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报告-智能手机的发展史5页.doc
6页计算机科学导论专题报告智能发展史研究报告北京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2班 江晨阳 学号:1120112074目录智能发展史研究报告 1研究背景: 1智能定义: 1智能的发展史: 2探寻智能发展的特点及预计其未来发展趋势: 4个人对未来中国智能发展的看法与建议: 5 研究背景:盘点进入本世纪以来的信息通信产业,智能终端已成为当今全球创新最活跃、发展最迅猛的领域之一当今世界智能行业发展迅速,很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带动了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定义:智能(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的总称”摘自百度文库)智能的发展史:智能的兴起需要回溯到上个世纪末叶经典的Palm系列产品开山之作——Palm Pilot 1000携手Palm OS于1996年正式登场亮相当然,此时的Palm系列产品还仍定位于PDA掌上电脑此后的1997年,微软公司也推出了日后将会叱咤风云的Windows Mobile系统前身——Windows CE 1.0系统,并在1998年升级至Windows CE 2.0系统。
此外,我们最为熟悉Symbian系统也正是在1998年完成了源代码开发 虽然Symbian系统在1998年就完成了源代码开发,但首款Symbian OS S60智能——诺基亚7650却直到2001年才正式登场不过从此以后,Symbian系统智能成为了全球智能市场的中坚力量,诺基亚推出的每款产品都堪称经典,而西门子、松下、三星等厂商也曾给我们留下关于Symbian的回忆在这段时间,Symbian系统最大的竞争对手是Linux和Windows Mobile前者主要的支持者是2003年退出Symbian系统联盟的领域巨头摩托罗拉,摩托罗拉E680、A1200等曾轰动一时的Linux系统智能至今仍不乏拥趸者微软的Windows Mobile则在此期间不断更新版本,并且确立了具备触摸屏的Pocket PC Phone和键盘操作的Smartphone两大平台类似Windows桌面系统的界面和操作方式,让Windows Mobile确立了在智能操作系统领域的地位,而和微软紧密的合作,也成就了如今的HTC公司在国内市场,“电脑专家”多普达也成为高端商务人士的首选在其它智能操作系统发展方面,Palm创始人在重新建立了Handsprivg公司后,尽管曾与Palm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但最终其选择了致力于开发整合了功能的Palm系列产品,以Treo 180为首的Treo系列产品也因此应运而生,而该系列智能无疑也为Palm系列智能产品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2008:智能的软硬全面提升智能蓬勃发展不过,2007年苹果iPhone的登场改变了一切,至少是让智能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款用户体验前所未有的,不仅让智能操作系统格局发生了巨变,也带动了硬件的全面提升尽管从数字而言,苹果iPhone乃至第二代的iPhone 3G硬件水准(默认400MHz、动态533MHz的处理器,128MB的运行内存)都不是顶级的,但是出色的系统性能,以及独特的电容式触摸屏操控方式,让iPhone拥有其它产品无法比拟的流畅性为了与iPhone竞争,制造商和操作系统提供商一方面开始努力改进系统,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大幅提升硬件水准微软率先对iPhone做出回应,于2007年正式发布了Windows Mobile 6.0系统客观而言,由于具备触摸屏,Windows Mobile系统在iPhone发展初期也借势火了一把,并且一度涌现出了如多普达S1、HTC Diamond、HTC Touch Pro、三星I908等众多经典产品在核心硬件方面,高端的Windows Mobile也超越了iPhone,主频600MHz以上甚至800Mhz的产品屡见不鲜但是,老旧的系统难以更好地发挥硬件性能,这也导致Windows Mobile最终一败涂地。
而此时的Symbian系统联盟中,尽管也有索尼爱立信公司所支持的UIQ平台具备触摸操控的优势,但主流的S60平台依然对触摸屏说“不”当然,迫于竞争压力,诺基亚也开始大幅提升的硬件配置,高端的处理器主频逐渐提升到了369MHz、600MHz,由于Symbian系统对硬件要求相对略低,系统的流畅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如果故事就此结束,苹果iPhone、Symbian系统智能以及Windows Mobile系统智能三足鼎立,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市场格局然而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在2008年底,搭载Google公司Android操作系统的T-Mobile G1(HTC Dream)正式发布,这款产品第一次在相似硬件性能的基础上,带来了最接近iPhone的用户体验,而这也为日后智能硬件性能又一次飙升埋下了伏笔2009-2010:硬件飞跃发展凭借着之前两款产品,苹果iOS(当时还叫做iPhone OS)的系统体验已经被树立为标杆,而2009年与2010年中,苹果iPhone 3GS与苹果iPhone 4的先后登场,则都是以速度为最大卖点在这两款产品带动下,刚刚过去的两年中,智能硬件性能再次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事实上,在提速方面,微软Windows Mobile走在了前面在2009年发布Windows Mobile 6.5系统之后,HTC HD2、东芝TG-01等高端旗舰级产品率先开创了智能处理器1GHz主频时代,这要远远早于苹果iPhone 4但正如之前所言,系统本身限制了硬件性能发挥,这也正是微软在2010年推出革命性的Windows Phone 7的原因而Windows Phone 7系统首次严格限定了硬件准入门槛,最低1GHz主频处理器、512MB运行内存的硬件限制,无疑再一次推动了智能硬件性能的飙升在市场份额第一的诺基亚公司身上,我们同样看到了转变诺基亚一方面推出了支持触摸屏的Symbian OS S60V5平台以及全新的Symbian^3和Maemo系统,通过系统改进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也采用了更强的硬件配置,来让获得更流畅的操控体验但对于硬件发展推动最大的,仍然是蓬勃发展的Android由于系统出色的用户体验和开放性,Android吸引了众多厂商的支持,而为了与iPhone竞争,这些厂商也在不断提升产品的硬件性能特别是当2010年初谷歌推出标杆级的Nexus One之后,1GHz处理器就成为高端Android的标准配置,我们甚至也看到了超过1GHz处理器的Android(如摩托罗拉ME811)。
