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文化建设论文.doc
7页对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社会 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山区因分布广、基础差 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文化建设的任务更重、路子更长那么,在全国 上下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贫困山区文化 建设的现状怎样、出路在哪?对此,笔者就湘南山区宁远县农村文化 建设做了一个比较深入的调查,以期窥一斑而见全豹,引起大家对贫 困山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重视和支持一、宁远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近儿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山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 逐步加大,设施有了一定改善,群众文化活动有了起色,一定程度地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但客观地说,由于贫困山区经济落后、 财力拮据、群众生活困难,山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任 务还非常艰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 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全县17个乡镇没有一家电影 院、剧院,687个行政村,除少数示范村或县级主要领导蹲点的村外, 绝大多数没有通广播;相当部分村庄没有标准的文化活动室,即使有 大多也只是摆设,没有专人管理,没有定时开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 用,并且文化活动室的书籍少而陈旧。
许多行政村,过去公厅里有戏 台,逢年过节可以唱唱戏、看看电影,但由于年久失修,大多已坍塌, 弃之不用了;过去有操坪、篮球场,但由于农村建设缺乏规划,大多 已被新房挤占了,文化体育活动无法开展2、 农村文化队伍人才匮乏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农村尚有大 量的土生土长的能唱会跳能编会拉的民间艺人,但由于种种原因,近 二、三十年来,这种状况已基本消失殆尽了据统计,全县17个乡 镇81个文化站、广播站工作人员没有一个有专业背景,旦大多数是 退伍安置兵,687个行政村,除几个大村逢年过节还能搞点文艺活 动外,绝大多数都因文化队伍人才缺乏而有心无力,近二、三十年来 都没搞过什么文艺活动原有的老艺人要么年岁已高无力登台,要么 已去世;农村青壮年的大量外出务工使学习传承和从事农村文艺工作 的人才匮乏,农村文艺活动陷入停顿3、 重视不够,文化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 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被边缘化了全县17个乡镇,虽镇镇都设有文化 站,但人员少,且身兼数职,无法集中精力从事文化工作文化工作 经费本来就少,且常被挪作它用,文化站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文化 站工作人员无所事事,文化站形同虚设文化站工作人员现虽已纳入 乡镇政府干部管理范围,但由于是事业编制,提拔升迁非常困难,大 多不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4、 文化生活单调贫乏山区农民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绝 大多数村民至今仍然沿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方式,文化 生活单调贫乏,看电视、打麻将是他们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虽然国 家有规定,要送戏、送电影下乡,但由于送戏、送电影的质量不高, 群众不满意,观看率并不高,并旦经费难以落实,送戏、送电影一般 只是纸上谈兵5、赌博迷信死灰复燃长期以来,山区农村文化建设基本上处 于“无人领导,无钱组织”的真空状态,没有积极主动地用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去占领、去巩固农村阵地,致使一些庸俗的、封建的文化沉 渣泛起该县17个乡镇,687个行政村,几乎每个乡镇村都有麻将 馆,有的甚至还有地下赌场农耕时节,不少地方“不见田野忙碌影, 只闻麟叭麻将声”,耽误农时,影响生产,有的甚至还导致家庭不和, 影响社会稳定封建迷信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销声匿 迹,但近几年来却有死灰复燃之势求神拜佛,烧香画纸,信神信鬼 不信医,在山区农村很有市场,农村文化建设受到了很大挑战二、宁远县农村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宁远农村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原因很多,主要有:1、 经济落后,财政困难经济是文化工作的后盾和助推剂,没 有经费,文化设施无法修建,文化人才无法引进,文化队伍无法组建, 文化活动无法开展。
宁远是典型的山区贫困县,经济落后,财政收入 入不敷出,连吃饭都很成问题85%以上的乡镇财政都很困难,90% 以上的行政村没有或只有很少的集体收入,根本拿不出资金来从事农 村文化建设广大农民人均收入也不高,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只有 4340元,文化消费成为广大农民的奢望2、 领导干部对文化建设的作用认识不够,政绩观存在偏差尽 管宁远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但仍有相 当多的领导对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认识 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的战略地位和长远效用,看不到文化对人 们精神境界的提升,对经济社会的促进,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 从而导致农村文化建设难以提到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经费难以落实 和保证同时,许多领导干部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周期比较长,出成绩 比较慢,政绩难以体现,所以对农村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3、 思路不清,管理不到位乡镇文化站如何搞、农家书屋怎么 办,农民业余演出队伍如何组建,如何开展活动,经费怎么落实,等 等,该县仍然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没有很好的发展机制县文化局 和乡镇对乡镇文化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和考核体系,文化建设往往有布 置无检查,有任务无考核,对农村文化工作管理不到位。
