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沥青溷合料公路材料试验检测ppt课件.ppt
72页主主主主讲讲::::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何何何何为沥为沥青青青青混合料混合料混合料混合料? ?沥青路面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不同等级的公路,其缘由何在?地方道路地方道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城市道路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粘弹性资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铺筑的路面平整无缝,振动小,噪音低,行车温馨2.路面平整且有一定的粗糙度,耐磨好,无剧烈反光,有利于行车平安3.施工方便,施工时不需求养护,能及时开通交通4.维修简单,旧沥青混合料可再生利用5、晴天无尘,雨天不泞,便于汽车高速行驶1.沥青路面容易老化2.温度稳定性差 但是!但是!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概述 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老化定义?老化定义?在长期的大气要素作用下,因沥青塑性降低,脆性加强,粘聚力减小,导致路面外表产生松散,引起路面破坏沥青路面老化景象沥青路面老化景象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夏季高温沥青易软化,路面易产生车辙、波浪;冬季低温时易脆裂,在车辆反复作用下易产生开裂波浪波浪车辙泛油泛油温度温度温度温度稳稳定性差的表定性差的表定性差的表定性差的表现现::::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沥青沥青 混合料混合料资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资料组成及 构造分 制造工 艺分 公称最大粒径分1.特粗式沥青混合料2.粗粒式沥青混合料3.中粒式沥青混合料4.细粒式沥青混合料5.砂粒式沥青混合料1.延续级配沥青混合料2.延续级配沥青混合料1.密级配沥青混合料2.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3.开级配沥青混合料1.热拌沥青混合料2.冷拌沥青混合料3.再生沥青混合料目前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多采用复合类的沥青混合料,如目前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多采用复合类的沥青混合料,如AC-16FAC-16F既属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又既属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又属于密级配的、中粒式沥青混合料。
属于密级配的、中粒式沥青混合料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分类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分类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热拌沥青混合料热拌沥青混合料 n定义:热拌沥青混合料是经人工组配的矿质混合料与粘稠沥青在专门设备中加热拌和而成,用保温运输工具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在热态下进展摊铺和压实的混合料,通称: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简称:热拌沥青混合料n热拌沥青混合料是目前路面资料中最典型的种类,故本文着重引见该种类n一、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构造和强度实际n〔一〕沥青混合料组成构造n1、构造实际n1〕外表实际:矿料构成矿质骨架,沥青胶结料分布在矿料外表起粘聚作用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2〕胶浆实际 多级网络分散体系n粗分散系:粗集料为分散相,分散在沥青砂浆的介质中细分散系:细集料为分散相,分散在沥青胶浆中n微分散系:矿填料分散相,分散在高稠度的沥青介质中n2、沥青混合料组成构造类型n1〕悬浮—密实构造:由延续级配构成,粗集料较少n特点:粘聚力大,内摩阻角小,高温性差,是AC特有 n 的构造n2〕骨架—空隙构造〔AK〕:n属于延续开级配,粗集料多,细集料少n特点:空隙率大,耐久性差,沥青与矿料间的粘聚力 n 差,但热稳定性好,内摩阻力大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3〕骨架—密实构造〔SMA〕:n是一种理想构造,它既有一定的粗集料构成骨架,又有足够的细集料充填空隙,既有较高的粘聚力,又有较高的内摩阻角n〔二〕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实际n要求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时,必需具备一定的抗剪强度和抵抗变形的才干,普通采用库伦实际n〔三〕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要素n1、沥青粘度的影响 n通常沥青的粘度越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越高。
