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常考试题100题(解析版)收集.pdf
50页文库独家】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常考试题100 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 小题)1 ( 2009?海南)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的度数是()A72B 60C58D50考点 : 全等图形分析:要根据已知的对应边去找对应角,并运用“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即可得答案解答:解: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 与 a,c 与 c 分别是对应边,那么它们的夹角就是对应角 =50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题时要认准对应关系,如果把对应角搞错了,就会导致错选A 或 C2 ( 2013?西宁)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一 个锐角对应相等B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一 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考点 :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专题 : 压轴题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来确定做题时,要结合已知条件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个验证解答:解: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利用已知的直角相等,可得出另一组锐角相等,但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A 选项错误;B、两个锐角相等,那么也就是三个对应角相等,但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B 选项错误;C、一条边对应相等,再加一组直角相等,不能得出两三角形全等,故C 选项错误;D、两条边对应相等,若是两条直角边相等,可利用SAS 证全等;若一直角边对应相等,一斜边对应相也可证全等,故D 选项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有ASA、SAS、AAS 、SSS、HL,可以发现少得有一组对应边相等,才有可能全等3 ( 2011?呼伦贝尔)如图,ACB ACB , BCB =30 ,则 ACA 的度数为()A20B 30C35D40考点 :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专题 : 计算题分析:本题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找清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即可解答:解: ACB A CB , ACB= ACB ,即 ACA +ACB=B CB+ ACB, ACA =BCB,又 B CB=30 ACA =30 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4 (2010?肇庆)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是全等图形的几何体是()A球B 圆柱C三棱柱D圆锥考点 : 全等图形;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正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解答:解: A、球的三视图是相等圆形,故A 符合题意;B、圆柱的三视图分别为长方形,长方形,圆,故B 不符合题意;C、三棱柱三视图分别为长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故C 不符合题意;D、圆锥的三视图分别为三角形,三角形,圆及圆心,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三视图中5(2009?江西)如图,已知 AB=AD ,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 ABC ADC的是()A BCA= DCA B BAC= DAC CB= D=90DCB=CD 考点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 : 压轴题分析:本题要判定 ABC ADC ,已知 AB=AD ,AC 是公共边,具备了两组边对应相等,故添加CB=CD 、BAC= DAC 、 B=D=90 后可分别根据SSS、 SAS、 HL 能判定 ABC ADC , 而添加 BCA= D后则不能解答:解: A、添加 BCA= DCA 时,不能判定 ABC ADC ,故 A 选项符合题意;B、添加 BAC= DAC ,根据 SAS,能判定 ABC ADC ,故 B 选项不符合题意;C、添加 B=D=90 ,根据 HL,能判定 ABC ADC ,故 C 选项不符合题意;D、添加 CB=CD ,根据 SSS,能判定 ABC ADC ,故 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 AAS、HL 注意: 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6 ( 2012?潍坊)甲乙两位同学用围棋子做游戏如图所示,现轮到黑棋下子,黑棋下一子后白棋再下一子,使黑棋的5 个棋子组成轴对称图形,白棋的 5 个棋子也成轴对称图形则下列下子方法不正确的是() ,说明:棋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如A 点在( 6,3)A黑 (3,7) ;白( 5,3) B 黑(4, 7) ;白( 6,2) C黑(2,7) ;白( 5,3) D黑( 3,7) ;白( 2,考点 :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分析:分别根据选项所说的黑、白棋子放入图形,再由轴对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 A、若放入黑( 3,7) ;白( 5,3) ,则此时黑棋是轴对称图形,白棋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题意;B、若放入黑( 4,7) ;白(6,2) ,则此时黑棋是轴对称图形,白棋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C、若放入黑(2,7) ;白( 5,3) ,则此时黑棋不是轴对称图形,白棋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若放入黑( 3,7) ;白( 2,6) ,则此时黑棋是轴对称图形,白棋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故选: C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属于基础题,注意将选项各棋子的位置放入,检验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一定难度,注意细心判断7 ( 2012?