时间进入2011年后,这场智能硬件性能之战无疑更加白热化,而一个全新的概念也开始进入智能行业——“双核”在今年年初的CES、MWC两大展会上,摩托罗拉公司、LG公司以及三星公司就已正式发布了采用双核处理器的智能产品,而HTC公司在近期公布的双核处理器智能主频更是已经高达1.2GHz智能的硬件发展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智能双核时代已经到来,就让我们在享受着双核处理器为我们带来极速快感的同时,期待着软件与硬件都更加强大的智能到来吧综合来自YAHOO数码,百度文库)探寻智能发展的特点及预计其未来发展趋势:智能硬件性能的发展,很容易让我想到个人电脑硬件发展的历程,1981年Intel 8088处理器芯片首次用于IBM公司的电脑产品中,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个人电脑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从此起航在此后的时间里,个人电脑处理器芯片经过GHz处理器时代、双核处理器时代、四核处理器时代后,如今民用级别个人电脑高端处理器更是迈入了六核时代智能的CPU主频以及RAM同样在飞速提升,CPU从100MHz到1.2GHz,从单核到双核,RAM从20M到1G,无不见证着智能硬件的提升在智能硬件发展与个人电脑硬件发展极为相似的今天,硬件在未来究竟会进化成什么样,相信每个人也有着自己的猜测。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因此硬件在这近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自然也是最可靠的参照物依我看来,因为其发展规律和PC的发展具有高度一致性,根据PC的发展史我可以预计到未来智能的发展情况,其将大体遵循PC的发展模式同时,我认为智能的软硬件性能不断提升,功能飞速发展,大有取代PC的趋势软件方面:当前,在智能领域,一方面,以iPhone为代表的封闭产业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另一方面,代表开放模式产业链的安卓也红红火火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模式都成功了,iPhone的出现,打通了开发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渠道,开发者通过生态系统中的平台将开发出的应用推广给消费者,消费者通过平台将需求再反馈给开发者,开发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再次创新,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良性循环封闭与开放各有优劣封闭系统的优势是,规范、漏洞少、兼容性的保障更强、用户体验的一致性也更强但同时也面临着自由度小、开发者空间小、合作伙伴少、开发成本高等劣势开放系统的优劣势正好相反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操作系统,应该从市场需求驱动的角度来看,像资讯、娱乐类的应用当然是系统越开放越好,金融类的应用则应更加封闭依我看来,开放应该是未来的主基调,同时,在某些领域某些点某些时段可以采用封闭系统,开放与封闭相互结合。
个人对未来中国智能发展的看法与建议:这一波智能的潮流是由国外企业引领的,在操作系统领域,经过诺基亚与微软的整合、Google与摩托罗拉的整合之后,苹果的iOS、Google的安卓、微软的WP7已初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我认为,中国政府、运营商和其他的IT企业应形成合作,开发中国自己的智能操作系统因为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智能操作系统当前,中国整个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完全有能力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同时,从全球来看,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如果不把握机遇取得自己的话语权,太可惜了其次,当前安卓、Linux都是开源的,这些开源的资源并不属于某一家企业,而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因此,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构造一个中国自有的操作系统,实施难度已经降低了,可实施性增强了操作系统是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核心,它的发展会带动以它为核心的其它各类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想在移动互联网产业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掌握操作系统因此无论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还是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都应该发展自己的智能操作系统同时,随着智能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也备受关注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无法真正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只有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掌握了核心的技术,才能更好的去监测与控制,从而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我认为,智能操作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东西,它是融合在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智能操作系统需要软件、硬件等产业链方方面面资源与环节的搭配,而产业的容量与规模是有限的因此,从整个国内市场的资源环境角度来看,未来国内的智能操作系统不可能很多而对于国内来说,苹果的封闭模式是只有苹果才能成功的,是不可复制的因此,我们只能去模仿Google期待不久的将来中国有属于自己的优秀的智能操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