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命运决战:为新中国而.ppt
67页第七讲 命运决战:为新中国而 奋斗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⑴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代表的地主买办资产阶 级,要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国 家;¡⑵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 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 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并且 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 主义社会;¡⑶以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土中主张“ 第三条道路”的人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 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战后中间道路—第三条道路¡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主张走该条道路的是与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联系较少的中层资产阶级和上层小 资产阶级¡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 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1、中间道路的基本内容: ¡1)政治上,核心是自由与民主,远景目标是 建立政党政治与多党政治;近期目标是立即 取消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立即释 放一切政治犯(汉奸除外),党派平等合法 ,废除保甲制度,用普选的方式召开国民大 会,成立真正的民主联合政府 ¡(2)军事上,军队国家化,保持国防最低限 度之常备军,实行征兵制 ¡ (3)经济上,发展民族工业,“计划经济与 民主经济相结合”;振兴农村经济,改革土地 制度;用经济的民主充实政治的民主 ,没有 经济上的民主,一个职业与生活没有保障的 人,政治上的自由平等是一句空话。
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否可行? ¡(1)帝国主义不允许非培养竞争对手 ¡(2)当时中国各种矛盾尖锐,使得任何改良 性质的方案都失去了实施的可能性抗战后 的国共力量以军事对抗为主,使得无军事力 量的中间势力只能择一而从中国的现状是 由武力决定的很快,国共决战见分晓中 间党派、中间人士有的稍稍偏左,有的稍稍 偏右他们必须马上作出选择第三种人” 的“第三条道路”还没有来得及实践,就匆匆 收场 ¡(3)民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性, 使它无法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纲 要P69》)二、重庆谈判¡背景: ¡⒈全中国人民渴望和平; ¡⒉世界舆论也都希望战后中国实现和平,几个大国 ,苏联、美国; ¡⒊尽管蒋介石的内战方针早已确定,并已开始付诸 实施,但要立即发动全面内战,尚有许多难以克服 的困难 ¡⒋中共领导的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有了很大发展 ,但与国民党相比,仍居劣势经过8年抗战,解 放区需要休养生息,八路军、需要巩固和发 展,需要时间作自卫战争的各种准备由于敌我力 量对比悬殊,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或推迟全面内战的 爆发,这就需要与国民党取得某种妥协 ¡5.大国主要是苏联和美国的态度,中共也必须考虑 。
毛泽东离开延安,飞赴重庆阔别整整十九年一个操浙江官话, 一个说湖南口音, 蒋介石对毛泽东的称呼是“润之”, 毛泽东对蒋介石的称呼是“蒋先生” 毛泽东、蒋介石、赫尔利 谈判从1945年 8月29日开始, 至10月10日 结束,共 43天毛与各界人士会晤《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谈判焦点--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 ¡在军队问题上,国民党处心积虑地要取消 ,共产党 在谈判中作了必要的让步当时人民军队人数已超 过一百万,共产党方面提出改编为48个师,当时国 民党的军队为263个师但国民党方面断然否定, 要求“中共军队之组编,以12个师为最高限度” 其 后共产党又进一步作出让步,同意国民党263个师 ,共产党43个师,比例接近1/7国民党方面提出军 队将编至140个师,中共方面提出可相应改编为20 个师,双方军队比例仍为1/7。
经过共产党多次让步 与力争,国民党方面才表示“可以考虑” ¡关于解放区政权问题:共产党方面提出“承认解放区 及一切收复区的民选政府”,但国民党方面则表示“ 承认解放区绝对行不通”,将解放区斥之为“封建割 据” ¡争论最激烈的军队和解放区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经过43天的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 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十协定 》10月11日,毛泽东在张治中的陪同下飞回延安周恩来、王若飞仍留重庆 与国民党继续商谈尚未取得一致的问题重 庆 谈 判 后 各 界 人 士 为 毛 泽 东 送 行¡《双十协定》给予渴望和平的中国 人民只能是一种精神安慰由于受 降、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等实质性的 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协定难免成 为一纸空文三、马歇尔调处(45、12-46、8)¡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矛盾性):一 方面,美国继续支持和援助国民党政府 ;另一方面,又要求国民党作出某些让 步和改革,以换取中共的妥协,政治解 决国共两党的冲突,尽可能的避免内战 的再起决定再次调处国共关系,企图通过促成 国共停战和改组国民政府,完成它在远 东的战略规划从未亲自带兵打仗 而仅仅凭藉在作战 图上挥动小小一支 红蓝铅笔,就众望 所归地获得了五星 上将的最高军衔 。
