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课程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docx
8页加强课程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课程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施水平 胡集镇陈集小学 孙秀海 我校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496名学生,25名教职工 近年来,我校秉承“让孩子的人生更精彩”的办学理念,以实施素养教化为中心,以推动课程改革为重点,坚持“在反思中求改进,在改进中求突破,在突破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特色”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四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强薄弱学科建设,创建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二是搭建网络教研平台,促进老师专业成长;三是主动探究学科教学新途径,构建高效课堂;四是改革老师评价机制,充分激发内部活力从而使教化教学取得了较大进展,素养教化实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校先后获得县“教化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县“教学示范学校”、县“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办学水平优胜单位”、市“一般话示范学校”、市“试验室及试验教学管理示范学校” ,市“教化信息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并于年前接受了市“教学示范学校”验收 借此机会,现将我校教学工作开展状况向各位领导和同仁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我校在开全、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悉心探讨,加大工作力度,有安排、有步骤地推动薄弱学科的建设。
在学校课程建设中,我校先后开发了国学经典、艺术素养、民俗传统、阳光体育、德育、身心健康、人文历史、英语等八大类三十五种教材最大程度上满意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了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类 必修课是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安排,分年龄段对学生实施系统教化的课程,教学内容和任课老师由学校统一支配,学生在本班上课 选修课则是本着师生自主的原则,先由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爱好选择志愿学科,再由老师依据自己专业特长选择任教学科,然后学校对师生选课状况进行统筹支配,编制课程表,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重新组班上课 为促进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我校加强了各级课程的融合,力求各类课程相互拓展和补充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需充分了解各类课程间的联系,既不能相悖,又不能重复,既源于国家课程,又要有别于国家课程,使其成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 为提高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的实施水平,我校分别制定了详细的《课程实施方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学生评价方案》以规范课程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的课程实施水平,成为实现 “敬重每个学生的学习节奏、成长节奏,让不同的学生找到不同的学习乐趣和成才之路”办学目标的重要平台。
二、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构建校本研训新模式 网络教研是以网络为载体,借助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通讯工具开展的一种校本研训活动我校建立了学校网站,搭建“网络教研平台”, 分设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组尝试了主题式校本培训与网络教研一体化模式探讨和接力棒式课例研讨等活动,各教研组每周在教研平台上发布一篇教学案例或课例视频,本组老师观看后,将自己的分析与体会在评论栏内发表并要求每位老师在教研平台上都建有个人博客,每周需发表2-3篇自己满足的教学设计,上传2-3篇比较深刻的教学反思或素材性教学资源同时老师需刚好进行沟通研讨借助“网络教研” 这一平台,我校还探讨了网络集体备课 “三结合五环节”的网络集体备课模式,以线带面, 整体推动,将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 三结合是指集体备课与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改革、老师培训相结合五环节是指单元集体研讨、个体分工主备、课时教案研讨、特性渗透、教后反思等备课流程,切实提高了备课的有效性 为规范网络教研,提高研训实效,我校制定了《网络教研安排》、《网络教研管理考核方法》与《教研组网络教研评价标准 》等制度各学科组也分别制定了《网络教研安排》与《老师网络教研评价标准》。
各教研组长负责审查评定本组老师资料上传和沟通状况,评定结果一周一公布,一月一汇总,期末纳入对老师的个人考评学校则依据《评价标准》对各学科组网络教研的开展状况作出评价,并纳入相关考评以上制度的建立,不仅促进了网络教研的有序开展,也保障了网络教研的实效 网络教研为老师专业发展供应了广袤的舞台,我校老师撰写的教化教学论文先后有20多篇获县级以上嘉奖,并先后推出近20节县级优质课 三、主动探究学科教学新途径,构建高效课堂 1.开展有效教学探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和关键,而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老师专业水平的凹凸,因此,我校主动实行措施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 一是要求老师仔细学习新的教化教学理论,以适应现代教化发展的须要通过学习更新老师的教学理念,指导老师更好的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使“面对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不再仅是一种口号,而转化为老师从事教化教学工作的一项职业道德和教学行为 二是建立了以全员培训为目标、以骨干老师培育为重点的接着教化制度如老师学习制度、全员培训制度、拜师学艺制度、青年老师培育制度、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轮番讲座制度、外出学习汇报制度和学历进修制度等。
通过全员培训,老师驾驭了教化科研的基础学问,并主动参加到教化科研活动中,使学校的教科研氛围更加浓郁 三是主动开展有效性教学探讨,探究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激励老师大胆尝试课堂教学的新方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优化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与质量,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通过推门听课、巡察查岗、学生监督等方式,督促师生落实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2.推行作业改革,构建“师生对话、家长参加” 沟通模式我校在《教学常规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了作业布置、批阅、反馈以及质量检测的目标和要求,构建了师生对话式、学生及家长参加式、等级加评语式的批阅方式,为师生及家长搭建了沟通平台,全部老师都能按要求、按规定布置、批改作业,进行质量检测 3.推行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对学生素养的评价,我们强调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性、多维化与激励性,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情商因素,不放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改变;既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课内外作业的评价,又注意对学生日常视察、健康成长等方面的评价,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改变。
学生在课堂上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他们自评、互评、师生评相结合,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敬重与呵护,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四、改革老师评价机制,充分激发内部活力 评价是导向、评价是引领为充分激发内部活力,我校主动尝试“以人为本、分层评价、契约管理”模式,依据老师年龄结构特点,将老师分为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制定了分层次、契约式目标管理考评方案 由老师自己制定本学期工作发展目标,与学校签订《老师发展目标责任书》,并按时进行阶段性自查学校依据老师自查状况核实计分,形成月评估结果,并以此作为阶段性评估与期末的终结性评估以同等的比例作为老师本学期考评成果 本年度,我校将在不断改进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以推动我校教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加强薄弱学科探讨,进一步探究各级课程的深层融合,以完善我们的学校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2.加强骨干老师的培育力度,尽力为他们创建更多的学习机会,以骨干老师的成长带动全体老师素养的提高 3.加强网络教研管理,进一步推动主题式校本培训与网络教研一体化模式探讨 4.加强课题管理工作,以课题探讨带动老师教研水平的提高。
以上是我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点滴尝试,有些工作缺乏深化的论证和扎实的推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探究我真诚地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仁能刚好为我们指正,以帮我们少走弯路和错路 谢 谢! 二○一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加强课程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内涵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深化军校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体会 加强老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化教学改革 加强制度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依据课程定位深化材料力学教学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