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筑消防判断题.docx

32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24804939
  • 上传时间:2023-07-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4.59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判断题1.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2.火灾时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X)3.国家标准 GB/T4968-2008 《火灾分类》 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 A类.B 类 .C 类 .D 类 .E类 .F 类六种 不同的类别√)4、 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 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 √)5.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X)6.较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 人以上 10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X)7.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 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 √)8.A 类火灾是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X)9.B 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10.乙烷引起的火灾属于B 类火灾 (X)11.E 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X)12、煤油引起的火灾属于C 类火灾 (X)13、石蜡引起的火灾属于B 类火灾( √)14、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消 ”为防创造条件,“防 ”为消提供补充。

      (X)15、消防工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行业、千家万户 √)16、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公安部门负责X)17、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消防工作,维护公共安全,是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 √)18、单位的重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19、 “防消结合 ” ,就是要求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 防火和灭火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0、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 单位全面负责、 公民积极参与 ( √)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1、燃烧时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2、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 ( √)3、燃烧只能在空气(氧)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 (×)4、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物质的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 ×)5、物质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气体、固体和烟雾称为燃烧产物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 ×)6、烟气是物质燃烧和热解的产物。

      火灾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和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总和称为烟 气 ( √)7、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低,火焰月解禁蓝白色 ( ×)8、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备条件:可燃物、助燃物、 和引火源 (√)9、物质燃烧时氧化反应,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 能被氧化的物质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10、燃烧的发生和持续,必须具备必要和充分条件,只要消除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燃烧就不会发生或不能持续,这就是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11、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12、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13、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热源,统称为引火源 ×)14、可燃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闪燃现象,是因为液体蒸发速度较慢, 所蒸发出来的蒸汽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汽补充维持稳定的燃烧,故闪燃以下就熄灭了 ( ×)15、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电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16、火灾的发生发展, 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7、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

      (×)18、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 √)19、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在其燃点以上,就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20、可燃物质由于其滋生所发生的物理、 化学或生物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 使温度不断上升,自行燃烧起来的现象,称为 自燃 ( ×)21、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 √)22、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 ( ×)23、可燃气体的爆炸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小,爆炸下限越高、爆炸上限越小,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 ×)24、爆炸温度极限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处的蒸汽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25、蒸汽压非常小或者难于热分解的可燃固体, 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 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焰 燃烧现象,称为表面燃烧 ( ×)26、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发生火灾,由于燃烧消耗了氧,氧浓度降低,燃烧速度减慢,分解出的气体量减少,即可由阴 燃转为有焰燃烧 ( ×)27、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 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汽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蒸发燃烧 ( √)28、动力燃烧是指燃烧性液体的蒸发、 低闪点液雾预先与空气或氧气混合, 遇火源产生的燃烧。

      ( ×)29、重质油品储藏的下部有水垫层时,发生火灾后可能会产生喷溅燃烧 (√)30、可燃气体从容器泄漏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 边燃烧的现象, 称为扩散燃烧 (×)31、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燃烧之前混合, 并形成可燃混合气体, 被引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现象,称为预混燃烧 (×)32、燃烧产物分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 √)33、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 (√)34、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 从温度较低的部位传递到温度较高的部位的过程×)35、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 √)36、固体、 液体、气体这三种物质都能把热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但不能吸收别的物体辐射出来的热能 ( ×)37、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 (√)38、热对流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将热传播,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 ( ×)39、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热量与其表面积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 √)40、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将热传播,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 ( √)41、使用防烟、排烟等强制对流设施,就能抑制烟气扩散。

      ( ×)42、装在容器内的液体, 由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引起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压力急剧增加,由于超压或应力变化使容 器发生爆炸,且在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的现象称为物理爆炸 (√)43、冷却法就是采取措施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使燃烧停止 (√)44、窒息法就是消除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使燃烧停止 (×)45、隔离法就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来,使可燃物失去火源后自行熄灭 ( ×)46、化学抑制法是指通过干扰抑制游离基,中断燃烧的链反应 ( √)47、爆炸是失去控制的燃烧 ( ×)48、灭火必须同时破坏燃烧的充分必要条件 (×)49、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 (√)50、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的冷却作用灭火 ( √)51、可燃气体或蒸汽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回发生燃烧或爆炸 (√)52、对于一般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 √)53、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l 、危险品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 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 √)2、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爆炸品指不受外界条件作用就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 气体和热量,发生爆炸的物品 ( ×)3、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易燃气体是指在 20℃和 101. 3kPa 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 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体积分数至少为 12%的气体 (√)4、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136944-2005 ,易燃液体是指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高于 60.5℃,或其开杯试 验闪点高于 65.6℃时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 ( ×)5、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 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6、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氧化性物质是指奉身可燃,通常能放出氧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 ×)7、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有机过氧化物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

      如氯酸钱、高锰酸钾等 ×)8、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毒害物质指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 (√)9、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腐蚀性物品指通过物理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的物质 ×)10、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 ,爆炸物指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其本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而产生气体的温度、压力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11、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 ,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 ( ×)12、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 ,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min之内引燃的液体 () √13、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