nC随着沥青粘度升高而升高,略有上升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2、沥青与矿料之间的吸附作用n①物理吸附n与沥青外表活性物质含量有关,另外,碎石枯燥时才产生物理吸附n②化学吸附n受化学吸附力影响的沥青叫做构造沥青,不受化学吸附力影响的沥青叫做自在沥青n3、矿料比面的影响n 普通要求沥青混合料中小于0.075mm粒径的含量不要过少,但粒径小于0.005mm的部分含量亦不宜过多n4、沥青用量的影响n沥青用量过少:缺乏以包裹矿料外表n添加沥青,逐渐构成构造沥青n沥青用量过多:构成自在沥青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故存在着最正确沥青用量这个概念见以下图所示: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5、矿料级配类型及外表形状的影响n密级配:C大, 小n开级配:C小, 大n延续配:C大, 大n6、加荷速度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影响n温度升高:C 降变形升n温度降低:C 升 升变形才干降n加荷频率高,产生不可逆永久变形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课后小结: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有很多方面,目前重点研讨其在高温时的抗剪强度混合料中构造沥青的比例是影响强度的最重要的要素,经过控制沥青用量及矿粉用量等手段来实现。
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课题课题: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和技术规范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和技术规范 n教具用品教具用品: 相关仪器相关仪器n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性质和内了解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性质和内容、测定方法及规范要求容、测定方法及规范要求n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及马歇尔实验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及马歇尔实验目的目的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3〕 耐久性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技术性质和技术规范1.技术性质2.技术规范马歇尔实验—稳定度MS〔KN〕、流值FL〔mm〕 马歇尔模数T=MS/FL车辙实验—动稳定度DS〔次/mm〕〔60℃〕〔1〕高温稳定性〔2〕低温抗裂性低温弯曲实验水稳性耐老化性耐疲劳性浸水马歇尔实验—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实验—残留强度比〔%〕〔4〕 抗滑性〔5〕施工和易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19 就是马歇尔实验目的要求参考规范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一〕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n1、高温稳定性n指混合料在高温〔通常为60℃〕条件下,经车辆荷载长期反复作用后,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n评价方法:马歇尔稳定度实验及动稳定度实验即抗车辙实验n1〕马歇尔实验n①稳定度:指规范尺寸试件在规定温度下和加荷速度下,在马歇尔实验仪中最大的破坏荷载〔KN〕n②流值:到达最大破坏荷重时,试件的垂直变形,单位mmn③马歇尓模数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车辙实验n300×300×50mm的试件,在60℃的温度条件下,以一定的荷重的轮子在同一轨迹上作一定时间的反复行走,构成一定的车辙深度,然后计算试件变形1mm所需车轮行驶次数,即为动稳定度n规定:高速公路,不宜小于800次/mmn 一级公路、城市主干道,不宜小于600次/mmn影响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要素:沥青用量、沥青的粘度、矿料的级配、矿料尺寸、外形n2、低温抗裂性n混合料随温度降低,变形才干下降,路面由于低温而收缩以及行车荷载的作用,在薄弱部位产生裂痕n引起缘由:混合料低温脆化、低温缩裂、温度疲劳引起n措施:设计时选择沥青要稠度较低、温度敏感性低、抗老化才干强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3、耐久性n指在长期的荷载作用和自然要素影响下,坚持正常运用形状而不出现剥落和松散等损坏的才干n影响要素:沥青的化学性质、矿料的矿物成分、混合料的组成构造、混合料的空隙率n控制目的:空隙率、饱和度〔沥青填隙率〕、残留稳定度n影响要素:沥青的老化程度、外界环境要素和压实空隙率等。
n控制目的:空隙率、饱和度〔沥青填隙率〕、残留稳定度n4、抗滑性:n矿质集料的微外表性质、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含蜡量n 表层的粗集料应选用粗糙、巩固、耐磨、抗冲击性好、磨光值大的碎石或破碎石集料用磨光值、道瑞磨耗值和冲击值等三项目的评价n 沥青用量添加,抗滑性降低n 含蜡量对沥青混合料抗滑性有明显影响我国规定:含蜡量A级≤2.2%,B级≤3.2%,C级≤4.5%,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5、施工和易性n指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能否容易拌的、摊铺和压实的性能n影响要素:砂料级配、沥青种类及用量、施工环境条件等n〔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规范n分为三个等级:n①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道n②其它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n③行人道路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课后小结:沥青混合料有几项技术性质,且相互间既有联络又有矛盾,目前着重思索其高温时的稳定性经过马歇尔实验测定稳定度、流值等目的来控制 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课题课题:马歇尓实验马歇尓实验 n教具用品教具用品: 相关仪器相关仪器n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马歇尓实验方法马歇尓实验方法n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成型、物理、力学目的测定及计算成型、物理、力学目的测定及计算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沥青混合料实验沥青混合料实验n1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造方法〔击实法〕n一、仪器n1、击实筒n小:10.16mm+-0.02mm,高87cm底座和套筒n大: 