铜仁地区)如图,在ABC 中, ABC 和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 E 作MN BC 交 AB 于 M,交 AC 于 N,若 BM+CN=9 ,则线段MN 的长为()A6B 7C8D9考点 :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 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MBE= EBC,ECN= ECB,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利用等量代换可MBE= MEB , NEC= ECN,然后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 ABC 、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 MBE= EBC, ECN=ECB ,MN BC, EBC= MEB , NEC=ECB , MBE= MEB , NEC= ECN,BM=ME ,EN=CN ,MN=ME+EN ,即 MN=BM+CN BM+CN=9 MN=9 ,故选: 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平行线性质的理解与掌握此题关键是证明BMO CNO 是腰三角形8 ( 2010?株洲)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 是两格点,如果 C 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 的个数是()A6B 7C8D9考点 :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专题 : 分类讨论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分两种情况讨论: AB 为等腰 ABC 底边; AB 为等腰 ABC 其中的一条腰解答:解:如上图:分情况讨论 AB 为等腰 ABC 底边时,符合条件的C 点有 4 个; AB 为等腰 ABC 其中的一条腰时,符合条件的C 点有 4 个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符合实际条件的图形,再利用数学知识求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很重要的解题思想9(2009?邯郸二模)如图,ABC 中边 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 D, E, AE=3cm ,ADC 的周长为9cm,则 ABC 的周长是()A10cm B 12cm C15cm D17cm 考点 :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求 ABC 的周长,已经知道AE=3cm ,则知道AB=6cm ,只需求得BC+AC 即可,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 AD=BD ,于是 BC+AC 等于 ADC 的周长,答案可得解答:解: AB 的垂直平分AB,AE=BE ,BD=AD ,AE=3cm ,ADC 的周长为 9cm, ABC 的周长是9+2 3=15cm,故选 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对线进行等效转移时解答本题的关键10 (2007?河南)如图,ABC 与ABC关于直线l 对称,则 B 的度数为()A30B 50C90D100考点 : 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C=C=30 ,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可求答案解答:解: ABC 与ABC关于直线l 对称, A=A =50 , C=C=30 ; B=180 80 =100 故选 D点评: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1 (2005?四川)下面有4 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考点 : 轴对称图形分析:利用轴对称图形性质,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得出即可解答:解:只有第4 个不是轴对称图形,其它3 个都是轴对称图形故选: 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12 (2007?连云港)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 a,c 的面积分别为5和 11,则 b 的面积为()A4B 6C16 D55 考点 : 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运用正方形边长相等,结合全等三角形和勾股定理来求解即可解答:解: a、b、c 都是正方形,AC=CD , ACD=90 ; ACB+ DCE= ACB+ BAC=90 , BAC= DCE, ABC= CED=90 ,AC=CD , ACB DCE,AB=CE ,BC=DE ;在 Rt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AB2+DE2,即 Sb=Sa+Sc=11+5=16,故选: 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全等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结合图形求解,对图形的理解能力要比较强13 (2002?南通)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 ,BC=8cm 现将直角边 AC 沿直线 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等于()A2cm B 3cm C4cm D5cm 考点 : 勾股定理专题 : 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 的长,再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得AE,BE 的长,从而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CD 的解答:解: AC=6cm ,BC=8cm , C=90AB=10cm ,AE=6cm (折叠的性质) ,BE=4cm ,设 CD=x ,则在 RtDEB 中,42+x2=(8x)2,x=3cm 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14下列各组数中,以a,b,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1.5,b=2,c=3 B a=7, b=24,c=25 Ca=6,b=8,c=10 Da=3,b=4,c=5 考点 :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是直角三角形判定则可如果有这种关系,这个就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 A、 1.52+22 32,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A 选项符合题意;B、 72+242=252,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C、 62+82=102,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C 选项不符合题意;D、 32+42=52,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15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顺次连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2、3 B 2、3、4 C3、4、5 D4、5、6 考点 : 勾股数分析:判断是否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 A、 12+22 32,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A 选项错误;B、 22+32 42,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B 选项错误;C、 32+42=52,组成直角三角形,故C 选项正确;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