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体监理细则.docx
18页主体工程监理细则一、模板工程1 、工作内容1)、主控项目:① 模板安装承载力;② 轴线位置; ③底模上表面标高;④ 强度、刚度及稳定性;⑤ 模板隔离剂涂刷2)、一般项目:① 层高垂直度;②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③ 表面平整度;④ 截面内部尺寸;⑤ 起拱高度.2、技术要求1)、主控项目:①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在支 撑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 排水措施②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 荷载的承受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 垫板③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2)一般控制项目:① 竹、木模板的面板及龙骨其规格、种类按下表参考选用: 竹、木模板的面板及龙骨规格、种类参考表部位名称规格(mm)备注面板防水木胶合板 防水竹胶合板12、15、18宜做防水 处理素胶合板龙骨木方、木梁500x100、 100x100背楞型钢、钢管等计算确定② 面板及龙骨材料质量必须符合其设计要求,安装前先检查模板 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③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A、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注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注水湿 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B、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 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C、 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④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 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 1/1000~3/1000.⑤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空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项 目允许偏差(mm)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插 筋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 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 10.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尺 寸+ 10.0⑥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咼±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 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架+4、-5钢尺检查层咼不大于5m6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垂直度大于5m8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咼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施工承包商向监理提交的资料⑦底模及支梁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 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中规定:底模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立方体 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5,<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⑧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1) 、开工报告及报审表2) 、施工组织设计及报审表(包括安全方案)3) 、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4)、施工管理人员名单、特殊工种人员证件(复印件)5)、原材料试化验单、见证取样记录、进场材料验收记录及数量清单6)、原材料报审表(后附质量证明文件)7)、机械设备检修记录(塔吊、搅拌机、水准仪、经纬仪、钢筋 卷扬机、木工电锯、计量称、包括其他电气设备)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记录、质量批检验记录.4、监理工作 1)、检查施工承包商质保体系是否建立且有效运行 2)、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证及劳动保护,安全措施3)、根据设计图纸和标准检查模板安装的尺寸、允许偏差以及固定 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的尺寸偏差是否符合要求4)、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模板的接缝是否严密,模板与砼接触面 是否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5)、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如还有杂物影响到砼的 浇筑,应督促施工方立即清理干净,并经监理检查通过后方可浇筑砼6)、模板安装和浇筑砼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 生异常情况时,应督促施工方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二、钢筋工程 1、工作内容① 材料进场时的取样送检;② 受力筋的弯钩、弯折;③ 箍筋的弯钩;④ 钢筋连接方式(电渣压力焊);⑤ 钢筋安装(现浇框架结构)2、技术要求1)、原材料①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 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 关标准的规定.②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的钢筋强度应满 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 ,检验所的 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
25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③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 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④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 状老锈2) 、钢筋加工①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1) HRB 235 级钢筋末端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 钢筋直径的 25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 倍2) 当设计要求钢脑筋末端需作 135°弯钩时, HRB335 级、 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 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 钢筋作不大于 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 于钢筋直径的 2 倍②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 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第 1 条规定外,尚应不小于 受力钢筋直径.(2)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 等要求的结构,应为 135°3)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一小于箍筋直径的 5 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③ 、钢筋调直以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法当采用冷拉法 调直钢筋时,HR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1%④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 规定: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径尺寸±53、钢筋连接①、纵向受力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方式有电渣压力焊、绑扎搭接等.② 、电渣压力焊(1) 钢筋的牌号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2) 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 积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3)钢筋焊接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的(150mm区段内) 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除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 曲,应予以矫直或切除,但不得用锤击矫直4) 在钢筋电渣压力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 节接头部位应清理干净;钢筋安装应上下同心;夹具紧固,严防晃动; 引弧过程力求可靠;电弧过程延时充分,电渣过程短而稳定,积压过 程压力适当5)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 要求: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 4mm。
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3°.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 01 倍,且不得大于2mm.③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 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 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④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出,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 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 直径的10倍⑤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 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 d( 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 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 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所有 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 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 50%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 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 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易采用焊接接头;当 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⑥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 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1.3L1(L1 为搭接长度)凡 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 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所有 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 计要求;当设计中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梁类、板 类及墙类构件,不易大于25%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3)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它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⑦ 、在梁类、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 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 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 0.25 倍.(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 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小于100mm。
3)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 应大于200mm°( 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 接接头两个短面外100mm范围内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4、钢筋安装① 、本工程全部为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包括框架梁、柱、板 的绑扎.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如有锈蚀应除锈后再运至绑扎 部位.② 、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 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 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理干净③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④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框架结构钢筋绑扎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 目允许偏 差mm)检验方法绑扎钢筋网长、宽±10钢尺检查网眼尺寸±20钢尺量连续三档, 取最大值绑扎钢筋骨架长±10钢尺检查宽 高宽、冋±5钢尺检查受力钢筋间距±10钢尺量两端、中间 各点,取最大值排距±5钢尺检查保护层 厚度基础±10钢尺检查梁、柱±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