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校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说明.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43104110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22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学校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说明目录一、 历史与现状分析1、 校园历史与发展2、 现状基地与评价二、 规划设计思想1、 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2、 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3、 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三、 校园规划总体特色1、 环境特性与时代精神交融2、 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3、 远期发展向社区共享倾斜四、 功能组织分区设计1、 功能分区与布局2、 道路交通组织3、 绿地空间系统4、 景观风貌规划5、 建筑群体设计五、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1、 给水规划2、 排水规划4、 电力规划5、 电信规划7、 有线电视及计算机网络8、 环境卫生保护六、 经济技术指标分区用地表: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建设内容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正文一、历史与现状分析安徽大学是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安徽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学校 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33个全国大学生文化素 质教育基地之一;并被列为84所接受公费留学生高校之一和22个国家华文教育研究基地之一1、 校园历史与发展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在当时安徽的省会安庆市,1958年于合肥市重建,1958年9月 16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时,亲笔题写了安徽大学的校名。

      建校70多年来,安徽大学秉承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先后向社会输送了近十万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现在 有教职员工2295人,在校研究生850多名,普通教育本、专科生近14000名,成人学历教育在 读生6000余人,共有15个学院,34个系科和30多个科研机构,52个专业安徽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占地1100亩,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 内,占地2000亩,计划主要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某地,兼有部分研究生教育和开展科研学术活动 的功能,它将成为安徽大学的主校区,最终学生规模可达3万人2、 现状基地与评价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大学城围绕丽人湖呈发散 式布局,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F生态”的绿蕊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大学城的中西部,翡 翠路以北,九龙路和汤口路以东,容城路以南,丽人湖环湖西路以西,西侧怀抱丽人湖及公园 景区用地与周围交通便利,并可与开发区形成良好的功能联系基地内地势主体平缓,略有 起伏由丽人湖伸展出的三道低凹湿地似指状自东向西插入基地,形成起伏相间的地貌基地内 最大高差约11、50M,零星散布许多池塘,植被及生态环境较好;东面的丽人湖的滨水绿带为基 地提供了难得的景观资源。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利用地形,将伸入基地的低凹湿地转变为提高校园环境质量 的宝贵条件;正确处理新校区与大学城的整体关系,合理规划校园与周围道路交通、开发区的 关系,以及组织具有安徽大学传统特色与未来精神的校园空间二、规划设计思想设计依据:①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招标说明书②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③ 安徽大学新校区地形图④ 安徽大学新校区市政管线设计资料和环保意见书⑤ 安徽大学新校区岩土工程地质初勘报告⑥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⑦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规划图⑧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图⑨ 《普通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92)245号⑩ 国家相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范经过对现状与历史、规划设计要点、任务书以及相关法规条例的认真研究,我们确定这次 规划的设计指导思想为:“保护生态,构筑系统,发展人文”、1、 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安徽虽无水乡之名,却具泽国之实这一点在我们的基地内就有充分体现红线范围内有 大大小小池塘近40处,并由丽人湖向内伸入三处指状湿地,中间有相对高起的垄状缓坡,自然 生态环境极佳自古以来,最美的景致都是优秀的人文景观与出色的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 在此兴建校园,无疑是为合肥的经济开发区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带动整片区域的发展。

      对自然地貌的尊重与发展,是校园个性魅力的所在,规划中对指状湿地的保留与改造,使 安徽大学校区在目前新规划的众多绿色校园中独具特色规划设计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保护 天然的山水形态与生态格局,其次是设计空间视廊与自然环境保护面,突出其景观价值2、 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系统是形成校园空间秩序的重要方法,集成高效的组织原则是进行功能分区,道路网络和 空间使用设计的准则在安徽大学新校区的规划中,不仅仅关注校园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有机结 合,同时亦关注校区内部与周边城市环境的整体联系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念贯彻在内外功能 的组织,景观地貌的利用和肌理联系等方面,力求使新校园与周边城市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形 成了较好的用地布局、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和景观系统等3、 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安徽大学有着七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受微州文化和早期现代建筑、西洋建筑的双重影响, 空间骨架与建筑语言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一面新校区的规划,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从而使校 园体现出逻辑与浪漫双重特质,促进学术交流与人际交往的气氛完整的景观体系与丰富的空 间环境层次以及具有地方风格意向的建筑风格使这一理念突显出来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目录一. 历史与现状分析1. 校园历史与发展2 .现状基地与评价二. 规划设计思想1 .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2. 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3. 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三. 校园规划总体特色1 .环境特性与时代精神交融2. 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3. 远期发展向社区共享倾斜四. 功能组织分区设计1 .功能分区与布局2. 道路交通组织3 .绿地空间系统4 .景观风貌规划5 .建筑群体设计五.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1. 给水规划2 .排水规划4. 电力规划5 .电信规划7. 有线电视及计算机网络8. 环境卫生保护六. 经济技术指标分区用地表: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建设内容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一.历史与现状分析安徽大学是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安徽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

