在学生对比评价时,给予辅助指导用毛笔书写课题,体现 书法课特色二、 融入微课、摹临复合法,攻克重难点通过视频剪辑手段,制作例字的书写视频,并在学生书写实践的过程中,循环播放, 照顾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加深对例字书写的理解通过制作双钩镜片,采用摹临复合法,让学生养成写完对照的良好书写习惯,强化例 字书写,突破重难点,以达到“形似”。

      三、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的达成目标,来检验评价学生整堂课 的学习成果10. 教学反思与改进在设计本课之初,没有进行任何的学情前测等工作,只是依照原有经验,加上书本上 的授课内容来确定本课的重难点,故把握不够准确,并且在突破重难点上,只是通过教师 的整体示范和学生的无重点分析,使得分析和示范过于表面化,缺乏时效性通过学情前 测以及吸纳优秀教师的一些意见,将本课的重难点加以改进,使得更贴合学生实际需求, 并通过灵活运用市教研员倡导的“九三一”理念和教学二十四法,同类归纳,总结特点, 强化理解;点线辅助,循序渐进,直击难点;循环演示,加深理解,强化书写;摹临复合, 突破难点,评价提升分层教学,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让课堂更具时效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