高 115mmn2、击实锤n规范: 98.5mm,锤重4536E9gn落高 457.2+-1.5mmn大: 149.5mm 457.2+-1.5mm落高 锤质量 10210+-10g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3、试件:当D≤26.5mm时,做规范试件n 当D ≤ 37.5mm时,做加大试件n尺寸:规范: n 加大:n4、击实仪n5、搅拌机n6、脱模机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二、实验预备n1、确定温度〔拌和及压实温度〕n2、实验室备料n1〕炼干各资料n2〕测各资料的密度n3〕加热砂料,砂粉单独加热,按组备料n4〕取沥青,加热n3、做试模,擦黄油,并在100℃烘箱中,加热1hn实验步骤n1、拌合混合料n2、击实成型n用量:规范试件约1200g,大试件约4050g 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确定用量 备模 垫纸 装料 插捣 击实 反转面击实n调整用量再击实 对试件的高度有如下要求:n63.5±1.3mm〔规范试件〕n95.3±2.5mm〔大试件〕n养护 脱模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实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实验 n一、设备:马歇尔实验仪、加压压头n二、步骤n〔一〕规范方法n1、检查高度:恒温60℃n规范试件恒温30—40min加大试件恒温45—60min后,测定试件的稳定度及流值。
n〔二〕浸水马歇尔实验n应将试件浸水48h后,再测定试件的稳定度及流值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实验 n一、仪器:静水天平n二、步骤n1、称取枯燥试件在空气中质量man2、称取试件在水中质量mwn3、称取表干质量mfn三、结果整理n1、计算吸水率n2、计算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3、试件空隙率n4、计算实际最大相对密度n①知油石比Pa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②当知沥青含量Pb时n③实际密度n 5、沥青体积百分率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6、砂料间隙率n7、沥青体积饱和度n8、粗集料骨架间隙率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n课后小结:马歇尔实验包括试件成型、物理目的测定及力学目的测定几个方面较复杂的是各项物理目的的换算 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沥沥青混合料的拌合青混合料的拌合青混合料的拌合青混合料的拌合沥沥青混合料的运青混合料的运青混合料的运青混合料的运输输沥沥青混合料的青混合料的青混合料的青混合料的摊铺摊铺沥沥青混合料的碾青混合料的碾青混合料的碾青混合料的碾压压这就是建材就是建材课程要程要处理的理的问题这是路面施工要处理的问题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学习内容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沥沥青混合料的拌合青混合料的拌合青混合料的拌合青混合料的拌合拌制拌制沥青混合料,需青混合料,需处理以下理以下问题::1.1.对原原资料有何要求?如何料有何要求?如何对其其检测??2.2.怎怎样配制配制沥青混合料?即如何青混合料?即如何进展配合比展配合比设计??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学习内容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沥青青资料料沥青混合料青混合料组成成资料料 粗集料粗集料细集料集料填料填料基质沥青改性沥青各种粒径的碎石〔方孔筛〕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矿粉最好都是碱性资料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资料组成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沥青资料沥青资料针入度 针入度指数 软化点延度 蜡含量 闪点 溶解度 密度压碎值 磨耗值 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 巩固性 针片状颗粒含量<0.075mm颗粒含量 软尽弱颗粒含量磨光值 粘附性 破碎面要求粗集料粗集料细集料细集料填填 料料表观密度 含水量 粒径范围 外观亲水系数 塑性指数 加热安定性原资料称号原资料称号技术目的技术目的执行规范执行规范1.<公路工程集料实验规程>JTG E42-2019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19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JTJ 052-2000 原资料的原资料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P204~P207〕〕 表观相对密度 巩固性含泥量 砂当量 亚申蓝值 棱角性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原资料技术要求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目的配合比设计阶段消费配合比设计阶段消费配合比验证阶段矿料的组成设计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定图解法或试算法集料筛分〔水洗法〕马歇尔试 验确定工程级配范围预估计算沥青用量沥青与集料相对密度测定配合比配合比设计三个三个阶段段目的配合比与消费配合比都是两方面的设计,二者有何区别?