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55959890
  • 上传时间:2023-08-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 从历史上看,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入晚,我们抬头望月,想起住在那里面的嫦娥、张果老、吴刚、白兔和蟾蜍,再想起古典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善于表现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 李白咏月,不象别的诗人仅留下若干名篇名句,他还用多不胜计的篇句构织出一个特殊的世界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千姿百态: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挂席西江上待月有怀》) 满月如镜,新月如钩,这是说月的形状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宗之》) 这是写月出的位置及其周围环境李白写得最多的是山上月和山间月,视野开阔,月的动态使人顿生清新明媚的舒畅之感另有水上月,望去又别是一种迷濛幽冷的景象: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树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初月》)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雨后望月》) 有时月挂松梢,给人以窅缈古奥之感: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归嵩山》) 有时月亮透过藤萝窥见,则又令人心清神爽: “闲窥石镜清我心,绿萝开处悬明月《庐山谣》) “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忆秋浦桃花旧游》) 以上所举山、水、松、萝,是为说明月出的位置,其本身又是李白咏月诗中常见的景物,或幽冷隽永,或刻削古峭,无不具有一种非人间的童话般的幻想色彩景物是真实的,极为寻常的,却又好象是在梦幻中看见的有时还能看见些在月光下活动的小动物——猿和鹭,也使人产生同样感觉: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秋浦歌》其五) “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送殷淑》其三) 白猿饮水、白鹭受惊起飞,都是从现实里捕捉到的真实动态有趣的是,这些动态并未破坏,反而增强了月光世界的静谧和神奇甚至是人的活动,也很难打破上述的意境李白的月光世界里人物形象为数不多,均出自下层社会,如: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越女词》其四) “镜潮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同上其五) 前写月下等待幽会的男女,后写月夜从远处看见的一群湖上少女,均具有活泼的生活气息,却又使人感到真中有幻、动中有静。

      后首仅以月比水,其实写的也是月夜,只有在月光下才能产生那样的透明感在这神奇的世界有时还传出劳动者的歌声: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莲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其十三)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其十四) 采莲女已很传神,冶炼工写得尤有声色火光映脸、歌声远播,何等热烈!但妙处还在画外有画:月夜、寒川热烈的劳动场面出现在静谧的月光世界,相反相成,相映成趣,可谓画中之神品! 以上举例未必能概括李白笔下月光世界的全貌,却也可以从中看出其基本的特点了总的说来,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是一个远离喧嚣尘世的未受污染的世界,它无论怎样变化,永远是那样幽冷而静谧,使人产生达到透明和空灵程度的纯洁感这个世界的自然存在既是真实的,而它在李白诗中出现又具有特殊的意义李白写过许多游仙诗,也写过不少歌咏隐逸的诗,这些作品经常是借题发挥,以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却很少把自己的苦恼和愤懑带进笔下的月光世界李白象别的不满现实的诗人一样也需要有个世外桃源,但他的世外桃源不在仙山也不在田园,而在与污浊现实截然分开的月光世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这个世界无处不在 二、月光世界里的李白 我们从前面引诗中所看见的,主要还都是客观的景物。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充满灵机异趣,关键还在于能从中看见诗人自己的活动 李白最喜爱的月下活动是泛舟,用他自己的说法,叫做泛月: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魏万还王屋》) 李白泛月诗画面均极美,闲情逸致中流露出不合流俗的高雅情怀泛月时他还经常想起王徽之乘兴访载的轶事,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致: “日落山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东鲁门泛舟》其一) 不用说,李白写得最多的还是月 下饮酒——即所谓醉月!此类名篇不胜枚举,仅录一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其一) 一般说来,李白饮酒诗突出一个“豪”字,咏月诗突出一个“逸”字,一旦二者结合,便表现出一种既豪放又飘逸的性格——可用“清狂”二字概括;除《月下独酌》四首,名篇如《襄阳歌》、《谢朓楼饯别》等均属此类这种清狂性格一方面说明诗人的骄傲和对污浊现实的轻蔑,同时又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李白还有些写他步月而归的诗,心情平和,于闲适中同样流露出极深的孤独感: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下终南山》) “对酒不觉眠,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自遣》) 以上所说泛月、醉月、步月,意境均极优美,要之还在写实另一类作品则是完全寄兴于想象,如: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秋浦歌》其十二)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谢朓楼饯别》)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明月可乘,可揽,可寄,都是李白的发明;大胆的想象传达出童稚般天真的性格但最有趣的发明还是赊月: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晔及贾至游洞庭》其二)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渊明《送韩侍御之广德》) 李白诗中从无赊酒,却有赊月酒是要用钱买的,没钱的时候就用五花马、紫绮裘、龙泉剑去交换同自然造化打交道容易得多,“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即使要钱,也可以赊这种妙趣横生的想象,表现出诗人以天地为衾枕的襟怀李白还有一首问月诗,其艺术成就与后世苏轼问月词堪称合璧,而其思想深度又远过苏词: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若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青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祷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除中间两句用神话点缀之外,整首句句写实,语言朴素犹如儿歌,却又通篇贯穿哲学的沉思造化的无穷(永恒)与人生的短暂,乃是人类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李白问月诗表述的正是这种人人都能理解的矛盾并由此产生的苦恼;表述得巧妙生动,又极为质朴,从而使我们对诗人倍感亲切我们读诗时想起李白,正如李白写诗时想起在他之前的古人一样,会产生一种莫可名状的感伤,同时也能得到难以言喻的慰藉既然古人、今人以至未来的人都要面对同样的矛盾和苦恼,这共同的矛盾和苦恼也就使世世代代的人彼此沟通,产生某种感情上的共鸣;沟通的媒介便是大家都能见到并会由它引起遐想的月亮诗的奥妙往往就在把人人都可以理解的感受用独特的方式说出来 以上举了泛月、醉月、步月、乘月、揽月、寄月、赊月、问月,未举例的还有弄月、玩月、宿月……对月亮感兴趣的诗人固然不少,可谁能象李白一样翻出这许多花样?所有这些作品,乍一读都是触目成吟之作,而细加玩味,便觉出其中蕴含着奇妙的思想和丰富的情趣不仅如此,李白在月光下还经常产生一些别的联想,抒发一些别的情感。

