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试题命制说明142上课讲义.ppt
65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初中语文试题命制说明v 瓯海教师发展中心 周秀芳v 2009、9v一、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的指导思想v依循考试的自身规律在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科学素养的养成及素质教育的推进前提下考查学生对过去一段时间所学知识的认知程度v二、语文试题命制应遵循的原则v1、科学性:是保证试卷质量是关键;v2、指导性: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v3、全面性:全面反映测试的要求;v4、适切性:指试题的难度比例适当;v5、独立性:试题独立相互不牵连;v6、合理性:指评分标准应合理、准确v(三)试题的题型与题量v全卷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的分值比例控制在10%以内100分的题量控制在22题以内,150分的题量控制在25题以内,总文字量控制在6000字以内v(四)试卷命制的基本流程v依据命题大纲,确定命题立意和思路(制定细目表)收集筛选命题材料确定题型和试卷结构试题命制(改编与原创为主)反复推敲(考点的分布、题干的表述、难度值的预估等)制定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成卷后反复校正设计卷面定稿交卷v四、中考试题的选材应体现时代性及人文性v五、命题最容易出现的问题v1、随意借鉴或挪用别人试卷,并在此基础上随意添加修改更换题目,导致评价失衡或者信度、效度偏低。
v2、没有命题大纲或者不遵循教学大纲,过偏于知识或者能力,导致命题大而无当甚至误导教学v3、试卷语言表达欠科学甚至不科学,题干表述不清甚至错误,被选项设置简单草率或者选项重复,主观题的命制大而空或者不着边际v4、答案设置欠准确或不准确,答案语言表述模糊不清或者逻辑混乱,答案设置容易被猜中或者因为考点重复而答题无效,答案设置不全面或者因为审定前未经检测出现漏洞,命题错误导致没有答案v5、态度草率,不细致不严谨,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小错误现代文阅读评价试题的命制试题的命制一、现代文阅读评价试题命制依据理论层面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现代文阅读的总目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现代文阅读的教学建议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思把握、信息筛选 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 等方面的表现现代文阅读的评价建议实践层面依据2009年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 学业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考试目标 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词句理解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信息整合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思把握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点概括5、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 内容探究 以上五点都是针对非文学类作品6、赏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故事情节、思想感情和表现特色 作品感受(赏析评价)二、现代文阅读评价试题示例v6、阅读文章,说说第段中加点的“完美转身”具体指什么3分)(内容理解)v7、温州市为促进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采取了哪三条具体措施?阅读段作出回答3分)(信息筛选整合)v8、文中第(3)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分)(词句理解)v9、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请你就“温州森林旅游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进行探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条发现3分)v(内容探究)v10、细读第(2)段,说说对老屋的描写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情感把握)v11、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3分)(情节把握)v站在村口远远望去(1)(2)默默地坐在堂屋里(3)站在老屋门口v12、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7)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
4分)(语言品析)v13、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5分)(内容评价)v14、第(9)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3分)(词句理解)三、现代文阅读评价命题流程1、选文的要求:现代文阅读材料采用与所选教材程度相当的课外阅读材料 选文的类别文学作品类(散文类、小说类)科技类作品论说类作品 选文的内容 关注自然 关注社会 关注人生体现人文精神体现科学精神、忧患意识和现代意识体现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选文的主题 我们在选文的时候,要力求选择一些充满人文气息和科学精神,体现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当然最好是名人的名篇,或最新出现的作品要力避那些低级趣味、陈旧的文段要力避一些观点还存争议的文段 选文的标准 选文注意 选文的语言特别是科技和论说类 作品要力避大量专业术语的出现 字数难度要求适中 科技类与论说类作品一般控制在800字1000字,文学类作品一般控制在900字1100字2、命题的流程 选好文本,读透文本 找准文本命题点字词点、句段点、文意点、情感点、探究点、发散点 根据考试目标,结合命题点进行命 题,题型以主观题为主。
注】用词准确生动的,体现文意情感的词语 6阅读(6)-(7)两段,说说哪句话最能概括尴尬”一词的含义4分)(2008温州中考古典之殇)11结合语境品析第(7)段中眉色飞舞”一词的妙处4分)(2008温州中考惟有少年心字词点【注】语言生动优美的,蕴涵韵味情感一类句子 12、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7)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4分)【示例】句子: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品析:“轻抚”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生动地写出了奶奶对“我”的疼爱及给予“我”的心灵抚慰句段点【注】跟文本主题密切相关或饱含作者情感的句段 v11、细读第(2)段,说说对老屋的描写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2009温州中考老屋)13、第(9)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3分)(2009温州中考老屋12为什么“我”在“最最简陋的功夫戏”中,却能演绎“最最快活的童年”?(4分)(2008温州中考惟有少年心文意点、情感点【注】由文本的思想内容发散到对现实生活的探究 思考9、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请你就“温州森林旅游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进行探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条发现。