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阶段设计内容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矿料经过皮带输入拌和楼枯燥筒加热振动筛二次筛分热料提升到拌和楼热料仓根据目的配合比的OAC、OAC±0.3%三组沥青用量根据热料比例确定消费配合比最正确沥青用量OAC图解法确定热料比例消费配合比消费配合比目的配合比目的配合比图解法确定冷料比例确定目的配合比最正确沥青用量OAC取样冷料筛分根据冷料比例成型5组马歇尔试件经过调整控制室皮带转速到达设计比例青用量确定提供规范为消费配合比最正确沥热料比例与最正确沥青用量输入控制室计算机消费沥青混合料热料筛分取分级目的配合比与消目的配合比与消费配合比配合比设计关系关系图成型3组马歇尔试件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阶段设计区别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一〕确定工程级配范围〔合成级配〕目的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类型查施工技术规范,确定C或F型类型及级配范围,并计算级级配中值。
69.5131824.53448708495规范中值4579132034607690规范下限81418263648628092100规范上限0.0750.150.30.61.182.364.759.513.216.0筛孔尺寸AC-16F沥青混凝土合成级配要求一、矿料组成设计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目的配合比设计1.此处取样的集料为冷料,可以从料场直接取样3.料场取样尽量要有代表性、均匀性4.其他目的也需检测,只是配合比设计时不运用2.矿粉直接从包装袋中取样一、矿料组成设计〔二〕取样各种集料〔冷料〕筛分〔水洗法〕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目的配合比设计一、矿料组成设计〔1〕实验时取样方法采用四分法四分法取样立面图平面图〔二〕取样各种集料筛分〔水洗法〕4.筛分实验〔4〕采用经过百分率进展下一步计算〔2〕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实验〔3〕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集料用水洗法实验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目的配合比设计〔三〕用图解法或实验算法确定各种矿料的组成比例1.绘制矩形图框。
2.衔接对角线,表示设计级配中值〔即平均值〕3.采用数学坐标绘制纵坐标,表示集料经过百分率〔%〕4.用以下方法绘制横坐标,表示筛孔尺寸〔mm〕:〔1〕先计算每个筛孔的设计级配中值〔经过率〕;〔2〕在纵坐标上根据每个筛孔的设计级配中值,平行作直线与对角线相交;〔3〕根据交点作垂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即为每个筛孔的位置5.在矩形图上绘制出各集料的经过百分率的筛分曲线6.按照各集料曲线重叠、相接、相离三种情况确定各集料的用量比例7.根据确定的集料比例计算矿料的合成级配,判别其能否在工程级配范围内,否那么需进 行比例调整,重新计算直到满足规范为止一、矿料组成设计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AC-16F矿料合成级配曲线例如纵坐标为数学坐标横坐标为泰勒曲线的横坐标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一〕测定沥青与集料的相对密度1..测定定沥青的相青的相对密度密度 〔〔γb〕〕非经注明,测定沥青密度的规范水温为15℃。
沥青与水的相对密度是指25℃一样温度下的密度之比可以测定15℃密度,换算得相对密度〔25℃/25℃〕二者换算关系为:沥青与水的相青与水的相对密度〔密度〔25℃/25℃25℃/25℃〕=〕= 沥青的密度〔青的密度〔15℃15℃〕〕×0.996×0.996< <公路工程集料实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实验规程> JTG E42-2019> JTG E42-20192..测定集料毛体定集料毛体积相相对 密度〔密度〔 γ 〕〕 与表与表观相相对密度〔密度〔 γ′ 〕〔网〕〔网篮法〕法〕<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 JTJ 052-2000 > JTJ 052-2000 测定规范测定规范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二〕预估计算沥青用量1..计算算矿料的合成毛体料的合成毛体积密度〔密度〔γsb 〕〕2..计算算矿料的合成表料的合成表观相相对密度〔密度〔 γsa 〕〕100γsb=P2γ2++P1γ1……Pnγn100γsa=P2 γ2′++P1 γ1′……Pn γn′P1、P2…Pn-各种矿料的比例, 其 和为100γ1、γ2 …γn-各种矿料相应的 毛体积相对密度γ1′、γ2′…γn′-各种矿料 相应的表观相对密度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二〕预估计算沥青用量3 3..预估估沥青混合料适宜的油石比〔青混合料适宜的油石比〔PaPa〕或含油量〔〕或含油量〔Pb Pb 〕〕PaPb=Pa+100Pa1Pa=γsb× γsb1Pa1—已建类似工程规范油石比,%γsb—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1—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三〕马歇尔实验1 1.按照确定的.按照确定的矿料比例配料,根据料比例配料,根据预估的油石比估的油石比为中中值,以,以0.5%0.5%的的间隔成型隔成型5 5组马歇歇尔试件。
件〔1〕按确定的矿料比例,计算本次成型试件所需矿料的数量〔3〕试模、套筒及击实座等应置于100℃烘箱中加热1h〔4〕拌合时先参与粗细集料到拌合机,再参与热沥青〔沥青采用 减量法称量〕,拌和1~1.5min,再参与加热后的矿粉,继续 拌和, 规范拌合时间共3min〔5〕成型马歇尔试件时试模上下要垫滤纸,试件周边插捣15次, 中间插捣10次,应先成型1个试件进展高度校核,校核公式 如下:要求试件高度要求试件高度调整后的混合料质量调整后的混合料质量 =所得试件高度所得试件高度× 原用混合料质量原用混合料质量〔6〕根据调整后的混合料质量进展称量,成型一切试件〔2〕烘料时,粗细可混合加热,矿粉单独加热<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 JTJ 052-2000 > JTJ 052-2000 测定规范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三〕马歇尔实验2 2.冷却、脱模.冷却、脱模〔1〕冷却方法有三种试件横置室温冷却:12h以上电风扇吹:1h以上浸水冷却:3min以上最好,但时间太长。
