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物理运动和静止1.doc
7页运动和静止一、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3、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4、知道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二、学习重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三、学习难点:参照物的选择四、学习过程:任务一:知道参照物和机械运动的概念学习要求:1、阅读教材39页知识和图3-1、3-2、3-32、找出参照物的概念3、读图3-4及40页2-3段文字,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思考题: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如运动的火车上坐着一个人,以路轨为参照物,人是 ,火车是 ;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2、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 D、 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3、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任务二、能区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学习要求:阅读40页第4段思考题:列举生活中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事例。
五、自我检测: 1、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2、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中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这辆公共汽车的车厢 B、坐在车内椅子上的乘客C、在旁边走过的售票员 D、关着的车门3、大型运输机长途飞行时,有时要进行空中加油,在空中加油的过程中,加油机和运输机是相对________的4、“地球又自转又公转”,是以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5、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中________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中________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6、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从东升西落,这是以 为参照物;当你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这是以 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月球为参照物,这个地球同步卫星是 的。
六、系统总结:1、机械运动的描述方法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机械运动的分类七、课后反思:为什么要引进参照物的概念?体现了什么样的物理思想?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第二节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宁阳十一中 柳绪刚一、 学习目标:1、知道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知道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二、学习重点:速度的定义三、学习难点:会用速度公式计算四、学习过程:任务一: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学习要求:1、阅读41页教材,讨论如何定性定量比较小车A、B的快慢2、各实验小组分两批进行实验,分别讨论比较A、B运动快慢的依据和条件3、各小组交流、讨论实验结果,并填在教材的表格上任务二、理解速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并进行相应计算学习要求:1、阅读教材42页速度的知识2、独立完成例题,并验证思考题:1、在物理学里,速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火车的速度是72km/h,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12.5s,在此过程中,他所做的是 运动,他的速度是 米/秒,这个速度是指它的 。
任务三、明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并识别路程-时间图像学习要求:阅读42页内容,并仔细读图3-6,了解路程-时间图像 五、自我检测:1、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 :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 :3,则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的速度和时间之比分别是1 :2和2 :3,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 2、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是 某物体在前6s通过的路程是9m,在接下去的10s通过的路程是17m,则物体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是 ,在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3、由速度公式V=S/t,可得正确的说法是( )A. 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B. 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C. 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4、火车在2h 内行驶了120km,飞机在5min飞行了50km ,则火车与飞机的速度之比是( )A.1 :10 B、1 :100 C、1 :1000 D、1 :25、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表示( )A.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 B、火车比汽车所用的时间少C.火车比汽车运动得慢 D、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六、系统总结:1、速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3、识别路程-时间图像七、课后反思:速度概念是如何引入的?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宁阳十一中 翟桂文 一、 学习目标: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2、会计算平均速度3、了解瞬时速度的含义二、学习重点:平均速度的计算三、学习难点:瞬时速度的含义四、学习过程:任务一:知道平均速度的含义,并会计算学习要求:1、阅读43页内容,了解平均速度2、独立完成44页例题并验证思考题钢球沿20米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米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秒和10秒,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任务二、了解瞬时速度的含义学习要求:1、阅读44页瞬时速度的知识2、比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3、了解常见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思考题: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24米,前一半路程需时4秒,后一半路程需时6秒,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
五、自我检测: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m/s,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50m/s B. 25 m/s C. 24 m/s D. 10 m/s2.某物体从甲处运动到乙处,后(1/3)路程的速度是前(2/3)路程的速度的(1/3)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它在这两部分路程的速度分别是_______米/秒和_______米/秒3、摩托车用90km/h的平均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km的卡车追了270km才赶上,求卡车的平均速度六、系统总结: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2、平均速度的计算七、课后反思:比较区别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第四节平均速度的测量宁阳十一中 翟桂文 一、 学习目标:1、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二、学习重点:求平均速度三、学习难点:求各段路程、各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四、学习过程:任务一:测量行走、竞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学习要求:1、阅读45页第一段,知道求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及活动过程3、分组探究,展开活动并记录数据任务二、测量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学习要求:学习自行设计方案并分组实际测量任务三、测量汽车或火车的平均速度学习要求:学习设计方案,寻找列车的时刻表和里程表,分组探究五、自我检测: 1、求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量( )和( )两个物理量,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 ),所用的计算公式为( )2、轮船从甲地顺水航行速度是40km/h,从乙地返回甲地逆流而上航行速度是30km/h,那么轮船在甲乙两地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3、小明家距学校100m,学校前面220m处有一商店,小明从家门到校门用2分钟,在校门口停留1分钟,再从校门到商店用5分钟,求小明从家门到商店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六、系统总结: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2、会看列车时刻表、里程表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