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黄冈市马曹庙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8页湖北省黄冈市马曹庙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通过会议和宪法,也就是通过嘴和笔,实现了联合,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政治大厦,却是人类历史的首创,一个不朽的政治奇迹这个“政治奇迹”最有可能是:A.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B.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C.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建立起共和政体D.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参考答案:C2.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参考答案:D《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A项表述正确《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B项表述正确《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C项表述正确罗马公民法由公元前450年开始公布的《十二铜表法》逐渐演变而来,因此《十二铜表法》属于罗马公民法,D项表述错误。
本题要求选择表述错误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D3. 1970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阵营坚决支持中国 B.西欧国家日益走向联合C.美国丧失了世界霸权地位 D.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参考答案:D4. 有关清朝海禁政策及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防范沿海人民抗清斗争 ②禁止海外贸易③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趋势 ④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D5.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A.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C.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参考答案:D【详解】A项是对国内的影响,不合题意,故排除AB项是对国内的影响,不合题意,故排除B。
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使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故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故D正确点睛】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广大被日本占领的亚洲国家的命运,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6.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县制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D.统一度量衡参考答案:A【详解】“制六合”即统治地方,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县设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从而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故A正确;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但不是最有效地“制六合”的措施,排除BCD7.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该材料中的习俗( )A.起源于明朝中期 B.仅流传于中国北方C.受外来文化影响 D.受宗法制的影响参考答案:考点:13:西周的宗法制.分析:本题考查宗法制.需要掌握宗法制的深远影响.解题的突破口是“清明日,男女扫墓”,结合宗法制的深远影响解答即可.解答:清明日扫墓主要是祭祀祖先和自己的亲人,这体现的是血缘关系,因此这一习俗与宗法制密切相关,故D项正确.宗法制起源商周时期,对整个中华民族影响深远,故ABC项明显错误,应排除.故选D.8. 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这里的“收效最好”主要体现在A.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合作传统B.以和平方式确立君主立宪政体C.以和平手段巩固了国王的统治D.终结了土地贵族大权独揽局面参考答案:B【详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不流血的斗争方式“光荣革命”实现权力转移,国王权力由议会制定的法律赋予和制约材料中的“在英国所有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应当是指以和平方式确立起了君主立宪政体。
故答案为B项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要限制国王权力,而不是仅仅恢复合作,排除A项;“光荣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巩固国王统治,排除C项;“光荣革命”是针对国王的革命,排除D项点睛】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光荣革命”,最终掌握了政权光荣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中通过了一系列法案,限制国王权力《权利法案》的颁布,说明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同时表明,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得以确立,英国议会发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9.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够阻止对宪法的修改”当时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你认为此规定能通过主要是因为 A. 德意志统一主要是因为普鲁士发动的三次王朝战争B. 其他各邦不团结C. 其他各邦是被普鲁士吞并的D.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令各邦臣服参考答案:A10. 它是“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拥有的船只超过一万五千艘,成为“海上马车夫”该国是A.西班牙 B. 荷兰 C.英国 D.法国参考答案:B11. 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
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12. 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中搜集到的两幅图片根据图片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同学正在学习的历史知识是A.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巴黎公社的建立参考答案:B13.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宗法制得以恢复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体现的是汉武帝为了解决郡国并行带来的弊端而实行的推恩令推恩令的推行可以使地方诸侯的势力越来越薄弱从而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所以本题选B,A、C、D三项不符合史实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汉代的推恩令14.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一革命道路的开端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革命统一战争的建立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参考答案:D15. 下列文字材料反映的近代反侵略斗争,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②“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三元里战争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致远”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的主力舰的名称,反映的是黄岛海战;第三段材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爆发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前后。
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16.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参考答案:A17. 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新青年》 B.《少年中国》 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参考答案:C18. 克林顿政府创造了经济扩张的奇迹,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对美国的“新经济”认识错误的是A.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B.实现了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同时并存C.完全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参考答案:C【详解】美国的“新经济”是一种经济模式,并没有完全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故C错误,符合题意;美国的“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该经济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由于新经济模式出现,美国经济出现了连续十年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与高增长并存的局面,A、B和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 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