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患沟通及知情同意制度.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18309848
  • 上传时间:2023-10-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88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医患沟通及知情同意制度一、患者知情同意是指患者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益 处、费用开支、临床实验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患者在 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权利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应充分尊 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自觉履行医疗告知义务.二、知情同意告知的基本要求(一)告知方式有门诊告示、入院须知、各类知情同意书、病程 记录、口头告知等形式,具体采用何种形式依告知的具体情况而定二)进行医疗告知的人员为具有我院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及有 关职能部门人员三)告知对象1.当患者本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告知的对象首先是患 者本人2.当患者本人为不满 18 周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 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的人除外)时,应告知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具体顺序为:父母、祖父 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其他近亲属3.当患者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后果的精神患者 (包括痴呆患 者)时,应告知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具体顺序为:配偶,父母,成年 子女,其他近亲属.4.在医疗活动中,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导致无法行使知情选择权 (患者年满 18 周岁,处于昏迷、休克、麻醉等意识丧失状态)或是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其知情同意权由具有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近亲属代为行使.(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各种原因授权他人行使其知情同意 权时,患者必须签署《患者授权委托书》.被授权人只能在授权权限 范围内签署意见,非被授权人不得在相关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署有关 意见。

      五)告知应体现在诊治和护理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诊断、治 疗、麻醉、发药与服药、注射、膳食、交往、休息与活动,乃至出院 复查及医嘱等六)对与治疗及护理有重要意义的事项,应向患者或患者家属 反复多次告知.三、知情同意告知的时机和内容(一)患者入院前告知1.接诊医师应告知患者的病情、初步的诊断、住院的必要性 , 预计的住院时间、可能的医疗费用,病房床位情况等;2.分诊护士应告知办理住院的流程、病房的位置等.(二)患者入院时告知1.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时,住院部应向患者提供“住院须知”;2.患者入院后,由值班护士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该病区的环 境、人员及医疗组情况;3.主管医师及时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并详细询问病情,记录在案 告知患者:根据他(她)现有的病情与体格检查情况所作的初步诊断 (属于保护性医疗者除外);为了进一步确诊,需要做的检查,以及初 步的治疗方案;如有多种替代治疗方案,应向患者或家属讲明优劣, 供患者选择.4.应注意告知患者或家属应予配合以及应注意的有关事项入院时的告知应于患者入院后8 小时内完成,告知内容另页 书写,打印后由患者或其授权的委托代理人签名后留存于打印病历中 存档备查三)治疗过程中的告知1.治疗过程中的常规告知应于患者入院经检查诊断明确后进行, 原则上告知时间不得超过入院后一周,告知内容应包括:(1)以患者或患者家属陈述的病情及医师的初步检查为依据, 告知患者所患疾病的发展概况及现时所处的进程;(2)应当立即采取的诊断措施和方法,这些诊断措施和方法可能 发生的意外;(3)患者所患疾病的诊断或暂不能确定的诊断 ,及确定某种诊断 或暂不能做出诊断的根据;(4)拟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 的近期和远期后果。

      包括可能出现的理想效果、某种程度的好转、可 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并发症,以及能够预测的后果、目的、方法及手术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如存在有多种可能的治疗措施时, 应同时向患者说明几种不同措施的不同效果;(5)如遇本院难以诊断、治疗的情况,应及时向患者或家属说 明,并提供转院诊治或邀请外院医师来院会诊、治疗的建议2.使用自费药品、贵重药品和进行大型仪器检查前告知:事先 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患者或家属若拒绝作 进一步的检查或不同意目前的治疗方案,医师应将其可能发生的后果详细告诉患者,将告知内容记入病程记录,医患双方签署拒绝检查(治 疗)协议;3.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告知:患者入院后,虽经治疗病情仍持 续加重,或病情突然发生变化,主管或值班医师(必要时上级医师) 应及时告知家属,并向他们说明病情演变或变化的可能原因、将要采 取的治疗措施和效果,要充分讲明预后,争取家属了解和理解,同时 将告知的内容记入病程记录,并征得家属做知情签字;4.输血前告知:输血属于特殊治疗,故输血应当在患者或家属同 意并签字的情况下进行输血前,医师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输血过 程中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可能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等医疗风险,以 使患者或家属理解。

      同意或不同意输血,均应签字为证;5.放、化疗(第一次)前告知:告之放、化疗的必要性、效果 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四)创伤性操作前、后告知1.术前、术中、术后谈话:任何手术或有创检查(无论大小)操 作之前,均应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由术者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 术前谈话,内容包括手术或有创检查的必要性、预期效果、可能的风 险及并发症,预计的费用(常规下或发生意外时),并征得患者或家 属同意并签字,术前知情同意书必须在术前24 小时签署完成(急诊 手术和门诊手术除外)术前知情同意书应由手术医生先签署,然后 由患者或委托授权人签署.术中患者出现危急情况时,如果术者不能 下台交待病情,应由一助或参加手术的高年资医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全面准确地向患者直系亲属告知病情及改变手术方式的原因,在征得 患者家属理解同意签字后方可改变手术方式,术后术者应及时在知情 同意书中补签字.手术或有创检查后,医师应将术后或有创检查后可 能发生的情况及注意事项,详细向患者或家属告知.2.麻醉前、后谈话:手术麻醉前,麻醉医师应亲自诊视患者, 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拟采取的麻醉方式及依据,麻醉中或麻醉后可能出 现的风险与意外,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字。