4、 发展动力不足宁远自秦汉置郡设县以来,已有二千多年历 史,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舜文化,享誉海内外,但农村文化建设却 后劲缺乏一方面由于经费的困扰,条件的艰苦,引不进,留不住, 培养不出文化人才另一方面,不少乡镇村干部和文化专干认为抓文 化付出多收入少,工作清苦难出成绩,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加 之农村大部分有文化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农村文化建设失去了最 重要的生力军和参与者该县的民间文化和艺术后备力量明显不足, 青黄不接,许多传统文化和艺术有濒临失传的危险,如过去逢年过节 的耍狮子、踩高跷,瑶族的坐堂歌、服饰和瑶语等,唱主角的是七老 八十的老人,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三、对宁远县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对策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文化是一种持久的、无处不在的民族 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重视农 村文化建设贫困山区文化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 展贫困山区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贫困山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 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帮助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 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县、乡镇乃至 村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着眼长远,把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到实现 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来抓,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要把 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 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同时,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科 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 依据只有这样,农村文化建设才会有坚强的组织和领导,才会落实 到实处J、 — 刀 叶小, 1=1 火 a 心础差,经济落后,国家更应实行倾斜政策,加大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 力度,尽快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具体来说,农村文化建设是公益 性事业,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逐年加大投入,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 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设,以及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 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乡镇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 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 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村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 用”,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管理,落实经费,制订规章,定时 开放3、壮大队伍,加强管理。
推动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队伍是 基础,人才是关键一是出台政策,鼓励和吸引大专院校的优秀专业 人才到乡镇文化站去工作,不断充实壮大基层文化队伍,提高整体素 质和水平;二是落实经费,切实帮助和解决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在工作 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能安心工作,扎根山区,服务群众;三是 要采取适当措施,积极培养本土人才;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 农村文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定期予以表彰 奖励,并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五是县文化局等单位要定期对乡 村文化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管理和策 划组织能力同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加强管理,要坚定不移地 贯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把农村文化工作纳入法制 化轨道,保障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文明 村镇评价体系中,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情况作为乡镇一把手和县 文化局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以此来强化领导,落实管理责任4、 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农 民是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离开农民的参 与,农村文化建设就无法进行县、乡镇党委、政府要通过文化馆(站)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各大节庆活动和当地的重大政治、经济活动,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在宁远,要继续办好“九疑山民歌节”、一年一度的公祭舜帝、“孝星” 评比等活动,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舞狮子、耍灯笼、踢健球等活 动,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5、 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 一致,文化差异大,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根据自身实际,突出地 方特色比如宁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重,九疑山因舜帝崩葬于此 而蜚声海内外,舜文化由此形成并影响日久且广,宁远因此成为中华 民族的道德之源近年来,宁远在推介舜文化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 绩,但并未形成真正的文化产业,舜文化产品少而又少,丰富的文化 资源与旅游产业并未很好地结合起来,必须抓住舜帝陵这块金字招 牌,大力弘扬舜文化,把农村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开发结合起来,走 出一条体现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子6、 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加快文化产业步伐贫困山区农村文化 市场普遍发育不良,市场不旺,政府应积极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依 法依规兴办健康文明的文化产业,大力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农村文化 的产业化要结合本地丰富的历史和民间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如宁 远可结合“二妃〃动人的爱情故事,开发斑竹系列产品;可结合弘扬 舜文化,开发缅怀舜帝、推介舜文化的系列纪念品和书籍、光碟等7、 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贫困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困难,文化人才缺乏,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更有必要。
要鼓励各级艺术团体、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新华书店等文化 单位,送戏送书送电影到基层农村,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