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学习笔记第九章(3).doc
8页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学习笔记第九章(3)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最终目标体系 (1)物价稳定: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物价上涨率在4%以下 (2)充分就业: 失业率:社会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5%以下的失业率为充分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充分就业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3)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目标一致 (4)国际收支平衡: 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一个年度周期内的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平衡(每年年末持平) 动态平衡:一定时期(3、5年)的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平衡 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顺差→货币供给增加、商品供不应求→物价上涨 逆差→国内商品过剩→经济增长停滞(重点调节) 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澳大利亚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研究1861—1957年近100年英国的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得出了结论:失业率与物价上涨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一关系可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 因此,采取减少失业或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就可能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反之,为了降低物价上涨率或稳定物价,就往往得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
【例题·单选题】(2011真题)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矛盾,根据菲利普斯曲线,( )之间就存在矛盾 A.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C.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矛盾,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就存在矛盾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稳定物价→紧缩银根→经济增长率下降 (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通货膨胀→资本项目顺差→弥补国际(贸易)收支逆差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国际收支逆差→紧缩政策、降低国内需求→经济增长率下降 小结: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 —— × × × 经济增长 × —— √ × 充分就业 × √ —— —— 国际收支平衡 × × —— —— 【例题·单选题】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基本统一的是( ) A.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C.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A 【解析】经济增长的越快,这个国家的就业就会越好,他们之间是顺向发展的,因此,A项正确,BCD都是有矛盾的,很难统一。
(二)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能够通过金融途径影响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经济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 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 规定存款准备金提取的时间 再贴现政策 调整再贴现率 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直接信用控制 贷款限额 利率限制 流动性比率 直接干预 间接信用控制 道义劝告 窗口指导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为货币政策的总量调节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改变货币乘数,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1)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2)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 (4)规定存款准备金提取的时间 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最猛烈的工具之一其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 (1)对l 其缺点是:(1)作用猛烈,缺乏弹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因此其有固定化的倾向;(2)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如果商业银行有大量超额准备金,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将部分超额准备金充抵法定准备金,而不必收缩信贷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以未到期、合格的客户贴现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 再贴现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1)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借贷中央银行资金的成本; (2)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票据种类;申请机构) 再贴现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 ①借款成本效果②宣示效果③结构调节效果一是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二是按国家产业政策对不同类的再贴现票据制定差别再贴现率 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前提条件是: (1)要求在金融领域以票据业务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2)商业银行要以再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借款; (3)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
再贴现的优点主要有: (1)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 (2)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更机动、灵活,可调节总量还可以调节结构; (3)以票据融资,风险较小 再贴现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国债或中央银行票据等有价证券,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行为它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运用最多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 (1)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经济 (2)通过影响银行存款准备金来影响经济 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的条件是: (1)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须持有相当数量的有价证券; (2)要具有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 (3)信用制度健全 公开市场业务由于对买卖证券的时间、地点、种类、数量及对象可以自主、灵活地选择,故具有以下优点: (1)主动权在中央银行,不像再贴现那样被动; (2)富有弹性,可对货币进行微调,也可大调,但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作用猛烈; (3)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可同时交叉进行,故很容易逆向修正货币政策,可以连续进行,能补充存款准备金、再贴现这两个非连续性政策工具实施前后的效果不足; (4)根据证券市场供求波动,主动买卖证券,可以起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缺点是: (1)从政策实施到影响最终目标,时滞较长; (2)干扰其实施效果的因素比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多,往往带来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例题·多选题】(2011真题) 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公开市场业务,其主要优点是( ) A.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权 B.富有弹性 C.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迅速 D.容易逆向修正货币政策 E.干扰其实施效果的因素比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少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①主动权在中央银行;②富有弹性;③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可同时交叉进行,故很容易逆向修正货币政策,可以连续进行,能补充存款准备金、再贴现这两个非连续性政策工具实施前后的效果不足;④根据证券市场供求波动,主动买卖证券,可以起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缺点:(1)从政策实施到影响最终目标,时滞较长;(2)干扰其实施效果的因素比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多,往往带来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4.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对于某些特殊领域实施调控所采取的措施或手段,可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根据需要选择运用。
这类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证券市场l D.间接信用控制的 【答案】D 【解析】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利用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因此,正确答案为D 【例题2·单选题】(2011真题) 作为一种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限制是指中央银行规定( ) A.存款利率和货款利率的下限 B.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上限 C.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 D.存款利率的下限和贷款利率的上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利率限制的概念利率限制是指中央银行规定存款利率的上限,规定贷款利率的下限,以限制商业银行恶性竞争,造成金融混乱、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或牟取暴利 【例题3·多选题】(2011真题) 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是( ) A.道义劝告 B.货款限额 C.利率限制 D.流动性比率 E.窗口指导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限额、利率限制、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
选项A道义劝告、选项E窗口指导都属于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