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筑设计图纸表达》.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4
  • 文档编号:163513748
  • 上传时间:2021-0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5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筑设计图纸表达(方案设计深度)注:下列信息并不全面,仅供参考参考资料:〈〈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总平面图1. 应表示的内容1) 场地的范围:表示出用地红线、道路红线2) 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内需保留的建筑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等)3) 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4) 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时主要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5)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2. 表达的规范性1) 线型要求参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 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 0”补齐3) 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 454) 总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如标注相对标高,则应注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3. 表达的表现性(非实际工程制图适用)1) 一般原则:各种表现性的表达手段不得影响各项规定内容的规范性表达2) 阴影:为了更直观反映建筑体量的高差关系,可以在总图上表示建筑阴影。

      投影角度应符合某时刻真 实日照角度,投影区域不宜过大,应呈半透明3) 色彩:一般不必要需要时,可以表达对象的真实色彩,或用色彩区别场地内建筑与周围建筑4) 切忌把总图当作分析图使用,而使用多余的符号、标注、色彩方案的各种特性应该由各种分析图表 达设计说明、分析图类1. 应表示的内容1) 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2) 设计背景:场地及周边环境现状、任务书提出的设计要求3) 设计目标:通过对设计背景的分析,提出本次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可以包含几个方面)4) 策略手段:也就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包含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次5) 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及车流 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地形分析、绿地布置、日照分析、分期建设;建筑结构 体系、细部构造等2. 表达方法1) 针对性:突出设计特点,强调设计优势;2) 逻辑性:清晰反映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次的设计逻辑;3) 清晰性:简短文字与简明图示结合;不同问题分开表达,切勿混淆;4) 控制性:根据表达内容的信息量大小和重要性,严格控制文字和图示的尺寸和形态5) 多样性:综合采用总平、平面、立面、剖面、透视、轴测、模型照片、实景图片、徒手草图、图形符 号、文字等载体平面图1. 应表示的内容1) 平面的总尺寸、开间、进深尺寸或柱网尺寸(也可用比例尺表示);两道尺寸2) 各主要使用房间的名称;3) 结构受力体系中的柱网、承重墙位置;4) 各楼层地面标高、屋面标高;5) 室内停车库的停车位和行车线路;6) 底层平面图应标明剖切线位置和编号,并应标示指北针;7) 必要时绘制主要用房的 放大平面和室内布置;(卫生间布置各洁具,各房间布置家具)8) 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9) 与室外场地相接的平面图,应表达周边环境10) 楼层平面应表达其下一层平面的屋顶等,但注意不要在多个平面图上重复表达。

      2. 表达的规范性1) 线型要求参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 平面图的方向宜与总图方向一致或基本一致3) 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 多于一层的平面图 时,各层平面图宜按层数由 低向高的顺序从左至右或从下至上 布置4) 建筑物平面图应在建筑物的门窗洞口处水平剖切俯视(屋顶平面图应在屋面以上俯视) ,图内应包括剖切面及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构造以及必要的尺寸、标高等,如需表示高窗、洞口、通气孔、槽、地沟及起重机等不可见部分,则应以虚线绘制5) 正确表达结构关系,区别表达承重结构和非承重结构6) 楼梯、台阶箭头标注:以该层主要标高为起点3. 表达的表现性1) 配景2) 色彩:多用于表达功能分区立面图1. 应表示的内容1) 体现建筑造型的特点,选择绘制一、二个有代表性的立面;2) 各主要部位和最高点的标高或主体建筑的总高度;3) 当与相邻建筑(或原有建筑)有直接关系时,应 绘制相邻或原有建筑的局部立面图;4) 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5) 当设计深度达到时,可用文字标注建筑各部分采用的材料、色彩以及做法2. 表达的规范性1) 线型要求参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 平面形状曲折的建筑物,可绘制展开立面图、展开室内立面图。

      圆形或多边形平面的建筑物,可分段 展开绘制立面图、室内立面图,但均应在图名后加注“ 展开”二字3) 有定位轴线的建筑物,宜根据两端定位轴线号编注立面图名称(如:①〜⑩立面图) 无定位轴线的建筑物可按平面图各面的朝向确定名称(如:南立面图) 4)在建筑物立面图上,相同的门窗、阳台、外檐装修、构造做法等可在局部重点表示,绘出其完整图形, 其余部分只画轮廓线3. 表达的表现性2) 配景:立面图宜有周边环境和人的行为的整体表达,但要以不遮挡立面设计特点为前提3) 阴影:选择最具表现力的投影角度,投影区域不宜过大,宜呈半透明,注意避免遮蔽图形线条而影响 规范性表达4) 色彩:多表达对象真实的色彩立面的表达应符合结构的逻辑性应与剖面、平面 对应剖面图1. 应表示的内容1) 剖切部位,应根据图纸的用途或设计深度,在平面图上选择能反映全貌、构造特征以及有代表性的部位剖切2) 建筑剖面图内应包括剖切面和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构造、构配件3) 各层标高及室外地面标高,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女儿墙)的总高度;4) 若遇有高度控制时,还应标明最高点的标高;5) 画室内立面时,相应部位的墙体、楼地面的剖切面宜有所表示。

