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讲 基础管理讲义.ppt
941页基础管理,鲁 柏 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13355810988 Lubx@ ,思考: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无法做强做大?,思考: 为什么企业的规章制度往往成了一种摆设?,思考: 为什么老板天天喊累却又事必躬亲?,思考: 为什么 “ 富不过三代 ” 成为很多创业成功者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思考: 为什么最擅于复制的国人就不能出现象沃尔玛、麦当劳那样的连锁企业?,观点: 企业管理中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强劲动力、有效控制、协调平衡观点: 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局,外在越充满挑战,内在越要沉稳如山观点: 只有内在的力量,才能实现持久的强大在人类社会的大棋盘上,每个个体都有其自身的行动规律,和立法者试图施加的规则不是一回事如果它们能够相互一致,按同一方向作用,人类社会的博弈就会如行云流水,结局圆满但如果两者相互抵牾,那博弈的结果将苦不堪言,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会陷入高度的混乱之中 ——亚当·斯密《国富论》,1759,过去为人才第一,从今以后,都必为制度第一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序,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严重 ——邓小平,制度好,可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邓小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基础,靠人治不靠法制,凭热情、靠感觉处理事情,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不落实,管理责任不到位,企业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 ——鲁冠球,信息时代也好、知识经济时代也好,归根结底,搞企业基础工作一定要扎实竞争在市场、决胜在工厂,即企业的内部管理管理出效益,要学会向管理要效益 ——鲁冠球,一、从感性到理性 二、从经验到规范 三、从科学到制度 四、从零散到一体 五、从形成到提升,一、从感性到理性,1,感性定义 2,理性定义 3,相互关系 4,经理意涵 5,文法同律,1,感性定义 思考: 何谓感性?感性的作用是什么?,感性: 处理中以个人情感为依据的心理过程,即感情用事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 ——《汉语大词典》,思考: 何谓感性认识?,感性认识: 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以直观经验、经历并融入个人感情而作出的主观判断,没有深思熟虑和明显的理性思维过程分析: 祝万事如意!,思考: 生活要如意,工作是否也可如意?,观点: 生活如意,工作如标; 心中无笼,行中有规; 说话算数,做事依数; 管理方程,事业方成观点: 只有工作有标,做事有依,说话算数,行中有规,才能真正生活如意。
思考: 赵燕官司为何输?,赵燕案判决后,某法律专家认为赵燕之所以输掉官司,是因她犯了“五不该”一不该“当时用手去掏包”,据查那日在洛德斯对赵燕喊“别动”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把手放进包内掏自己的护照 注意:制度二不该“去不该去的地方”,赵燕当时未经允许就进入美国国土资源部设在美加边境上的办公室,并向内探望,此时两位警察刚抓捕到一名携毒人员,又看到了向内张望的赵燕,就跑出去实施抓捕 注意:制度三不该 “ 签证内容与实际不符 ” ,据称赵燕持商务签证,但在美活动却是办木材加工厂,超出签证规定的范围,所以其身份已属非法 注意:制度!,四不该“当庭痛哭”,在法庭上,赵燕在自己的陈述时间内,当庭痛哭,并屡次中断了作证 注意:制度!,五不该“不懂美国的法庭程序”,赵燕完成陈述后,在法官宣布休庭前,她突然提出要再说三分钟,当即被法官制止…… 注意:制度分析: 此事必须严肃处理,以杀一儆百思考: 何谓用重典? 乱世用重典,那么盛世应用什么典?,2,理性定义 思考: 何谓理性?理性的作用是什么?,理性: 指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思考: 何谓理性认识?,理性认识: 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把所获感觉材料经思考、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整理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观点: 水至清则无鱼, 事至清方能成观点: 牛顿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将感性上帝演译成理性上帝一则初一数学题: 线段AB、CD分别垂直于直线L,长2cm、3cm,AE=CE,∠AEC为直角,求AC长度?,启示: 形——神 不变——万变 现象——本质,只讲是非, 不计利害 ——竺柯桢,物非我物物本物 我本我物非本物,3,相互关系 思考: 感性与理性的相互关系如何?,观点: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反映了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在联系观点: 感性的优点表现为整体把握的高明,缺点是感性太有限观点: 理性的优点是深刻清晰,缺点是太残缺思考: 企业要以人为本,那人又要以何为本?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经营中的“感性”与“理性”?,回归理性、怀抱科学,观点: 理性至极才有真正的自由九月九的酒 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 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 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 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 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 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亲人和朋友举起杯倒满酒 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 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噢,分析: 文化大革命;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观点: 我不相信“人”,只相信事实。
