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泾川县融入西安经济圈的深入思考2.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05370795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对泾川县融入西安经济圈问题的若干思考冯慈理0Q 1021492666 Te\: 13830373198【摘要】:经济圈是一个地域经济用语泾川县融入西安经济圈, 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较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雄厚的产业 基础泾川县融入西安经济圈,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大势,也符合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在提倡的区域经济统筹发 展的要求笔者在全面分析融入的基础条件之后,恰当地提出了发展的 整体思路,供大家参考关键词】:经济圈;条件;思路经济圈又称大城市群、城市群集合、大经济区、大都会区 或都会区集合,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中文地域经济用语 它主要是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 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泾川县融入 西安经济圈,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大势,也符合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在提倡的区域经济统筹发 展的要求对泾川县融入西安经济圈的问题,笔者作了长时期 的思考和研究,现就融入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思路谈一些基本的 认识,供大家参考—、基础条件(一)区位优势独特泾川县地处陕、甘、宁三省(区) 交通枢纽地带,区位独特,是甘肃的东大门,312国道、银武高 速横贯全境,东距西安国际机场190公里,西距宝中铁路平凉 南站40公里,312国道、银武高速公路、西(西安)平(平凉) 铁路横贯全境。

      融入西安2小时经济辐射圈,交通便捷二) 生态环境较好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降水适中,土层深厚,总耕地面积87. 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37. 1%有水浇地近10万亩,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素有“陇 东粮仓”和“陇上小江南”的美称,被国家农业部划定为全国 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非常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和优质牧草三) 旅游资源丰富泾川县境内有佛祖舍利大云寺、国 家AAAA级西王母祖祠和瑶池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陇上双 明珠之一的南石窟寺景区,国家涉外接待三星级宾馆西王母浴 苑,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田家沟生态景区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 隍庙还有遍布泾河两岸的百里“石窟长廊”、传统民俗保存 完整的完颜氏族居住区等新兴景点,形成了西王母文化、石窟 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温泉休闲等五大板块汇聚的独特 旅游资源体系三省交汇的区位优势,畅达便捷的交通条件, 使泾川可以与周边著名旅游景点互相搭接,随意连线以泾川 为景点中心,东去古都长安,可游览西安名胜古迹西去平凉, 可登临名山峰桐,游览宁夏沙湖;南去宝鸡,可到法门寺、太 白山;北可借道老区庆阳,游览革命圣地延安,开发旅游产业, 建设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前景广阔。

      四) 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泾川县坚持发展果、菜、 草、畜四大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至2013年底,泾 川县果园面积达到30万亩,被评为中国优质红富士苹果之乡, 果品年产量15.37万吨,“泾龙牌”红富士苹果通过国家绿色 认证,先后获得全国、全省六项金奖,被授予“中华名果”称 号,发展优质饲草22万亩,牛、猪饲养量分别达到15万头和 17万口陇新”牌生猪、“透心红”胡萝卜等农产品通过国 家商标注册五)招商企业初具规模招商引资建设了恒兴果汁、丰 泰棉业、育才酒精等一批投资规模大、拉动作用强的农副产品 加工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都来自西安、宝鸡,他们到泾川落户 以后,依托当地丰富的产业资源,形成了 “公司+基地”的发 展格局,发展势头强劲二、发展思路按照“对接西宝咸、建设新泾川”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泾J11县各种优势资源,更好地利用西安经济圈对泾川县的辐射带动作用,使泾川县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平台、西安旅游的后花 园、现代农业发展基地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前沿阵地一)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川区以 果菜间作、立体种植为主,墟区以优质果品、粮食和经济作物 为主,山区以种草养畜为主,整村、整乡、整区域推进,继续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果、菜、草、畜四大产业,以四大优势产业 为依托发展相关高技术产业,加快后续产业发展,建办泾河川 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大优质品种引进示范力度,引进、示范和 推广高产、优质、高效、低耗适用生产技术,扩大优质果品、 特色蔬菜和名优水产比例。

      1、进一步强化耕地管理,稳定基本农田,落实增产措施主攻单产,扩大复种,稳定和提高总产,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 定在45万亩左右,年总产稳定在1B14万吨,确保全县粮食安 全在此基础上,积极把握西安食品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 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建立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10万亩,优质 小杂粮生产基地6万亩,优质果品产业基地30万亩么充分调动农民发展果业的积极性,扩大果品产业规模 加大无公害生产投入,夯实绿色果品生产基地,以优质有机无 公害苹果生产为重点,兼顾发展优质梨、柿子、核桃、枣等其 它名优果品积极开拓外销市场,通过公司联合、大户联合、 商商联合等多种形式,外引内联,鼓励支持有实力的果品经销 企业,在陕西设立直销窗口,实现全年供货,充分利用陕西果 品流通企业间接出口的优势,继续扩大东南亚、俄罗斯、哈萨 克斯坦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果品销售3坚持露地栽培与设施生产并重、大路菜与精细菜同步发 展、纯种与间套复种相结合,不断扩大蔬菜种植规模,积极发 展反季节蔬菜全面落实无公害生产措施,进一步健全农产品 质量安全体系,使蔬菜生产逐步向标准化迈进充分发挥已注 册的“回中”牌粉红萝卜、嫩玉黄架豆,“泾丰”牌泾州大葱、 脆红参胡萝卜的优势,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泾川县蔬 菜的市场占有份额。

