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手术分级管理制度(6篇).docx
15页2024手术分级管理制度(6篇)2024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通用6篇) 2024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篇1 为了加强我院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授权管理 (一)成立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委员会,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指导下,负责全院医师手术分级授权工作 1、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注册地点在本院 2、每年由手术医师所在科室和医院按其手术操作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指标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资格 (二)医务科负责日常监督工作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年对本科手术医师进行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手术操作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指标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资格 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院长 副主任委员:业务副院长 委员:医务科、质控办、相关科室负责人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及各专业组,组成人员如下: (一)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办公室主任由医务科主任担任。
(二)外科综合组 组长:分管副院长 组员:相关科室负责人 (三)内科综合组 组长:分管副院长 组员:相关科室负责人 三、临床手术分级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和风险水平,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四、手术医师分级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一)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取得主治医师资格3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取得主治医师资格三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三年以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 1、低年资主任医师:担任主任医师三年以内。
2、高年资主任医师:担任主任医师三年以上者 五、手术医师手术分级原则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批准,可主持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批准,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3、低年资主治医师: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比准,可承担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比准,可承担三级手术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比准,可承担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由所在科室和医院医疗技术授权委员会审核比准,可承担四级手术 7、主任医师:由医院医疗授权委员会审核比准,承担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手术 六、手术审批权限 (一)常规手术 1.四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批手术通知单 2.三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批手术通知单。
3.二级手术:科主任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报批手术通知单 4.一级手术:主管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并可签发手术通知单 (二)高度风险手术 高度风险手术是指手术科室科主任认定的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报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人决定审批或提交业务副院长审批,获准后,手术科室科主任负责签发手术通知单 (三)急诊手术 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通知并施行手术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上级医师审批,需要时再逐级上报 (四)资格准入手术 资格准入手术是指按州级或州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专项手术资格认证或授权的手术 (五)特殊手术: 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 1、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2、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着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 3、各种原因致毁容或致残的; 4、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5、同一患者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 6、高风险手术; 7、外援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执行 以上手术,须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报医务科审核,由业务院长或院长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
