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香港流行歌曲歌词分析.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1807603
  • 上传时间:2022-04-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36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香港流行歌曲歌词分析 香港流行音乐中的焦虑心理 ——以陈奕迅作品歌词为例 在文化工业和商业文明同样发达的香港,大众文化是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在香港大众文化中,流行音乐文化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陈奕迅作为香港九七后的代表歌手,作品的数量和类型都十分丰富,香港新旧词人均与他有过合作他的歌词从侧面勾勒出了另一个回归后的香港,即是文人眼中的香港,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之中透出点点阑珊的气息论文以陈奕迅歌词为研究文本,尤以“焦虑”一词概括港人心理,从社会发展、人际关系、歌词中的病态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借以窥探九七回归后政治经济转变带来的香港社会文化之演变,最后探讨与焦虑相对抗的港人生活哲学 前言 一直以来,香港都因其特殊的历史、地理和政治因素而为人们所关注,“香港文化”一词也由来已久香港独特的文化氛围可以说是由四个部分混合而成的,首先是骨子里流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粤方言区的岭南文化,加上一百零一多年的英国统治留下的殖民文化,以及八十年代至今飞速发展的商业大众文化四个部分既有中西文化的融合,又有传统和创新的交汇,这也是其复杂之处,亦是迷人之处九七之后的香港,政治上回归了,港人心态却至今没有回归。

      香港一直处在寻找文化认同的阶段,回归之后几经大事件,加上新世纪后经济的衰退,当年的亚洲四小龙风采不再,港人的心态显得有些低落和迷茫于是难免有些人把气撒在了回归这件事身上近年来港人和大陆人的冲突新闻不断,最近大陆游客带小孩香港街头便溺的新闻,又在坊间挑起一轮新论战一篇评论文章以“香港焦虑症”为题,以此事件为切入点分析港人心态,香港焦虑症是指对香港的现状不满,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产生的焦虑这种焦虑来自于多方面,政治的,经济的,生活的,“焦虑”一词恰好点出了香港人长久以来潜藏的真实状态 香港的电影、文学已经被许多人说过了,唯独音乐少有人研究,成果较全面的仅黄志华、朱耀伟几位学者然而这并不代表它不重要,歌曲自古以来就是最贴近民情的一种艺术形式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亦可以引申成“一代有一代之歌”南北朝的诗赋,唐诗宋词,元代的散曲,何尝不是今天流行音乐的前身陶东风说“流行歌曲是窥视社会心理的窗口这是流行歌曲的学术意义之所在一个时代的流行歌曲常常是一个时代的社会心理与精神气候的写照……它表达了社会想表达又表达不出的真实情感2003年港大文化政策研究中心的《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中指出:“粤语流行曲制作与销售占香港音乐产业主导地位,它是造成香港娱乐事业的主要部分,促进了就业及本地生产总值;亦是香港流行文化现象的重要部分,对亚太地区及每个海外华人地区有重大影响。

      粤语歌不单单是一种商品,在全世界的流行歌曲贩卖情爱和商业化处理的伪痛苦的大主流下,粤语词人的意向和社会关怀值得称道钢琴曲、童话、漫画、小说、电玩、禅宗,种种主题都能被幻化入词,情歌被玩味出感情的千姿百态,最终慢慢归因到人生的气象万千中来概括地说,粤语歌作为香港大众文化的代表形态,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香港在一段时期内社会的变化和一代人的心态,这也是我选取它作为研究文本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解读前提是,流行歌曲由于商业的需求,往往将歌词欲图表达的社会性放入爱情主题的大框架制作者和作词人很清楚这一点,单纯地严肃性叙述不会被大众和市场认可主要被用于工业社会下调剂放松的流行音乐,从被制造开始就不具备启迪和教化的使命然而作词人作为有一定艺术追求的独立个体,无法完全地服从某一固定的生产模式,难免希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