较好,但冷却效果不好,时间普通需延伸工程上常采用室温下用电风扇吹12h以上冷却〔2〕脱模3 3.高度丈量.高度丈量丈量工具:游标卡尺丈量方法:四个方向丈量,取平均值合格判别:规范试件63.5±1.3mm;超出此范围作废<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 JTJ 052-2000 > JTJ 052-2000 测定规范局限性大,只能用于测定稳定度和流值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三〕马歇尔实验4 4..马歇歇尔试件密度件密度测定定〔1〕通常采用表干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2〕对于吸水率大于2%的试件,宜改用蜡封 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maγf =mw+mfSa =mw--mfma--mf×10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 JTJ 052-2000 > JTJ 052-2000 测定规范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三〕马歇尔实验5 5..马歇歇尔稳定度、流定度、流值测定定<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 JTJ 052-2000 > JTJ 052-2000 测定规范规范马歇尔试件养护温度为60℃养护时间为30~40min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三〕马歇尔实验6 6..马歇歇尔物理目的物理目的计算算〔〔1〕确定〕确定矿料的有效相料的有效相对密度〔密度〔 γse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19 > JTG F40-2019 计算规范γse-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无量纲Pb-实验采用的沥青含量,%γt-实验沥青含量条件下实测的混合料 的最大实际相对密度,无量纲γ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 C-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 wx-合成矿料的吸水率,%γsb-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γsa-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三〕马歇尔实验6 6..马歇歇尔物理目的物理目的计算算〔〔2〕确定〕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大青混合料的最大实际相相对密度〔密度〔 γti 〕〕100γti=Paiγb+100γse+ Pai或100γti=Pbiγb+γsePsi<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19 > JTG F40-2019 计算规范γti-相对于计算沥青用量Pb时的混合料 最大实际相对密度,无量纲Pai-所计算的沥青混合料中的油石比,%Pbi-所计算的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 Pbi= Pai /(1+ Pai),%Psi-所计算的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含量 Psi= 100-Pbi,%γse-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无量纲γ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三〕马歇尔实验6 6..马歇歇尔物理目的物理目的计算算<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19 > JTG F40-2019 计算规范VV-试件的空隙率,%VMA-试件的矿料间隙率,%VFA-试件的有效沥青饱和度,%γf-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γt-混合料的最大实际相对密度,实测或 计算,无量纲Ps-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 率之和, PS=100-PS,%γsb-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四〕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定1 1.将不同油石比〔或含油量〕的.将不同油石比〔或含油量〕的马歇歇尔实验的一切目的点的一切目的点绘于于图上:上:毛体积相对密度(%)油石比稳定度(KN)(%)油石比规范要求>5KNa1=5.9%a2=5.28%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四〕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定1 1.将不同油石比〔或含油量〕的.将不同油石比〔或含油量〕的马歇歇尔实验的一切目的点的一切目的点绘于于图上:上:空隙率(%)(%)油石比流值(mm)油石比(%)规范要求2~4.5mm 规范要求3~6%a3=5.32%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四〕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定1 1.将不同油石比〔或含油量〕的.将不同油石比〔或含油量〕的马歇歇尔实验的一切目的点的一切目的点绘于于图上:上:饱和度油石比(%)(%)间隙率(%)(%)油石比规范要求70~85%规范要求>14% a4无法确定无法确定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四〕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定2.确定.