3分)(2009温州中考绿色产业完美转身)【链接材料】材料一:2009中国(温州)森林旅游节暨第五届浙江山水旅游节举行前夕,38位温州市民远离都市喧嚣来到铜铃山森林公园,并在“游客纪念林”种下了22棵金钱松,为景区增添新绿材料二:雁山云影,瓯水波光五月中旬,温州市百名画家来到玉苍山、龙湾潭等森林公园采风、泼墨,将森林公园的美景尽情挥洒于纸上14、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5分)(2009温州中考老屋)探究点、发散点3、命题注意事项 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内容不能重复考查 力避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刻意拔高要求,1、面对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你认为该怎样做才能使土地依然神奇多彩?2、全球气温升高对物种生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结合我国的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3、假如你是2005年珠峰地区综合性科学考察队的一名队 员,科考回来后,针对喜马拉雅冰川消融现象,你打 算向世人提出哪些忠告? 力避思想情感有问题的命题有人说:“现在的青少年不懂感恩”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接着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就这一话题,说说你的真心话,50字左右材料一:在前不久举行的“楚才杯”作文竞赛中, 4200多名考生有近3000名讲述了自己被妈妈逼着参加奥赛、练琴、学画,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练习题的“悲惨遭遇”。
在这些孩子的笔下,妈妈是“如来佛”,是“变色龙”,是“母老虎” (摘自中国青年报)材料二:一位农村孩子罗某在离家出走前给父母留言:“爸爸,您虽然对我很好,但我丝毫未察觉,因为您限制了我的自由我在家里,什么都不敢做,仿佛这不是我的家一样,我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反而觉得有些陌生了 (摘自南国早报)材料三:有的家长指出:“放过母亲们,与其谴责妈妈,不如更多地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激,学会体谅,学会承担责任更多的妈妈则寄希望于将来孩子长大懂事后明白妈妈是为了他们 (摘自中国青年报) 力避脱离文本,无问而答,缺乏深度2、读罢本文,联系到你的父母,你一定会有与皮鞋人同 样的感受,请你写几句出自内心的话,感谢父母的养 育之恩4、右图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创作于20世 纪80年代初欣赏这幅油画,说说它的感人之处 2005山西黄土考测探究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探究,是命题的一个指向也就是在命题者眼中,阅读探究不能离开文本,如果只是依据生活进行探究,那么文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阅读的意义也随之消失阅读探究是动态的探究,真正考测学生根据现阶段情况作出分析判断并深入研究的能力 避考查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概念性知识1、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 析它的作用。
2、文章第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一种并简要分析它的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业考试的现代文阅读强调淡化文体差异,强调阅读技巧,将重心放在信息筛选、理解分析、概括提炼、体验探究等能力考查方面,真正体现阅读的特质避免以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论证结构等概念来区别不同的文体阅读避免对这些文体术语进行直接考查, 力避题干指向不明,引起学生疑义1、母亲节,我想送一枝康乃馨给母亲,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母亲节,我对自己要送一枝康乃馨给母亲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结合你读过的文学名著,说说这些名著与文中所列 举的青春写手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哪一方面有所不同) 注意题量限制,合理安排试题梯度 要设置正确的参考答案和合理的评分标准1、参考答案要明确清晰,避免出现歧义;2、开放题答案设置要提供示例,并且应从 多角度拟出答案示例,尽量做到全面, 不要简单以“略”字应付;3、评分标准必须详细清楚,便于操作,评 分标准不得与题目要求相违背;4、评价标准过高或界定不清会导致试题难 度上升,命题时要力避文言文阅读的评价检测一、文言文阅读评价检测的依据v语文课程标准v学业考试说明(一)课标中的要求和规定总目标:v1.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v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v7.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一)课标中的要求和规定阶段目标(第四学段):v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建议:v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二)考试说明的要求v.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v.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v.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析其思想内容二、文言文评价检测的重点v考查学生能否依靠自己的文言词语的积累,理解常用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v考查学生能否利用注释、工具书和自己的语言积累,理解文言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整个文段的内容v考查学生能否理解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能否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文化熏陶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的命制v语段的选择v考点的确定v题目的设计v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拟定(一)语段的选择v篇幅较短的文章或内容相对完整的片段文字量在150字至300字之间为宜v有比较丰富的出题点有比较典型的常用文言词语,有比较典型的长短适中的文言句子,有比较完整的或事件或人物或情感表达或观点论述,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或文化内涵。
二)考点的确定v根据全卷的结构确定题量和分值v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确定各题的考查目标v逐题选择考查内容三)题目的设计v题干表述清晰简洁,指令明确,没有歧义v字词理解题以主观释义为主,也可以采用辨析错误、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