      先说月夜思乡,这类作品甚多,仅举一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再有月夜思友: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望月有怀》) 李白歌咏征人思妇的两地相思,亦多在月夜,如: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其三) 月亮还经常引起诗人怀古之幽情: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官里人《苏台怀古》) 以上所述思乡、思友、男女相思和怀古,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感情这些感情在李白诗中多由见到月亮引起,这是值得注意的就拿思乡来说,本是历代抒情诗中常见的主题,但各人思念的内容很不相同:有的是“雕栏玉砌”,有的是“草屋八九间”;而引起李白思念的却是故乡的月亮(有时是故乡的山水花草)!在人所接触的自然万物之中,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月亮更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了I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什么东西都有变化,唯独月亮没有变化,因此很容易由月亮引起各种念旧的感情太阳也具有这种普遍而永恒的性质,但太阳刺眼,平时看不清楚,很难使人产生缠绵的感情。

      而在月明如洗的夜晚就容易想入非非,想起遥远的故乡、朋友、亲人甚至古人,产生真挚而美好的怀念之情所以说,李白这类作品抒发的感情既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而抒发的方式也是平易近人、人人都能接受的,实足以代表李白性格的纯朴的一面;《静夜思》成为千百年来妇孺皆知的名篇便是最好的证明不过,为了充分揭示李白的这种性格,最后还要举一首他暮年时期的作品: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飡《宿五松山荀媪家》) “天子不能屈,四海不足容”的李白,在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竟如此虚心下气,这并不能由暮年的寥落解释同一时期,当他谈起自己接受一些地方官吏的馈赠时,诗里是这样写的:“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献从叔当涂宰阳冰》)不但口气很大,而且仍然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到了农妇荀媪跟前,他却显得多么温和而诚挚!对待上层人物的馈赠可以漫不经心,对待劳苦农民的接济却真动了感情;这只能由诗人的平民性格去说明这是李白诗中最感人的画面之一,真希望有画家把它临摹下来! 综上所述,月光世界里的李白,从他的活动(泛舟、喝酒、歌舞……)、他对自然美的感受、对人在自然美景中所能产生的各种奇情异趣的体念和洞悉、对故土和朋友以至古人的怀念,以及他对劳动、爱情和女性美的欣赏等等,均无不呈现出天真纯朴、平易近人、热爱生活和富于情趣的性格;这是一种雅俗共赏、人人都能理解、人人都会喜爱的性格。

      本文以上的全部征引和分析均为说明李白的这种性格,而说明这种性格又是为以下的论点提供论据 三、两个世界两个李白 李白主要是个活动在上层社会的政治抒情诗人,其主要作品是以怀才不遇为基本主题的政治抒情诗①这些作品,在抗议统治者压制和埋没人才的同时,还通过对宫廷腐败、政治黑暗以及穷兵黩武的开边政策等等的揭露和攻击,预示并真实地反映了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过程李白还有其它一些作品,并未涉及政治,而是歌咏游仙、隐逸、游山玩水等等,于闲情逸致中时而流露出“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送岑征君归鸣皋山》)的深沉痛苦,有时突然唱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的高调,有时又发出“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的的低吟,便都说明他的高蹈忘机是一种假象,其实是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