      手术后,麻醉医师应亲自 护送患者回病区,做好与病区医护人员的交接,并根据具体情况将麻 醉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风险、注意事项详细向家属告知,且应在病程 记录中做好告知记录(包括:接受告知人及其理解程度,必要时由其签 字).(五)有无其他可替代的诊疗方法告知医师不仅应告知患方被推荐的检查或治疗信息,还应告知可供选 择的诊治方案信息具体包括:1.有无可替换的医疗措施2.可替代医疗措施所伴随的风险及其性质、程度及范围.3.可替代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有效程度4.可替代医疗措施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及意外5.不采取此替代医疗措施的理由六)改变治疗方案的告知1.患者经过治疗后,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改变治疗方案的,应及时 向患者或家属告知,并解释改变的依据与理由,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 意,并记录在案;2.改变治疗方案的告知须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进行;(七)费用方面的告知诊断和治疗所要付出的费用 ,特别是医疗保险的自费项目.如存 在采取不同措施的可能,要同时说明不同措施费用的高低差异八)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告知在进行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等实验性临床医疗前 责任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告知试验的目的、程序、可能的不良影响等 相关情况,取得患者及家属或代理人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 开展。

      九)出院前的告知:患者经住院治疗可以出院时应进行出院前告知,内容包括出院后 患者的康复计划、后续治疗方案、用药指导、出院后注意事项以及复 诊和随诊时间等四、知情同意告知的方法(一)如实告知,充分告知.对患者或家属的告知,应当是真实的、 准确的、充分的对某些暂时难以确定诊断、难以预料的预后或其他 情况,也应如实地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禁止敷衍、草率、走过场的行 为,或有意引导错误的告知,不真实的告知二)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由于医学的局限性以及个体病情发 展的不可预知性,医师的告知不可能是绝对无误的三)如遇有某种特殊紧急情况,不能对患者及其家属及时告知, 应按告知免除或补充告知的办法处理四)对患者的告知,要注意与保护性医疗结合进行,避免告知 加重病情发展、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等情况的发生.凡可能增加患者心 理负担情况的告知,应首先告知家属或者其他法定代理人,待病情允 许后再告知患者本人五)通俗告知,明确告知对患者的告知,应尽可能将专业术 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如遇某些说地方语言的患者,医患双方直接交流有困难,应当设法通过适当的方法,让医患双方准确了解 彼此表达的意愿,避免发生误解六)对患者的告知,应当尽可能详尽、条理,鼓励患者提出自 己的疑惑,尽可能地解答患者的质疑,在双向交谈中完成对患者的告 知.(七)对患者的告知,应注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 同种族和民族的差异,尊重他们的习俗和文化特点。

      八)对于某些能够表示本人意愿,但执意授权子女代为表示自 己意愿的老年患者,医师应亲自与患者本人交谈并听取本人的真实意 愿如果子女的同意与患者的健康利益及愿望相吻合时,医师可接受 子女履行同意手续;如子女或其他家属出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表示 的意愿背离患者健康利益或意愿时,医师应耐心地、及时地向他们做 出解释,并提出必要的建议要求他们慎重对待九)某些不能表达本人意愿且亲属众多的患者,可要求他们确 定一名家属履行知情同意权;面对医师提出的治疗决策,众多亲属存 在分歧时,医师应反复向他们说明治疗方案的科学性与必要性,便于 他们慎重选择,并采取全体签字同意的方法.(十)对于某些父母的意愿明显背离未成年子女健康利益、不同 意医师的治疗决策时,医师应耐心地向他们说明其后果,引导他们接 受医师的科学决策十一)对患者的告知谈话,一般的入院、诊疗由主管医师、护 士进行;特殊诊疗、用药、检查等由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进行;危重、 疑难、大手术由科主任进行;有医疗纠纷的告知谈话要有医务科人员 参加.五、知情同意告知的免除(一)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 ,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 近亲属意见时,可以免除知情同意告知义务。

      二)免除知情同意告知应当经院长或院长授权的负责人(分管 院长或医务科负责人、夜间及节假日为医院总值班人员)批准.(三)免除的知情同意告知,在病情好转后或其他情况变化后,应向患者本人、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补充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六、知情同意签字制度(一)患者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是患者或家属(代理人)在知情的 前提和条件下,对拟实施的特殊诊疗操作、处置,做出的承诺或同意的 意思表示,说明医务人员已向患者履行了医疗行为不利后果的告知义 务和医务人员不同程度的关注义务,即患者行使知情同意权的法定形 式或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定形式二)诊疗活动中,以下情况均应签署知情同意书:1.各种手术及麻醉;2.输血(血液制品)治疗;3.有创伤性、危险性、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检查和治疗;4.由于患者体质特殊或病情危重,可能产生对患者不良后果和危 险的检查和治疗;5.临床试验性检查和治疗;6.收费可能对患者造成较大经济负担的检查和治疗,如贵重药 品、自费药品等;7.对死因有异议需尸检;8.患者病情危重;9.其他需要事后证明已得到患者(或相关人)认可的事项.(三)知情同意书中条款要完善,意思表达要正确、真实、精确; 字迹要工整,形式要合法.内容可包括:项目名称、目的、适应症、替 代医疗方案、风险(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发症及不良后果)、防范措 施、患者陈述、患者及相关人签名、日期时间、医师签名等内容。

      四)签字同意的第一资格主体是患者本人,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应 遵循:1.签字人的认定应当遵循确定告知对象一致的原则;2.在签字人签名和签署的意见上均应加盖签字人手印;3.手术过程中出现方案改变时,在治疗允许的情况下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