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完整版).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58953545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3.5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完整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2、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3、如图所示的四种声现象中,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的是(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乙和丙4、人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则一个体格正常的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 )A.50mm3 B.50cm3 C.50dm3 D.50m35、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6、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①用天平测石片的质量m.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做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石片的体积.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A.偏大 B.无偏差 C.偏小 D.无法确定7、某同学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附近的大型商场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比较接近的是( )A.200m B.400m C.2000m D.10000m8、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A. B.C. D.9、甲铁棒两端都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 )A.一定互相吸引 B.一定互相排斥C.可能无磁力的作用 D.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10、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11、如图所示,一束激光从容器底部的光源S发出沿直线射到墙壁上的A点.若向容器内缓慢地倒入水,则墙上的光斑将( )A.仍在A点不移动 B.向A点上方移动C.向A点下方移动 D.向A点上、下方移动都有可能12、如图所示,物体A重10N,B重5N.两个大小均为2N的力F同时作用在A、B两个物体上,使它们在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间和B、C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2N、4N B.0N、4N C.4N、2N D.2N、2N13、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14、在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与一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经过适当时间,温度计中水银面到达刻度尺上的4 mm刻度线.将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 mm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50 ℃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 )A.96 mm B.100 mm C.102 mm D.104 mm15、一名短跑运动员在5 s内跑完了50 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 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 m/s,那么三者的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运动员、羚羊、汽车C.羚羊、汽车、运动员 D.汽车、羚羊、运动员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2、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__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3、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4、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个虚像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________(能/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5、一个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子测量壹圆硬币的直径,四次结果依次为2.51cm.2.53cm.2.63cm.2.52cm,其中错误的一个数据是____cm,硬币的直径应该记为________cm。

      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置于O处,恰能使光线AO被平面镜反射后照亮墙壁上的B点,请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2、如图,光线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时,入射角是______请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实验过程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解释与结论)(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__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_;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_______. 2、一天饭后,小明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

      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建立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3)制订计划,即实验设计①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②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4)获取事实与证据: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现象记入下表布料种类涤纶麻棉杯中所剩水量最多较少最少布块所含水量最少较多最多(5)检验与评价: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知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A2、A3、D4、C5、A6、C7、C8、B9、A10、D11、C12、A13、D14、D15、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折射 乙 2、4 不变 衣领3、甲车 南4、折射 能5、2.63 2.52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2、60°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原子核 B C 2、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吗? 等量 杯中所剩水量页码 / 总页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2 分式的除法 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1 分式的乘法 教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1 分式的乘法 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1 分式的乘法 学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2 分式的除法 学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2 分式的除法 教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1.2 分式的化简 教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1.2 分式的约分及化简求值 学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1.2 分式的化简 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每课时导学案汇编(含两个导学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每课时导学案汇编(含两个导学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