确定OAC1〔〔1〕从上述〕从上述图上找出毛体上找出毛体积密度最大密度最大值对应沥青用量青用量a1、、稳定度最大定度最大值对应沥青用量青用量a2、、 目的空隙率〔或中目的空隙率〔或中值〕〕对应沥青用量青用量a3、、沥青青饱和度范和度范围内的中内的中值对应沥青用量青用量a4〔〔2〕〕计算算OAC1=〔〔 a1 +a2+ a3+ a4 〕/〕/4a1=5.9%;; a2=5.28%;; a3=5.32%;; a4无法确定无法确定假设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未能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只取a1、a2、a3计算OAC1=〔〔 a1 +a2+ a3〕/〕/3=5.50%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目的配合比设计〔四〕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定3.确定.确定OAC2〔〔1〕从上述〕从上述图上找出符合上找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各物理目的的用油量,范要求的各物理目的的用油量,绘于以下于以下图,找出,找出满足一切指足一切指 标的公共的公共沥青用量范青用量范围,并,并查出最大出最大值OACmax和最小和最小值OACmin。
公共沥青用量中公共沥青用量中OACmax=5.78%OACmin=5.37%〔〔2〕〕计算算OAC2=〔〔OACmax+OACmin〕〕//2OAC2=5.58%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四〕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定4.最正确.最正确沥青用量青用量OAC=〔〔OAC1+OAC2〕/〕/2OAC=〔〔OAC1+OAC2〕/〕/2 = 5.54%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四〕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定〔〔1〕计算沥青结合料被集料吸收的比例及有效沥青含量〕计算沥青结合料被集料吸收的比例及有效沥青含量〔〔2〕根据需求计算有效沥青的体积百分率及矿料的体〕根据需求计算有效沥青的体积百分率及矿料的体Pba-被集料吸收的沥青结合料比例,%Pbe-有效沥青膜用量,%γse-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无量纲γsb-资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γ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Pb-沥青含量,%PS-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之和, PS=100-PS,%Vbe-有效沥青体积百分率,%Vg-矿料的体积百分率,%γf -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VV-试件的空隙率,%积百分率积百分率5 ..检验最正确最正确沥青用量青用量时的粉胶比和有效的粉胶比和有效沥青膜厚青膜厚度度 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实定目的配合比设计〔四〕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定〔〔3〕计算最正确沥青用量时的粉胶比和有效沥青膜厚〕计算最正确沥青用量时的粉胶比和有效沥青膜厚度度FB-粉胶比,无量纲P0.075-矿料中0.075mm的经过率,%Pbe-有效沥青含量,%SA-集料的比外表积,m2/kgPi-各种粒径的经过率,%FAi-相应于各种粒径的集料的外表积系数DA-沥青膜有效厚度,μmγ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5 ..检验最正确最正确沥青用量青用量时的粉胶比和有效的粉胶比和有效沥青膜厚青膜厚度度 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目的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消费配合比设计一、矿料组成设计1.取样各种集料,此处取样的集料为热料,是经热料仓2.筛分分级热料〔水洗法〕3.取筛分后的经过率用图解法确定热料的组成比例 进展实验确定最正确沥青用量〔同目的配合比的方法 1.根据上述方法确定的热料比例,按照目的配合比的OAC、 OAC±0.3%三组沥青用量成型马歇尔试件〔同目的配合比冷料确定方法 一样〕。
振动筛二次筛分后的分级热料二、最正确沥青用量确定2.检验最正确沥青时的粉胶比和有效沥青膜厚度〔与目标配合比一样〕一样〕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消费配合比设计步骤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消费配合比验证车辙实验浸水马歇尔实验冻融劈裂实验低温弯曲实验渗水实验高温稳定性检验水稳定性检验低温抗裂性检验渗水系数检验一、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检验钢渣活性检验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确定经过铺筑实验路段,确定机械组合、压实方式、施工工艺等经过实验确定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消费配合比验证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多碎石沥青混凝土其他沥青混合料其他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凝土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沥青青玛蹄脂蹄脂碎石碎石(SMA)冷拌沥青混合料多孔隙多孔隙沥青混青混凝土外表凝土外表层桥面铺装资料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 其他沥青混合料引见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道路建筑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