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内江市区域卫生规划(2015—2020年)》.docx

31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47743146
  • 上传时间:2023-12-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52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内江市区域卫生规划(2015—2020 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 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川委发〔2009〕21 号)及《四川省 2008 —2020 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4 年修订版)》和《四川省卫生计 生委关于印发〈四川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 年)〉 的通知》(川卫办发〔2014〕437 号)精神,进一步促进全市医疗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 一)现状经过近几年较快发展,我市公共卫生机构、 医院、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卫生资源、卫生服务总量、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均在全省中等偏上的位置2014 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 3107 所,其中:综合医院 50 所, 中医院 6 所,专科医院 8 所,妇幼保健院(所、站)6 所,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 6 所,卫生执法监督支队(大队)6 所,紧急救援 中心(站)2 所, 中心血站 1 所,健康教育所 1 所,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站)23 所, 乡镇(街道)卫生院 110 所,专科疾病防治 院 2 所, 门诊部 2 所,诊所、卫生所、 医务室 667 所,其他卫生机构 3 所。

      全市共有村卫生室 2177 所全市医疗机构开放床位-1-19825 张,每千人拥有病床 5.32 张 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 23018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6546 人,占卫生人员的 72%卫生 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助理) 医师 6976 人,注册护士 6422 人每 千人有卫技人员 4.43 人,执业(助理)医师 1.92 人,注册护士1.73 人2014 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 73.7 岁,婴儿死亡率 3.83‰,孕产妇死亡率 27.99/10 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6.13‰2014 年,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 166.16/10 万,免疫 规划接种 95%,城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 97.67%,农村孕产妇系 统管理率达 91.76%,城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99.92%,农村孕产妇 住院分娩率 99.61%,卫生监督覆盖率达 100% 全市门诊人次 1455.1 万人,住院人次 41.43 万人,病床使用率 89.55%,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9.2 天纵观内江卫生事业,虽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 “发展 不足、发展滞后”仍然是内江卫生的主要问题 内江卫生事业仍 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广大基层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城 乡、 区域之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差距还较大,与 “ 两化”互动、 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2014 年,我市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 构床位 5.32 张,低于全省 5.67 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 4.43人,低于全省 5.58 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 医师 1.92 人,低-2-于全省 2.22 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 1.73 人,低于全省 2.17 人; 每万人口疾病预防控制人数为 0.98 人,低于全省 1.42 人;每万 人口妇幼保健人员数为 1.12 人,低于全省 2.22 人;每万人口卫生监督人员数为 0.34 人,低于全省 0.41 人二是结构不平衡2014 年我市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 数为 1.69 张, 占全市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的 39.2%,每千农 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 1.02 人,为全市卫生人员的 28.7% 全市农村卫生资源短缺, 区县分布不平衡 由于市级医疗卫生机 构集中分布在市中区和东兴区,导致两区每千人口卫生机构床位、 卫技人员、执业(助理) 医师、注册护士等指标均高出三县一倍以上三是人才队伍能力不足近年来, 医疗服务量在急剧增加, 2014 年比 “十一五”末增加了 229.03 万人次,但卫技人员数远 远不够需求。

      我市现有卫技人员中,高水平专家少,基本没有在 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专家 目前,全市无 1 名省级学科带头人, 省级学科后备人选仅 3 人现有卫生技术人员呈现出低学历多、 高学历少,低职称多、高职称少,普通医生多、高级专家少的“ 三多三少”状况四是财政投入不足 内江属于老工业基地,关、停、并、转 的企业较多,新兴产业刚起步,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大,财政对卫 生投入不足全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不足,有加床现象, 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紧缺和医疗设备配置低,影响了医疗服务水平和医-3-疗质量,制约了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机遇与挑战1.面临的机遇十三五”期间,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迎来 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西 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等重大利好政策环境下,我 市卫生事业迎来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机遇 随着市委六届八次全 会确定的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和改革开放 “ 三大” 战略的深入实施,必将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动社会快速发展,必将对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发展空间2.面临的挑战全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 医疗卫生资源供 需矛盾仍将存在;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 复护理、 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日益凸显;单独两孩政策的启动 实施,新增出生人口将持续增加,将对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 公共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城市妇产、儿童、生殖健康等 相关医疗保障服务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随着户籍制度改革, 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增加,城市公共卫生服 务矛盾日益凸显; 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居民医疗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提出 了更高要求;重大健康问题依然突出,传染病防治任务繁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