人”是用来帮助澄清是非而不是来搅和的 “我认为、你认为、他认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事实是什么?这就是实事求是分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事实胜于雄辩; 砍大山科学求真,艺术求美,法律求公正,技术求自由 ──德国哲学家齐莫尔,4,经理意涵 思考: 何谓经理?,答: 经理就是经常性地被修理,也经常性地修理别人观点: 经理经理,就是经常性地进行疏理、持续不断地疏理! 否则就应称“经管”思考: 你是“经理”还是“经管”?,观点: 优秀的经理、优秀的企业要做到“冷血”思考: 当管理者发现下属作业出现偏差时,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思考模式?,建议: 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地将经验上升为规范、标准! 每天发现一点点,每天改进一点点! 刨根问底,追根究底;管理需要无限上纲!,思考: 何谓管理?,观点: 管理就是负责疏理,管住理性思考: 管理者主要管什么?,观点: 管理者主要就是管“理”5,文法同律 思考: 合情、合理、合法? 情理之中?,感慨: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观点: 合理、合法、合情 理情之中,思考: 皇帝与总统有什么区别?他们的上任分别叫什么?上任行为分别如何?,哈萨克斯坦总统宣誓就职,布什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重新宣誓,我(宣誓人)谨庄严宣誓,我将忠实地履行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之职,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愿上帝帮助我 ——美国宪法第二条规定,1908年12月2日 末代皇帝溥仪登基,案例: “雲林禅寺”的来由靈隱寺位在西湖的西側,建於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 相傳當時來自印度的僧人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裡山峰秀奇,認為是“仙靈所隱”,所以在此地建了寺廟,並取名靈隱寺后康熙皇帝南巡時,曾經到靈隱寺後方的山峰登高攬勝康熙看到山下雲林漠漠,整座寺廟籠罩在一片淡淡的雲霧當中,覺得十分幽靜,於是就賜名“雲林禪寺”現靈隱寺天王殿前“雲林禪寺”匾額为當年康熙所提分析: 龙颜动怒 伴君如伴虎思考: 尚方宝剑,先斩后奏?,观点: 管理中的“宝剑”就是制度注意: “小皇帝”现象分析: 这个老师很严格,所以我们要注意点分析: 你办事,我放心 我在,阵地在分析: 你以为你是谁呀,你又不是皇帝! 谁说的?老板从来没有这样说过思考: 1798—2002,美国共在海外使用军事力量 238 次,美国总统每四年选举一次,但美国在近两百年中却飞速发展为什么?,观点: 企业经营,只要科学运行,无需投票表决科学是不能以褒贬人数的多少为标准的观点: 在很大程度上,“人”这个玩艺儿是最“靠不住”的;从运行面讲,企业应以制度为本而不是“人”!即“法治”是最根本的!,因为我们是法律的奴隶,所以我们才有自由! ——塔利尤斯·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古罗马律师、作家,观点: 无拘无束的自由是野生动物式的自由。
人治 VS 法治,观点: 儒法本一家, 自古两相争 只缘两分法, 九九终归一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人文,二十年,知识经济,科学,二百年,工业经济,经验,二千年,小农经济,管理核心,持续时间,经济形态,,,,,,,,,,观点: 人文精神+科学态度 文法同律二、从经验到规范,思考: 某人用100元大钞在商场买80元的衣服一件因不能找零,服务员就去邻近柜台换了十张10元,并将20元钱和一件衣服交给了顾客不久,邻近柜台服务员说那 100元的钞票为假因此,服务员只好给那服务员 100元的真钞思考: 该服务员亏了多少?,答案: 100元!,思考: 某人出售两件商品,它们的售价都是300元,一件赚20%,另一件亏 20%,请问这个人总共赚了多少?,答案: 375-75=300 250+50=300 50-75=-25,大众行为表现: 迅速报数而不是认真计算观点: 按经验做事,通常会产生许多思维误区与盲区结果: “对”成为偶然,而“不对”成为必然观点: 若能按科学做事,则能有效地克服或解决这一问题结果: “不对”成为偶然,“对”成为必然1,经验的意义与局限 2,规范的意义与局限 3,经验与规范的互动 4,科学及其科学精神 5,生活语言管理语言 6,流程、规范、标准,1,经验的意义与局限 思考: 何谓经验?,经验: 来源于感官知觉的观念和来源于反思的、即由内省而知道的那些观念。
注意: 经验不是真理经验分别: 经验Ⅰ 经验Ⅱ,观点: 一定意义上讲,管理就是活着的经验思考: 经验的意义何在?,思考: 经验的局限何在?,思考: 何谓经验主义?,经验主义: 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经验主义特点: 从狭隘个人经验出发观察和处理问题,不是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而是采取孤立、静止、片面观点观点: 人必须积累经验,但不能经验主义行事分析: 失败乃成功之母 对不起,此事没有做好因为我这是第一次做2,规范的意义与局限 思考: 何谓规范?,规范: 指组织所确立的对于某一工程作业或行为进行定性的信息规定规范可由组织正式规定,也可非正式形成注意: 规范主要是因无法精准定量而形成标准思考: 规范的意义何在?,意义: 约束个人行为; 维护共同秩序; 降低组织成本思考: 如何看待城市交通中的绕行?,思考: 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靠什么取得最终的成功?,思考: 汽车轮子的转动是听谁的?,观点: 轮子转动与否不是直接听司机的,而是听制动系统的,但制动系统是人造的也由人控制的启示: 具体做事,人一定不如机器,但机器却又是人造的因此,只要造机器的人好,用机器的人就并非最重要的了思考: 员工应该听谁的? 制度?经理?还是老板?,思考: 若是听制度的,那经理与老板又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思考: 管理中常被提及的“ 自动自发,自主创造”指什么?,观点: 对于操作者而言, “自动自发,自主创造” 更多指的是态度而不是具体做事的方法,具体做事的方法必须有统一的标准。
观点: “自动自发,自主创造”即是指操作者应自觉、主动地按标准做事,即自觉、主动地做到“被动”思考: 规范的局限有何?,局限1: 错误地把主体与对象的关系绝对化局限2: 夸大“精确”数理分析的作用,局限了实践可操作要求,表现出方法论思想的片面,并漠视事实,把“精确”、“实证”绝对化成为进步的绊脚石局限3: 掩饰异化陷阱3,经验与规范的互动 思考: 经验与规范的相互关系如何?,案例: 某中小企业主说,公司制度要求每位工人看机最多二台,但车间主任却安排了三台老板见后很生气,说为什么不听话,要处理但车间主任不服,说是为公司着想(2006/07/05,嵊州)观点: 听话若是指“听制度”那是对的,若是指听老板个人的,那就不妥因此,老板没有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