2024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篇2 一、凡需施行手术的病员,术前要完成必要地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二、凡施行重大手术、复杂疑难手术、危险性较大手术,诊断未明确的探查手术(急症例外)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病区主任主持,经管医师书写术前讨论记录,并且主治医师签字术前讨论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步骤、麻醉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对策,确定术者和助手一般手术由经管医师书写术前小结 三、手术批准权限:原则上是逐级审批 (1)、住院医师主持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 (2)、主治医师主持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主任审批 (3)、重大手术、复杂疑难手术、新开展的大手术;由主治医师提出报告,经科主任审定,报医务科请求院长审批 (4)、一般急症,需进行手术者,由当班二线医师批准疑难重症,须报告主任批准 (5)、审批者,应按手术分级标准进行审批,如遇特殊情况需超过标准者,应请示科主任同意后方可执行否则发生问题由审批者负责未经审批自行决定者,由本人承担责任 四、手术分级规定:一般分为三种 (1)、一般手术,如阑尾摘除、疝修补、简单乳房切除、急性脓胸引流、膀胱结石、鞘膜积液、一般四肢手术、体表肿瘤、胎头吸引器助产等手术由主治医师或科主任批准,由住院医师担任手术者(实习医师担任术者,必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住院医师带领和指导下进行)。
(2)、重大手术,如内脏手术、食道手术、甲状腺、血管瘤、内耳、各种复杂的矫形术及移植术、脊髓神经手术和手术后可能导致病员残废、影响生育者,需经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批准,由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术者或负责指导手术 (3)、凡施行危险性较大手术、新开展的大手术、诊断未明确的探查手术,或病情危重又必须进行手术时,除术前仔细讨论外,应由高年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担任术者同时应报院长批准,必要时请上级批准 五、施行各种手术都应与患者家属进行谈话,说明手术目的、术中可能发生意外及预后情况,并做好谈话录记,必须由病员家属或单位签字同意对于无主病人须紧急手术或紧急手术来不及征求家属或单位同意时,应报医务科并经院办公会议决定后进行手术,上报卫生局备案 六、术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必须及时完成,如有脱水、休克、贫血等不利于手术的现象应先行治疗,待情况好转后方可考虑手术,同时做好病员和家属思想工作,以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七、术者或第一助手应在术前一日开好医嘱,并检查手术前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必要时协助手术室护士准备好特殊器械,应根据病情,手术需要配好备用血 八、病员去手术前应排尿,摘下假牙、贵重物品交护士长或家属代管。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病员,核对病员姓名、床号、诊断、手术、部位,尔后进行麻醉,然后再施行手术 九、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如穿戴鞋帽、衣裤、口罩、隔离衣和洗手及整个手术操作过程要保持无菌 十、一般情况下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对病员负完全责任,助手应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发现不利于病员情况时,助手可提醒术者注意,但必须互相商讨,必要时应请上级医师决定当手术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由低年资医师或进修学习医师担任术者时,仍由上级医师对病员完全负责任,术者必须服从指导 十一、手术操作过程中,原则上按手术前讨论方案进行,如术中病情变化需改手术方式,要经上级医师同意,术者和助手的安排无特殊情况不准变化 十二、在手术进行的'全过程中应爱护机体组织,按解剖层次分离,分离时要区别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不应损伤手术毗邻部位的器官和组织,止血应彻底,操作应稳、准、轻、快 十三、手术中有异常发现与术前估计不符,发生意外的重要组织或器官损伤和术者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出现术者不易辩认的解剖关系或肿瘤侵犯邻近器官使用手术进行有困难,在手术进行的全过程中病情急剧恶化,或发生术者无把握处理的情况时,均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到场指导或参加手术进行处理,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十四、手术过程中出现特别严重情况,有可能危及病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向科主任、医务科、院长汇报,以便及时组织抢救处理 十五、手术完毕缝合切口前(特别是体腔和深部组织手术),要认真检查手术用药和敷料器械(特别是针线、刀剪、线轴及纱布等)是否齐全,严防遗留体内全麻术后病人,要严格掌握拔管指征,确认病情许可后才能拔管 十六、术后24小时内作好手术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绝不能因为手术结束而万事大吉 2024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篇3 对手术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并确定相对的手术医师资格原则,拟定相应的手术分级管理 一、手术分级: 按《住院病人围手术期质量考评标准》(赣卫医字[20__]95号),手术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丁级和微创手术 1、丁级手术:指普通常见的'1~2人可完成的小手术,可在门诊手术室完成 2、丙级手术:一般指需3~4人共同完成的中等手术,应在住院部手术室完成 3、乙级手术:指稍疑难、重症的大手术 4、甲级手术:指疑难、重症、科研项目及新开展的重大手术,此类手术严格按我院技术准入制度执行 5、微创手术:根据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类手术中。
二、手术医师分级和参术范围原则 1、毕业一年以内及未取得医师执照的医师:只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做丁级手术以及各类开腹手术的第二助手 2、大学毕业3年以内的低年资住院医师:应能熟悉掌握丁级手术,在上级医师的帮助下,担任丙级手术的一、二助手 3、高年资住院医师:指大学毕业有五年实践经验的住院医师,经考核,可担任丙级手术的术者及甲、乙级手术的助手 4、主治医师:应能熟练掌握丙级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掌握部分乙级手术,担任甲级手术的助手 5、正/副主任医师:参加各类手术,指导下级医师开展各级手术,有权监督检查手术诊疗质量 6、术前诊断明确的病例,不允许跨科手术术中发现为他科疾病,必须请相关科室术中会诊、协商后,决定手术方式、术者、参术人员 以上情况,需根据具体情况对待,择期手术应以此原则安排手术人员抢救时应按实际情况安排手术人员急救时,急诊医生虽无手术资格,但可超越被核准的手术类型范围准备手术,同时努力与上级医师取得联系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