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思维·认知.doc
3页语言•思维•认知浅谈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07级二班 胥文 学号:1044407030第一部分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简介一、 萨丕尔(Edward Sapir, 1884-1939)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1884 年1月6日生于德国劳恩堡,五岁时随全家移居美国1904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主修日尔曼语,后到美国西部工作1910--1925年,任加拿大国立博物馆人类学 部主任,对人类文化学进行了切实的研究1925--1931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副 教授、教授从1931年起到逝世,在耶鲁大学任语言学和人类学教授1933年当 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1938年当选为美国人类学协会会长1939年2月4日在康 涅狄格州纽黑文(New Haven)去世,终年55岁萨丕尔长期研究语言学和人类文化学的有关问题,重视语言和文化、语言和 思维的联系,提出"语言影响人类关于现实世界概念系统的形成"这一设想,经他 的弟子沃尔夫(B.L.Whorf)发展,形成语言相关性的学说,被称为〃萨丕尔-沃 尔夫"假说,这一假说成为人类文化语言学的基础二、 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1897—1941)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 一个英国移民家庭。
沃尔夫在大学是学化学的,他的专业是防火技术,1918年从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康涅狄克州的一家保险公司当工程师,语言学对沃 尔夫来说是一种业余爱好1931年,沃尔夫在耶鲁大学旁听了萨丕尔的印第安语 语言学课程,并开始集中力量研究亚利桑那州(Arizona)美洲印第安语河皮语(Hopi)1925年一1941年间,他先后发表过50余篇报告和论文,去世时还留下 了10多篇未刊的稿子英年早逝的沃尔夫美国语言学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提 出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第二部分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产生美国一代人类语言学家在对美洲印第安语的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中,从鲍阿斯 开始就产生了一种想法:语言、文化与思维的形式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直接的联 系萨丕尔关于思维、文化、语言之间的关系的思想是有变化的,他在1921年的 《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里还认为语言间的不同只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并不是 经验本身的不同而他在1929年发表的论文《语言学作为科学的地位》中改变了 观点,认为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觉地建立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上的;语言 不仅指示经验,而且规定经验沃尔夫完全接受了萨丕尔认为人的思维、经验和 行为受制于语言的观点,并加以发挥,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得更加绝对化。
美 国语言学家卡罗尔第一次把他们的观点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假说的实质:是对语言反映现实还是创造 (现念)现实这一问题的 —种解释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语言因其自我成形,自我创造的能力而能决定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是形成人们世界意象的积极因素,这叫语言决定论;二是不同的语言不能表示同一个社会的现实,世界意象随着人们赖以 思维的语言体系的不同而变比这叫语言相对论第一点等于在说:一个人的思维完全由母语决定,因为一个人只能根 据其母语中编码设定的范畴和区别定义来认识世界;人们的思想在很大程 度上是由语言决定的人们观察和感知客观世界的方式取决于语言的词汇 相结构、因为人们观察和感知世界的过程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每一种语 言都以特定的方式为它的说活者建构他的出界第二点通俗点说是:语言结构有无限的多样性,因此一种语言系统中 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为该语言系统所独有,与其他语言系统中所 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不同这两点说法都有其道理关于语言决定论,沃尔夫举过的例子包括: 在堆放并写有空汽油筒标志的仓库,人们往往因疏于防范而引起火灾;换 气扇如果被标为吹风机,其被反向安装的可能性增加语言相对论的两层含义:一是一种文化中的内容。
只有用该文化中的 语言才能得到充分表达另一层意思是,发源于某一文化中的概念,如果 用只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去讲,意思就会有所不同,至少在人们心目中唤起 的意象不同,这也是可想而知的第三部分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一、“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核心是人的语言影响了人对现实的感知他 们认为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觉地建立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上的;语言不仅 指示经验,而且规定经验有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种分析世界的方法也就是 说,世界上的语言不同,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和看法也不相同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 第一个观点坚持,语言决定思维;第二个观点坚持,语言的结构多样化是无止境 的1. 语言决定论 语言决定论即人的思维完全受自己的母语影响,因为人只能通过自己语言中的范 畴和区别特征来认识世界语言不仅仅指称独立于语言而获得经验,而是实际上 决定着我们的经验如:汉语词汇的对称性特征反应在中国人的思维中的对称性 特点2. 语言相对论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语言相对论的关键是,一种语言系统里的范畴和区别 特征对这一语言系统来说是独特的,与其他语言系统不相容。
形成思想的过程并 不是独立的,而是一种独特的语法,在不同程度上因语言不同而不同 语言相 对论的两层含义:一是一种文化中的内容只有用该文化中的语言才能得到充分 表达另一层意思是,发源于某一文化中的概念,如果用只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去 讲,意思就会有所不同,至少在人们心目中唤起的意象不同,这也是可想而知的 思维之间具有相关性第四部分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影响针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人们有着种种的质疑比如“语言在多大程 度上塑造和影响思维与文化?”“语言模式和文化规范,应该把哪一个当作主要 根源?”“能否为这一假说找到语言之外的证据?”等现在人们的广泛认识是,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的每一个语言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其功能是为文化服 务并反映着文化的需要一个言语社团的文化需要与其语言资源不可能完全一 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让人们进一步认识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以及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同时,假说也揭 示了不同语言语义系统的差异,提出了语言模式与思维模式相关的论题这一假 说对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等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沃尔夫首先提出,所有高层次的思维都倚赖于语言。
说得更明白一些, 就是语言决定思维,这就是语言决定论这一强假设由于语言在很多方面 都有不同,沃尔夫还认为,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也不同, 也就是说与他们的语言背景有关,这就是语言相对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争议.关于假说的最有效结论还没有 被证明.萨丕尔、沃尔夫自身也不是十分清楚是否完全接受了假说,因为他们谁也 没有给出假说的定义.他们还不时地改变有关观点.斯坦伯格引用其他研究者的 数据说明普通人和聋人智力没有区别.他的关于没有语言的聋人也能思维的论据, 也反驳了沃尔夫假说.哈根有关语言相对论的实验显示会说两种语言的双语者在 说话时可以随意从一种语言改说另一种语言,这只不过是进行语言转换,而不是 改变思维方式.人们从许多角度试图来证明、修改或反对沃尔夫假说,但迄今为止 还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作者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起源、发展等方面对假 说进行了扼语言相对论是关于语言、文化、思维彼此关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 萨丕尔和沃尔夫是语言相对论思想的集大成者.萨丕尔和沃尔夫假说的哲学基础 是经验主义,理论背景是结构主义;它已经成为当代一些新兴学科的理论先导.2008年12月 于长春东北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