      二、总体要求-4-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立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 状,以优化配置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为核心,从资源总量、结构、 布局调控入手,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突出公益、公 平、效率,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结构科学、层级清晰、 分工合理、方便可及、效率较高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工作中, 坚持以人为本、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统筹兼顾并突出重点、分级 分类管理、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机制, 完善体系,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到 2020 年,全市医 疗卫生事业居全省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 74.4 岁,婴儿死亡率 控制在 10‰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 25/10 万以内,5 岁以下 儿童死亡率控制在 13‰以内到 2020 年,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 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 医疗服务体系, 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 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 保障体系, 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大 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全民,城乡医疗救助 制度更趋完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全面建立,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 医疗服务持续改善,诊疗能 力明显提升,公益性质进一步彰显,多元化的办医格局进一步深 化,全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

      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 生服务需求逐步得到满足,适应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财政保障机 制基本建立,卫生发展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享有卫生服务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5-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表 1: 内江市区域卫生规划有关指标一览表分类序号指 标 名 称现状值(2014 年)目标值(2020 年)健康素质1人均期望寿命(岁)73.774.42婴儿死亡率(‰)3.83<103孕产妇死亡率(/10 万)27.99<254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13<13卫生资源配置5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人)4.437. 16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1.922.77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1.7338每万人口疾病控制人员数(人)0.981.59每万人口妇幼保健人员数(人)1. 122.310每万人口卫生监督人员数(人)0.341.411每千人口床位数(张)5.326卫 生 服 务12床位使用率(%)89.5592. 113平均住院天数(天)9.2814免疫规划接种率(%)95>9515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0 万)166.16<28016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覆盖率(%)1001001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5585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一)机构配置。

      到 2020 年,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县(区)、乡镇(街 道)、村(社区)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城市建立起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专科医-6-疗保健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在农村 建立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等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站)为网底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1.医疗机构1)综合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继续巩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创建成果,在经开区建设新区医院,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市第二人民医院继续巩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成果,完善医疗 业务用房布局,扩建门诊、住院综合楼及儿童医疗服务体系业务 用房,建设康复养老中心 隆昌县和资中县人民医院巩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创建成果,完善医院内涵建设二级综合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巩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在 内江经开区管辖范围内新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并开展医养结合 业务市中区、东兴区、威远县人民医院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力 争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威远县第二、第三人民医院争创二级 甲等综合医院 内江城区新增 2-4 所二级以上民营综合医院,三县在城区范围内根据实际增设 1-2 所二级以上民营综合医院。

      2)中医医院三级中医医院市中医医院巩固三级甲等中医院创建成果, 完善新区医院功能,建设老年病医院 隆昌县中医院巩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创建成果,完善医院功能,加强内涵建设二级中医医院资中县中医院巩固二级甲等中医院成果,争-7-创三级乙等中医院,选址新建威远县中医院巩固二级甲等中医 院创建成果,加强内涵建设东兴区中医院加强内涵建设,争创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市中区中医院独立设置,选址新建 内江城区及三县根据需要设置民营中医院3)专科医院设立妇女儿童医院 1 所,设立肿瘤医院 1 所 内江城区新增 4— 6 所二级以上民营专科医院,三县在城区范围内新增 2—4 所民营专科医院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照 3 — 10 万居民或按照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规划设置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到 2020 年,市城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12— 14 个,县(区)城区根据人口分布情况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每位居民步行 15 分钟均可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 乡镇卫生院保持现有 110 个乡镇卫生院全市原则上不再新增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