调停失败后,马歇 尔回国出任国务卿, 并组织了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实施了 复兴欧洲的“马歇尔 计划” 马歇尔来华后组 成的三人军事小组 张治中、马歇尔、 周恩来19461946年年1 1月月1010日日 国共正式签订国共正式签订 停战协议停战协议 周恩来、张群、周恩来、张群、 马歇尔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尽管最终 未能阻止全面内战的爆发,但是它使得各界群众 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懂得了什么人应当 对内战承担责任这在政治上是一个重大的胜利李维汉说:“国共谈判破裂了,但我党满载人心归去1946年上半年,国共边谈边打持续了半 年马歇尔穿针引线,八上庐山,进行协调 ,成效不明显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 ,8月,马歇尔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发表声明 ,宣布调处失败1947.1.8,马歇尔离开南 京四、全面内战 ¡1、开始(46.6-47.2)1946.6.26,蒋介石以30万兵力, 向我中原解放区发起围攻,全面内战首 先在中原拉开接着,便向各解放区开始了大规模 的进攻投入兵力共计160万人,占国 民党全部正规军200万人的80%叫嚣 要在“五个月内在军事上解决整个中共” ,速战速决------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1946.7)项别项别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百分比(共)兵力430万120万(民兵 260万)27.9%地区面积积731.17万228.58万 31.3%城市1545座(大中)464座(中小) 30%人口3.39亿亿1.36亿亿 40%装备军队45个师训练军 事人员15万人给予贷款和物资59亿美元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表美国帮助蒋介石训练部队• 中共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 或夺取城市为主要目标.¡解放军放弃了一些城市和地方,战线缩短, 兵力逐步集中,实现了作战目标。
¡1946.11—1947.2,经过4个月的作战,人民 解放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34个旅,连同非正 规军,共约41万人,自身损失约13万人在 各大战场基本上掌握了主动权.2、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陕北 ¡“蘑菇战术” 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之 战;¡1947年3月底,国民党以24个整编师、 45万人,开始向山东解放区发起大规模 进攻孟良崮大捷 ¡1947年3—6月,各战场共歼敌正规军31 个半旅,加上非正规军,共47万,解放 军损失11万多人;国民党占领城市95座 ,解放军收复和解放城市153座其重 点进攻遭到失败 重点进攻 主动撤离1947.3向陕北、山东进行重点 进攻 3.18主动放弃延安中央军委化名“昆仑纵队”,毛 也取了一个假名—— “李得胜” “少则一年,多则两年,延安仍 将回到人民手中” (1948/4/ 21)“闪电进攻延安” 熊向晖 (“前三杰”为李 克农、钱壮飞和 胡北风“后三杰”为熊向晖、 申健和陈忠经 ) “一人可以顶几 个师”—毛泽东孟良崮大捷山东解放区 粟裕 仅用4 天时间,以伤亡1.2万 人的代价,全歼了拥有 全副美式装备、号称 “国军模范”、 “常胜 铁军”、 “御林军”的 国民党“王牌”主力 — —整编74师。
3.2万 )击毙张灵甫蒋老泪纵横:“以我绝 对优势之革命武力,竟 为劣势乌合之匪所陷害 真是空前大的损失, 能不令人哀痛!” 解放战争第二年形势的重大变化国民党共产党总兵力430万373万127万195万正规军200万150万61万100万机动性战线延长,大部分兵力 用于防守,机动兵力减少不需分兵守卫后方,机动 兵力大大增强士气士气低落,充满失败情绪士气高涨,满怀胜利激情3、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打到外线去的三路大军是:刘邓实施中央突破,直趋大别山;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主力在鲁西渡过黄 河,挺进豫皖苏地区;陈赓、谢富治率领晋冀鲁豫太岳兵团,强渡黄 河,推进豫西 ¡ 内线部队开始反攻 西北、山东、华北、东北各个 战场,陆续转入了战略反攻 ¡1947年10月,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了 政治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了“打 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948年上半年,国民党军处处被动挨打,全线崩溃 4、战略决战----1948年秋,进入夺取 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 ¡(1)序幕:济南战役 ¡(2)辽沈战役 ¡(3)淮海战役¡(4)平津战役----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 解放¡(5)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辽沈战役辽沈战役辽沈战役纪念碑辽沈战役纪念碑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平津战役战战 役 名 称起 讫讫 时时 间间歼歼 敌敌 数(万)辽辽沈战战役1948.9——1948.1147淮海战战役1948.11——1949.155平津战战役1948.11——1949.152总总 计计154战 役特 点辽 沈 战 役先取锦州,关门打狗淮 海 战 役中间突破,分割歼灭平 津 战 役先取两头,后取中间,和平解放北平渡江战役渡江战役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仓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五、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溃败 ¡1、国统区经济崩溃国家资本膨胀金融崩溃 1948年10月31日公布《改善经济管制补充办法》,从第二 天起解冻物价,取消“限价”政策物价飞涨,12月即比8月上涨325倍, 1949年2月又上涨到834倍,到4月15日竟然狂涨至62714倍!民族工商业破产,群众生活陷入困境 ¡2、军事上一败涂地 ¡3、政治危机 (1)接收----“三洋开泰”:爱东洋、捧西洋、捞现洋五子登科”:金子、房 子、票子、车子、女子 劫收”不仅使其吏治更加腐败,军纪荡然无存 ,派系斗争激烈,组织涣散,自身肌体受到极大损害,而且引发了广大 人民群众对国民党政权的空前不满,使国民党在政治上失去了民心,严 重动摇了国民党统治的基础,加速了国民党的败亡负责解决接收的重要人物邵毓麟向蒋介石当面进言:“象这样下去 ,我们虽已收复了国土,但我们将丧失人心!”他预言:“在一片胜利声 中,早已埋下了一颗失败的定时炸弹 (2)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P137-138(国民党政权已经失去了群众基础)国家资本膨胀¡国家垄断资本应具有3个要素: 这一资本是和国家 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即它的资本来自政府,并有政 府的官员掌握着经营权; 这一 资本集团对国民 经济的某些方面具有垄断性; 这一资本集团对广 大人民具有压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