      6) 剖面编号、比例或比例尺2. 表达的规范性1) 剖切号可以转折,注意规范性;用 2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图 9.3.2-3 )时,应在图名后注明“展开” 字样2) 正确反映结构关系,尤其是梁、女儿墙、楼梯的剖切面和投影方向可见部分3) 注意室内外高差的线条表达和相应标高标注4) 不要画加粗的可见部分轮廓线,会被误认为是剖切面3. 表达的表现性1) 建议剖面图画上人的行为和家具、植物等配景,表现力将增强很多2) 体现设计特点的内容,例如:空间组织、功能分区、日照、通风、视线等(一般情况下,建议用专门 的分析图表达)3) 色彩:多用于表达功能分区透视图、轴测图和模型照片1. 应表示的内容1) 场地内建筑与周围建筑和其他环境要素的总体关系2) 建筑形态(形状、体量、材料作法、色彩等)3) 体现设计特点的建筑内外主要空间和场景,如:主要室外场地、主要入口附近、建筑内部有特色的空 间以及空间中人的典型行为2. 表达的规范性1)准确的透视关系2)与总平面、平立剖面等图纸的准确对应3. 表达的表现性1) 各图传达的信息要有典型性、互补性,避免重复表现2) 透视图视点:固定(焦点透视)、移动(散点透视)灭点:一个(平行透视)、两个(成角透视)、三个(倾斜透视)焦点透视(包含一点、两点、三点透视)特点: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适用范围:表现相机定点“拍摄”般的视觉效果,西方传统绘画常用。

      在当代建筑透视图中应用广泛散点透视特点: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适用范围:表现对象沿某一方向(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多个连续场景,如同不断移动摄像机所拍摄到 的一系列片断,中国传统绘画常用在当代建筑透视图中应用相对较少一点透视特点:一个灭点,与视线垂直的立面不变形适用范围:表现对象的内在空间感,适合具有“通道” 、“烟囱”性质的空间,比如街道、檐廊、室内走道、房间、天井、中庭、高塔内部等拓展:当表现的对象没有对外开敞的“观察口”时,使用“剖切”或“分解”法,作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特点:两个灭点,两点连线多为水平线(平视)或铅垂线(俯仰视) ,与其连线垂直的另一方向无灭点适用范围:表现对象的外在体量感,使用较广泛三点透视特点:三个灭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多为俯仰视适用范围:表现对象的动势,尤其强调竖向的势态多用于多层、高层建筑 3)轴测图适合表现建筑形态可包含:正等测(图 9.5.1-1 ) /正二测(图)/正面斜等测和正面斜二测(图) /水平斜等测和水平斜二测(图)3)轴测图〈〈轴测图分类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节选 2轴测图的实际应用正等测图,常被采用.正等测图较斜,在使用上受到了一定(这种类型又称剖视轴测,均不变形,易于绘制,如给建筑三个可见面以同样的表达 ,没有缩比,便于使用30度60度三角板绘制轴测图看起来显得更真实自然 ,但此类图中建筑或物体的立面和平面无法反映实形限制.如图6,采用正等测图形式,屋顶与侧墙被移走,室内空间及陈设一览无余 图).正面斜二等测图(简称斜二测图)建筑的立面在图中不变形,作图简便,使用广泛.如图7.水平斜等测图由于水平投影不变形,所以图中的圆形!四边形等几何形是根据实际大小而来 图8.轴测图的其它形式及应用(1) 分解轴测图(又称分割轴测图).在此类图中,将垂直和水平体量通过使用虚线或细投影线伸展开 ,对于小的结构组成部分和大的建筑元素 ,分解轴测图都颇具表现力.图9为分解正面斜二等测图,为了同时表现投影的各个方面,通过拉伸将不同的设计元素独立出来 ,这样可看见楼梯间的关系和内部细节 .(2) 展开轴测图.展开轴测图的概念经常用于两层或多层建筑 ,如图10,楼层平面从建筑壳中脱离出来 ,帮助形象化地理解所有楼层的上下关系以及与外部形式的联系 ^(3) 仰视轴测图(又称虫视轴测图).观者从下往上仔细观察建筑 ,有助于全面理解一个设计的结构秩序此方法最初被19世纪的奥古斯特#乔尔西创造并运用.这类图会很好地表现天花或挑檐底面与墙体的关系 ,不利之处是它有时难以解读 [3].如图11的仰视正等测图,清楚地表现了楼板!梁!柱及通风管道的相互位置关系.(4) 俯视轴测图(又称鸟瞰轴测图).观者的位置高于建筑的顶面 ,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大多情况下都采 用这种形式,如图6~图10.(5) 仰视与俯视结合.即在一幅图中,同时有仰视和俯视,使观者同时理解建筑的形式 !组织和设计的几 何构成全貌.此外,轴测图的形式还有透明轴测图 !组装与分解轴测图、多视点轴测组合图、混合轴测图等类型 ,在建筑设计竞赛中或为了表达某特殊的设计意图时 ,设计者常会采用这些在实际工程上不常用的形式来作图以达到特殊的图面效果和增加感染力 ^工程实践证明,轴测图虽不具备透视图的渐变特性 ,模拟真实视觉感受,但由于具有保持真实尺度、细部和三维信息的优势,成为验证与说明建筑空间和三维关系的上佳工具 ^4) 模型照片适合表现建筑整体形态、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也可辅助表现局部透视场景5) 光影效果(白天、夜晚)。

      透视图、轴测图和模型照片均应考虑适宜的光影效果表达布图1. 布图的要点1)逻辑性强:组织各个部分图纸,使之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应清楚自己想让读者以何种方式、何种顺序解读自己的设计;应清楚每张图纸上表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图纸上构图样式的选择和外加的装饰应与设计表达有密切联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