      学校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 市,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33个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并被列为84所接受公费 留学生高校之一和22个国家华文教育研究基地之一1. 校园历史与发展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在当时安徽的省会安庆市,1958年于合肥市重建,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视 察安徽时,亲笔题写了安徽大学的校名建校70多年来,安徽大学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先 后向社会输送了近十万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现在有教职员工2295人,在校研究生850多名,普通教育本、专科生近14000名,成人学历教育在读生6000余人,共有15个学院,34个系科和30多个科研机构,52个专业安徽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占地1100亩,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占地2000亩, 计划主要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某地,兼有部分研究生教育和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的功能,它将成为安徽大学的主校区, 最终学生规模可达3万人2 .现状基地与评价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大学城围绕丽人湖呈发散式布局,成为经济技 术开发区“知识+生态”的绿蕊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大学城的中西部,翡翠路以北,九龙路和汤口路以东,容城路以 南,丽人湖环湖西路以西,西侧怀抱丽人湖及公园景区。

      用地与周围交通便利,并可与开发区形成良好的功能联系 基地内地势主体平缓,略有起伏由丽人湖伸展出的三道低凹湿地似指状自东向西插入基地,形成起伏相间的地貌 基地内最大高差约11.50M,零星散布许多池塘,植被及生态环境较好;东面的丽人湖的滨水绿带为基地提供了难得 的景观资源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利用地形,将伸入基地的低凹湿地转变为提高校园环境质量的宝贵条件;正确处 理新校区与大学城的整体关系,合理规划校园与周围道路交通、开发区的关系,以及组织具有安徽大学传统特色与 未来精神的校园空间二・规划设计思想设计依据:①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招标说明书②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③ 安徽大学新校区地形图④ 安徽大学新校区市政管线设计资料和环保意见书⑤ 安徽大学新校区岩土工程地质初勘报告⑥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⑦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规划图⑧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图⑨ 《普通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92)245号⑩ 国家相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范经过对现状与历史、规划设计要点、任务书以及相关法规条例的认真研究,我们确定这次规划的设计指导思想 为:“保护生态,构筑系统,发展人文”。

      1 .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安徽虽无水乡之名,却具泽国之实这一点在我们的基地内就有充分体现红线范围内有大大小小池塘近40 处,并由丽人湖向内伸入三处指状湿地,中间有相对高起的垄状缓坡,自然生态环境极佳自古以来,最美的景致 都是优秀的人文景观与出色的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在此兴建校园,无疑是为合肥的经济开发区注入新的活力, 从而带动整片区域的发展对自然地貌的尊重与发展,是校园个性魅力的所在,规划中对指状湿地的保留与改造,使安徽大学校区在目前 新规划的众多绿色校园中独具特色规划设计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保护天然的山水形态与生态格局,其次是设计 空间视廊与自然环境保护面,突出其景观价值2. 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系统是形成校园空间秩序的重要方法,集成高效的组织原则是进行功能分区,道路网络和空间使用设计的准则在安徽大学新校区的规划中,不仅仅关注校园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同时亦关注校区内部与周边城市环境的 整体联系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念贯彻在内外功能的组织,景观地貌的利用和肌理联系等方面,力求使新校园与周 边城市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形成了较好的用地布局、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和景观系统等3. 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安徽大学有着七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受微州文化和早期现代建筑、西洋建筑的双重影响,空间骨架与建筑语言 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一面。

      新校区的规划,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从而使校园体现出逻辑与浪漫双重特质,促进学术 交流与人际交往的气氛完整的景观体系与丰富的空间环境层次以及具有地方风格意向的建筑风格使这一理念突显 出来三. 校园规划总体特色从本次规划的设计指导思想出发,安徽大学的新校区展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环境特性与时代精神交融•生态优势,创建人工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校园生态优先是当代环境建设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新校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貌既为规划提供优质的景观资源,又 对规划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把人工融合于自然之中,谋求两者最大的和谐本次规划将天然地貌基本保留,并将 指状伸入的水面与学院等人工构筑空间有机的结合,新校区与丽人湖畔绿地反延伸的水面形成咬合之势,成为校园 整体的一大特色之一•公共活动综合带,体现包融性与以人为本本次规划在新校区的中枢位置设计了一条40-94M宽度不等的公共活动综合带,将科研区、教学区、生活区与 体育活动区以最便捷的路线串通,与传统的校园景观道不同,在这条步行活动带包含了交通、休闲、游憩、交往等 许多功能,景观亦随着行进的序列抑扬顿挫,体现新时代校园户外活动空间的新趋势符合师生户外学习、思考和 交往的行为要求。

      2. 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人文优先,创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育人环境,安徽有着极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安徽大学的建筑风格、 空间概念自然要对文化传统有所体现,新校区的建筑空间力求延续传统文脉,并融入现代语汇,在形式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