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石潭记》知识要点.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郭**
  • 文档编号:117356327
  • 上传时间:2019-12-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3.1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石潭记》知识要点      《小石潭记》描写了小石潭四周优美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心中郁郁不得志、孤独凄凉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石潭记》知识要点随小编来看一下吧      一、文学常识      1.作者: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被成为“柳柳州”他与唐朝另一位著名文学家韩愈并成“韩柳”倡导了古文运动他在被贬期间写下了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      2.选自:《柳河东集》      3.记: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这种文体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报复阐述作者的某种观点      二、文章内容      1.分段: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      第二段:写潭中游鱼;      第三段:写小石潭的岸势和源头;      第四段:写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      第五段:交待同游者      2.中心思想: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凄清幽美的独特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曲折反应政治上受打击怀才不遇的愤恨不平      3.写作特色:      1)按观察角度的变化刻画景物动静结合由近及远巧用比喻正面侧面相结合      2)寓情于景情随景变情景交融      3)语言生动、形象、简练      三、要点      1.作者站在小石潭的东北岸观赏景物依据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      2.文中描写鱼儿静态游姿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静态游姿的句子是“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主要内容】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主题思想】作者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小石潭让》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文章结构】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条理清楚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身→岸势)→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堪”“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总之这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      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这一段作者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形象逼真      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最后一段“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写作技巧】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此外文章在写景时采用了映衬的手法如写潭中游鱼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潭水和鱼互相映衬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      还采用了动静结合手法写景如:写潭中小鱼“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佁然不动”这是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但水中之鱼不能不动短暂的静止过后便见“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一动态把鱼写得富有人情味这因此触动了作者情怀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精神负担很重处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为何能“乐”?乃是因为离开了纷陈烦恼的官场这一是非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这位破碎了心的散文家带来了片刻的欢乐      本文描写景物特征除正面描绘外还多处照应如为突出“石”潭的特征作者正面进行了描写:“全石以为底……为、为岩”还通过“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等在前后加以照应小石潭的环境幽静、优美显示出自然的原始风貌作者也在多处照应以突出这一特征      拓展阅读:小石潭记译文与赏析      小石潭记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佩通:珮)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注释      [1]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2]篁竹:竹林      [3]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      [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格外清清澈冽凉      [5]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做...      [6]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以:连词相当于“而”不译      [7]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高低不平的岩石岩岩石      [8]翠蔓:碧绿的茎蔓      [9]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0]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1]皆若空游无所依:(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1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13]佁然不动:(鱼)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14]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15]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6]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斗折像北斗七星的排列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蜿蜒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17]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交相错杂      [1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悄怆忧伤的样子      [19]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环境太冷清了以因为清凄清      [20]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21]龚古:作者的朋友      [22]宗玄:作者的堂弟      [23]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着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隶而从:跟着同去的隶:随从而:表并列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简二小生两个年轻人指崔简的两个儿子      [24]全石底以出;以而      赏析      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小石潭记》赏析(成曾)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