      4以旭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康博饲料公司为依托,以优 质肉牛、优质瘦肉型猪为重点,发展壮大南北部山区草畜产业 开发经济带,持续开发草畜产业相关产品,在县工业园区招商 建办大型畜产品专业批发中心,促进县内畜产品流通和扩大对 外销售,使泾川县草畜产品在陕西市场乃至国际市场有立足之 地以“阳光工程”等项目为依托,围绕西安劳务市场需求, 积极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不断提高泾川县农民工的务工技能, 实现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建立劳务工作站,健全劳务信息 服务网络,加强与西安、咸阳、宝鸡等大中城市各用工单位的 交流沟通二)联手建办工业集中区,壮大泾川县工业经济1、为发展工业经济创设良好的投资环境全力营造安全文 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透明开放的政策环境, 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 环境,加快泾川县工业集中区、东、西循环经济带的基础设施 建设,积极兑现优惠政策,依法保护投资经营者合法权益2集中解决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采取征用、 租用和倒兑等办法,集中解决汹丰和城东工业园建设的用地问 题加强区域合作,联手建办企业着力培育食品饮料、轻 纺化工、饲料加工等特色产业工业,以产业链条延伸为方向,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鼓励支持有技术、有资金、有经 营特长的经营者和西安联办企业。

      4.提升民营经济的整体规模和效益,通过体制创新、项目 扶持、优化服务,推动民营经济上水平、上规模,支持鼓励非 公有制经济积极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改革、城镇化建设, 拓宽民营经济开发领域,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人才、信 息、技术、土地等方面的服务,鼓励、引导西安民营企业家来 泾川投资创业三)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西安客商来泾川县投资兴业1、建议每年调研论证一批符合泾川经济发展、符合西安经济扩张和新技术应用推广的招商引资项目2紧紧依托生态、果品、畜牧、蔬菜等特色支柱产业, 引导全县民营经济参与产业化基地建设,投资建办种养农业企 业,规划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发展专业村镇, 做好特色农产品注册和质量认证,主动打入西安市场,成为西 安农付产品的主要供应地和集散地玉全面做好“五通一平”,加快西部循环经济带的基础设 施建设步伐,在园区先期垫资规划修建框架式厂房,配套必要 的基础设施,采取成本一次性转让和租赁形式提供投资商4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卫生、教育、中介服务、城镇 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运、污水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和文 化旅游产业开发,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引导农民合作建办各类专 业经济组织。

      吸引西安资本投资建办大云寺、王母宫、温泉旅 游度假村等项目推行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与西安有关科研院所、知 名企业、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相关县、市建立长期的对口联 系制度,建立友好市、县合作关系,随时掌握发展动态,互通 信息,交流情况,争取陕西投资向泾川县倾斜延伸6落实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和优惠政策,积极优化投资环 境,鼓励投资企业主动走出去,加强与陕西企业的联系,大力 宣传泾川的投资环境、区位优势、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吸引更 多的客商来泾川投资兴业四)大力开发旅游产业,打造西安旅游后花园1、 着力打造古都西安后花园 泾川,大力推介泾川旅游 资源,打造西王母古里泾川旅游品牌,提高知名度2、 聘请资质较高的规划设计单位,科学规划,合理定位, 进一步完善提高大云寺、王母宫、田家沟、南石窟寺、温泉等 景点的基础服务功能,制定旅游接待优惠政策,实现和西安旅 游市场接轨3、 积极推出西安一泾川区域旅游联盟精品线路,着力推出 “丝路”之旅、“寻根朝觐”之旅、“休闲度假”之旅、“西北风情”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4、 成立泾川县国际旅行社,与西安大型知名旅行社搭接5、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把握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张 的趋势,围绕泾川县旅游资源优势,每年调研论证一批符合西 安经济扩张的旅游招商项目,形成动态项目库。

      6、 着力挖掘开发具有西王母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重点研 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风味小吃及312沿线“农家 乐”等旅游项目五)加大与西安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泾川县经济快速 发展1. 利用各种途径大力宣传泾川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加快 形成、传媒广告、文博会展等现代文化产业群,努力构建、包装 装潢印刷等现代文化产业基地2. 利用名人资源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对泾川县 的名人资源进行挖掘,上规模,造声势3. 加快文化创新能力依靠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断发 挥创新能力,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进行包装,把这种丰富的文 化资源转化成能为经济发展带来效益的生产力六)加大与西安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夯实泾川县经济 发展后劲1、进一步加强科技自身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科 技发展环境把泾川县建成科技强县和全省高科技产业发展基 地,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 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并建立起符合高新技术及产 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风险 投资机制,科技三项费投入占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知上,综 合科技实力由目前的全省下游水平进入全省中上游水平。

      么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系泾川县经济建设大局的高 技术基础研究,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加速高新技 术产业化,逐步在培植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 传统产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强院地院企合作,继续与酉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 学、西安交大、兰州交大、兰州商学院等14个院所(处)37名 专家教授开展技术协作,通过整合技术资源优势,加强农业高 新技术装备,加快沿泾河川区特色农业产业带、果蔬产业带、 生态工业产业带,沿梁河、红河、黑河草畜产业带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并在能源及节能技术、新型建筑建材技术、化工技术、 印刷包装、医疗卫生技术、现代管理科学、广播电视、邮电通 讯等技术领域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服务模式作者简介:冯慈理,男,汉,生于1967年11月23日,大 学本科,在泾川县委党校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 作近年来,在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